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资本化是一头势不可挡的猛兽,如果你以为它没有多聪明,只不过控制了我们身边的种种物质条件,那你就看低这只怪兽了——它甚至可以把人类的理想打包出售,只要人们有需求,愿意购买,它就会想尽办法制造出来。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包装骗过了人们,让人们以为自己真的买到了理想,或者,让人们一辈子拼命挣钱和提高社会地位,直到满足条件购买到这些包装过的理想,然后发现内心还是得不到圆满。
资本化编造了一个绝妙谎言,并被大部分人当成人生警言,即“理想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然后让你一辈子心甘情愿地卖命生产。
真正的成长应如奈曼在《为什么长大》里说的,尽管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成功,但不会屈从于教条,也不会绝望。只要你活的时间够长,教条和绝望总会诱惑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周遭的世界更贴近应然,但也不忽视它的真实面目,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人类生来就对世界抱有理想“它应该是的样子和我应该是的样子”。我们看到荧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仿佛只用谈论人生的风花雪月,烦恼只是他们在人间的点缀,再看看身边暗淡无奇的父母长辈,整天为柴米油盐争吵,仿佛愉悦只是他们在人间的点缀。
于是小孩子想,理想的生活是存在的。你问为什么?打开电视看看那些耀眼的明星呀!而如何,才能活得像电视机里的明星那样,活出理想的样子呢?你自己告诉自己,肯定是要坚持不懈满足一些条件,比如老师和长辈说的,乖巧和认真读书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你要为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奋斗”教科书和老师和身边的长辈都这么说。
但是,我那么努力,那么乖巧和认真读书,却逐渐意识到我和那种生活的距离没有一点缩短。哪种生活?就荧幕上明星那种吧。因为是最具象化的理想生活。他们告诉我,最实际的操作是成为练习生,要花很多钱,最好有背景。
理想过于遥不可及,现实又还能运转且有一定的眼前麻烦,你知道,你几乎不可能成为明星和获得那样的生活了。那怎么办?资本方给你创造了问题,就准备好了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你可以购买和观看所有关于明星的周边,在时间流逝中专心致志去精神自慰,企图向理想中的生活更靠近一些。而每当你离开屏幕一会儿,空虚感从心底迸裂而出,你还是你,还得马上去打起精神完成作业。
我混淆了真假,模糊了理想和现实的概念,把身边充满瑕疵的生活视如敝屣,把一群人加工炮制出来的、放大美好剪去瑕疵的萤幕世界视若理想生活。于是,我批判身边的一切,自己也无法幸免,过分的自我怀疑和批判正是痛苦的土壤。
追星只是个很小的例子,生活中包装的理想无处不在,广告牌上的种种广告语,“长命百岁”、“皮肤细腻如瓷”、“成功的人生”。你去购买了,使用了,发现没有达到广告中所说的效果。这时候,资本方会告诉你,不是产品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看,荧屏中的人确实做到了这样的效果!
你开始想,也许真的是自己的问题?
这种情形下,理性和认识现实的能力何其重要。你需要学会一些趁手的工具去度量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并且直面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世界的事实,同时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