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有病,85%离不开表情包,更有20%是表情包讨好型人格。
表情包讨好型人格,于2018年初次被某个不知名网友发现。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
患者在聊天时不发表情包,便会担心文字信息传递不到位,语言过分生硬冷漠,病情严重者更会有无法顺畅沟通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网上冲浪时,看见表情包便会条件反射马上存下来,即便这张图他已经存过不止三遍。
患者当看到中意的表情包时会马上转发给朋友或恋人,更会定期收集固定主题表情包,只求接收者的心花怒放。
细心网友发现,在他们发布的微博下,经常会有患者忽略内容。只盯着配图看,转而在留言区整整齐齐排队留下:“求原图!”的评论。
小胡分别采用现在最流行的三大社交方式:打游戏、喝酒、互换表情包与新朋友增进感情。在长达6个月的试验结束后,结果表明:
隔壁小胡在游戏中,人送称号“万年庄周”,别说打排位了,就连匹配都被人看不起。和朋友约着喝酒,才知道自己酒精过敏。在长时间无效社交连番装醉等行为下,小胡发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喝酒的花销。
在交友方面跌跌撞撞,小胡突然顿悟最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还得靠那一张张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图片来实现。
科学家在报告中写下结论:“当代年轻人患上此症是由于,其他社交渠道成本高回报小而导致。”
不仅坐拥微信自定义300个表情包,还下载了数十个表情包套组。为了能够在聊天时更快的找到相对应的表情包,她还细心地建立了一个名为“社交礼仪”的相册。
在小仁看来,一*谊最大的礼遇,不光是为你量身定做表情包,更是与你共享她所有的战利品。
2018年,表情包讨好型人格做为当下最大规模传染性人格障碍,已经深入每个家庭的核心。
但请广大网友放心,此症状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反而能对社会*贡献很大一份力。
他们发火时,是这样的:
他们难过时,是这样的:
他们急眼时,又是这样的:
微博网友@撒娇女孩闪电猪说过:“微信时代的恋爱标准是为他存过表情包。 ”
如果你对象恰好是个表情包爱好者,那么恭喜你,你们彼此的新鲜感不用靠红包小惊喜来维系,花点时间和心思找点对方喜欢的表情就得,谁人不羡慕这种简单爱情啊。
除此之外,表情包讨好型人格患者在交往新朋友时,也不会审视那么多利益关系。
不考虑学历、家庭背景、年收入、外表等外在因素,只要能明白他们发出的表情包,就能当好朋友。如果双方表情包品味一致,那就证明这段关系值得深入发展。
可能有人说,要想与人达成真正亲密关系,是从减少把表情包和颜文字的开始,拜托,到底能不能亲密大家心里不应该都跟明镜似的么,表情包做错了什么。
表情包讨好型人格患者拎得都很清,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让他们用上自己辛辛苦苦搜罗来的表情包的。那些压根理都不想理的人,TA连个都看不到。
小胡看着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认真地说道:“即便我是表情包讨好型人格,我的表情包也只会用来讨好我喜欢的人。”
图 / 表情包
文 / 安安
「你可能还想看」
想我可以来微博 @胡辛束 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