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大士、等觉菩萨也念佛发愿求生净土,若非佛经明证,世尊亲说,谁能相信?以下经文皆出自《大藏经》,足证千经万论,指归净土,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其中奥秘,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切凡夫毋庸置疑。如《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
“是名不可思议名号利益一大事因缘,其佛本愿力故。十方诸佛,皆俱赞誉彼佛名号功德,又称赞念佛有情之类。是故汝等皆当信受彼佛名号。世尊告阿难曰:如来所以兴出于世间,说彼佛不可思议、真实功德、光明名号利益大事因缘。是故我说难值、难见、难得、难闻。若有众生,有闻此法者,皆应信顺,如法修行。”
净土法门,乃诸佛果地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法身大士,所证与佛齐,威神难思议,皆发殊胜大愿,求生极乐世界,并普劝一切菩萨,皆仰信文殊之大智,入普贤之大行,统理大众,信愿念佛,同归极乐。末法众生,更应思地狱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实为了生脱死、离幻归真、迅速成佛之无上妙法也。
文殊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文殊师利发愿经》: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文殊师利发愿经》译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生净土。”)
普贤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国。
既得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弥陀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彼二菩萨,一名观自在,二名大势至。阿难!此二菩萨从娑婆世界舍寿量已,往生彼国(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摄取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善男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变现种种(形象)救度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有情,令得往生极乐世界,见无量寿如来,得闻法要,皆令当得成菩提道。
大势至菩萨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传播净土法门的初祖;禅宗的初祖是迦叶,彼此不能相提并论)
龙树马鸣天亲等大菩萨皆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大乘入楞伽经》:
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
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发愿偈》:
天亲菩萨《往生论》(婆薮盘头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论曰: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难行道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觉明妙行菩萨发愿生净土
《西方确指》:
觉明妙行菩萨将显净土法门,而说偈言:
“诸佛之法要,微密不思议。牟尼大慈父,悲悯诸众生,
更以异方便,显示安乐刹,令发愿往生,横截诸恶趣。
由佛阿弥陀,大愿摄群品,闻名能受持,决定生无惑。
若有大力人,专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现前亦见佛。”
菩萨示偈曰:
“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
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
又喻诸人曰:“此土有发愿往生者,彼土即生莲花。故作是语,汝等应生深信。”
菩萨曰:“净土一门,能广摄群品。汝问修持,当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便得一了百了。汝无再惑。”
菩萨曰:“所示净土一门,真诸佛心宗,人天径路。今汝等虽求往生,若发愿不切,如入海而不获宝珠,徒劳无益也。我昔于晋明帝时,受贫子身,为贫苦故,乃发大愿云:‘我以夙业,受此苦报。若我今日不得见阿弥陀佛,生极乐国,成就一切功德者,纵令丧身,终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专精忆念,便得心开。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于佛前,亲蒙授记。后至七十五而坐脱,竟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