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曾说过我不会办事儿,往往把事儿办了,别人还不领情。也有同事好心劝过我,别到时那么辛苦,家长还不高兴,不念你的好。一般对这种话,我左耳进右耳出,因为它实在不是我考虑的主要因素。应该这么说,我不喜欢办事儿,嫌麻烦,最好别找我,但如果非办不可,也只是就事办事,这个情你爱领就领,不领也无所谓。因为我办这件事的初衷不是为了让你领情的,它只是出自我的个人意愿,仅此而已。虽然有时心里也会有小小的不平衡,但很快就云散烟消。
让人领情也需要学习,对我来说,很麻烦。曾见过办了一件事旁敲侧击让你领情的人,甚至有时这件事他并没使多大力,沾个边儿,也挂在嘴边念叨念叨。我很反感,明明可以领情我都不领了。这种事用得着你强调吗?滴水之恩涌泉报,想领情的人你不说自然也会记住甚至感激的。反之,说了也没用。总之,这也是做人的艺术,我情商太低,学不来。所以,我应该不属于聪明人范畴的。能让你办小事领大情的,这种人也不简单。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若不聪明就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也是一条路,而且我认为是一条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路。不喜那种自作聪明的人,这个人之所以能够自作聪明,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才会如此,这样的人既无知又无畏,把周围的人都看成是傻子,就他最聪明。实际上这种人最蠢,总是想方设法达到沽名钓誉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华而不实,所以很多人宁可亲近一个榆木疙瘩也不会相信一个绣花枕头。即使你巧言令色,时间久了,看得清楚后自然还是会远离你。
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种看法:法国人实际比外表聪明,西班牙人外表比实际聪明。不管两个民族之间的情况如何,个人之间的情况确实如此。就像使徒所说的虔敬~有虔诚的外貌,却背了虔诚的实意。所以世间有这么一些人,如果把他们的聪明才干加以考察,结果却发现他们都是虚张声势,不办实事的人~就是那种说十分办五分的人。
就举一例来说吧,一次开完运动会,我向吹哨子的孩子要哨子,因为下次还要用,需要保管好。他满脸诚恳地跟我说,老师,那两个哨子的绳子缠在一起了,我捋顺了给你拿过来。我很高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过了几天不见动静,我每次看着他,他都若无其事的样子,后来忍不住问他,他说还没弄好。一点儿都不夸张,半个月后,我拿到的哨子,两条绳子依然像乱麻一般缠在一起。你可以视孩子小,贪玩。我不那么想,难道他忘了当初跟我说过的话吗?显然没有。给我的感觉他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能够看出问题的,通常都是微乎其微的小事。我对这个孩子的印象大打折扣。这就是“假聪明”。做不到你可以不说,说了你就要做。把话说得甜到蜜里,不办实事,有什么用呢?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后来经过两年的时间,充分证明了我的判断。
一个小小的孩子,从小就这样说话办事,不敢想象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由此我想到他的父母也一定是这样的人。这绝对是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惯,而且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么认为。儿子工作已经一年了,我经常告诉他,要让跟你合作的生意伙伴,充分的信任你,有安全感,能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绝不夸大其词。当然你要对自己所做的事尽力,并且努力要求自己不断增长经验和智慧。那么,他对你会有具体的判断和选择,这样关系才会长久。做工作就是在做人,想保持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诚信是根基,否则再聪明都没用。有一种人永远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你的得失与生死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多可怕啊!简直就是噩梦。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掂量出事情的轻重与真伪,不会因小失大。真正聪明的人一定在做人上基本诚实,有敬畏之心和大智慧,他知道如何办事,如何说话,不虚张声势,也不会过分蜜语甜言,一切都恰到好处,让你感到舒服。并且他一定知道,说了就做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敬重这样的人。培根说,自作聪明的人是比十足的蠢材还坏的仆人。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