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物皮起来,央视都转身,这美术老师画的表情包火了!
日期:2018-09-12 09:31:10 作者:有礼有节 礼节君 阅读:

文物皮起来,央视都转身,这美术老师画的表情包火了!

  文物新潮,“国宝”玩时髦

  --

  近年来,文物们有点忙!

  前有《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

  后有《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爆红,

  (点击蓝色字,可跳转)

  几千岁的文物忙着“乔装打扮”,

  走出博物馆,迎接年轻人挑剔眼光

  一件件沉睡千年的文物,渐渐苏醒,

  有的淡妆素裹,缓扭纤细腰身

  有的破涕为笑开始张口说话。

  一个个国宝穿越千年而来,洗净铅华

  修得朴素内心,沉潜的模样

  它正用沉默低声诉说风尘往事。 

  ▲   《如果国宝会说话》先导片

  ▲   《如果国宝会说话》先导片

  ▲   《国家宝藏》先导片

  在影像中,文物都放低了姿态

  变得年轻可亲,如此“自降身价”的做法

  受到年轻人一致拍手叫好

  然而,庙宇里的文物放低姿态,

  乔装修复后,却引来骂声一片:

  “什么农家审美”,“辣眼睛修复”,

  “把文物整成了喜洋洋”……

  其实也不冤,没专业水准,却对文物上下其手,

  年轻人不答应,吐槽吐槽又怎么了?

  相比恶搞文物,不着边际的修复(篡改),

  今天这位女老师的做法就明智很多。

  ▲    干巴爹(对大海说:“努力奋斗”)

  ▲   苍天呐(大地呀,呼天抢地)

  ▲   跟我一起学猫叫(汪汪汪)

  文化“活了”,有点皮,有点萌

  --

  百里暮烟,本名王骢(cōng)颖,美术老师,

  平时喜欢微博分享画作

  最近,她的一组文物表情包火了,

  人民网、央视新闻、江苏卫视争着转发。

  这套表情以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为原型创作

  活泼可爱的表情令人捧腹

  一上线,就吸引了许多的目光

  也让文物背后的故事受到了关注

  陶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的陪葬品,

  已用千年历史了(从东周到宋代)。

  西周时,人们用陶土捏成人动物样子

  烧制成陶,以此作为陪葬物品

  孔子说“始作俑者”中的“俑”即陶俑。

  ▲   苍茫的天涯,我的爱(小拳拳捶你)

  ▲   西湖的水,我的泪(泪雨一直下,才能满湖)

  ▲   药药,切克闹,爷爷教你说rap(能把棒子捡起来,再说)

  文物表情·魔性舞蹈

  --

  暮烟重新绘画的陶俑,各朝各代都有,

  战国、东晋、东汉、唐代、宋代,

  衣着神态各不相同的陶俑,

  反映彼时彼刻的社会风貌

  如:人骑兽形铜灯,制于南朝,

  骑着“辟邪”兽,现在是快跑的皮皮怪;

  ▲   皮皮怪我们走(去吃皮皮虾)

  如:东汉胡人吹笛俑,身着胡服,

  圆领直衿,腰不束带,自由潇洒

  ▲   宝宝不困(做一天和尚吹一天萧)

  如:唐代陶舞俑,长袖善舞,

  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唐盛气景象

  陶舞俑在暮烟笔下多了幽默感

  不仅翩起舞,还边舞边唱,欢快无比。

  ▲   海草舞(像一颗海草,随风摇摆)

  如:东晋人物陶俑,长袍而无手。

  这俑本来是有手的,并非真的“剁手”。

  东晋时,这陶俑以陶土做主体

  搭配木头雕刻手臂,然而,

  木头手臂经不住两千年的侵蚀

  腐了,没了,变成“剁手”的模样。

  ▲   再买就剁手(没有手,我也能将你紧紧拥抱

  幽默一下,文物很亲民

  --

  这些好玩的表情包都是自百里暮烟的手笔。

  曾有人好奇名字含义,她解释说:

  “百里”是春秋时秦国的复姓,

  “暮烟”指傍晚时袅袅升起的烟。

  用这名字,她希望作品也像“百里暮烟”一样

  轻悠悠地飘去百里之外,让更人多看到。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样开阔

  ▲   暮烟(美得我猝不及防

  一般而言,陪葬的陶俑多少有点“忌讳”,

  但对暮烟来说,第一眼见到就觉得可爱,

  “(陶俑)自带萌点,好像几千年前的老祖宗

  就已经深谙漫画的幽默感了似的。”

  因为喜欢,所以常去南京博物院,

  有些文物不让拍照 ,她就带上速写本去描,

  博物院里人来人往热闹

  她静静地站在文物面前,用笔和陶俑对话

  描好草稿后,再回去重新创作。

  ▲   开学了,干掉学渣恶意满满)

  ▲   跪了,赞(看这诚意十足的白眼,就知道,是服气的?)

  一个文物表情包,从构思、绘画到后期,

  暮烟大概要3天才完成

  这对从小喜欢绘画的她来说,不太难。

  他见到陶俑的那一刻,很是兴奋

  “满脑子里都是可爱的陶俑,热情高涨

  一口气画了9张,没想到被这么多人喜欢。”

  相比不靠谱的文物修复,

  暮烟的方法实在、无害。

  表情包是文物形象的再创作,

  不损文物,而是让严肃遥远的文物

  变得平易近人温和可亲。

  而今,暮烟坚持朋友圈分享作品,

  绘画就是她最擅长的表达方式

  新作《还原佛系男神……》系列

  也很受大家欢迎

  ▲   唐哥哥招惹妖精原因,不全是肉质好

  一起期待文物“亲民”的更多花招

  --

  “海藻舞”俑淘气,“剁手”俑一脸羞涩

  “不困”俑呆萌,“吃土”俑无辜……

  这些卡通形象一改文物的“灰尘脸”,

  即便饱经风霜,也照样任性可爱。

  用绘画“改编”文物,我们是服气的。

  在暮烟笔下,穿越千年岁月而来陶俑

  表情清晰可见肢体语言丰富多样,

  这都得益于她多年绘画功底的加持。

  ▲   戴面具是为了防晒?

  ▲   长生不老的除了神仙,还有姑姑

  ▲   花痴的最高境界

  ▲   青儿吗(你尾巴真细,还带钩的)

  ▲   莫非是许仙?

  暮烟说:“每走进一家博物馆,

  都带有一种追根溯源情结。”

  文物看多了,就有下笔的冲动

  表情包看多了,对文物更心生爱慕

  提笔、倾墨,可描画千年历史,

  勾勒、晕染,可再现灿烂文化。

  根植于我们骨子里的情怀

  也在这热爱中渐渐升温、青春重获。

  陶俑是文物,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们身上记录着一个个历史片段

  只不过,这次它换上一副调皮点的面容

  专程,来见你!

  ▲   嘿(不就吃你两个馒头嘛,至于大打出手吗)

  ▲   穷到吃土(钱包扁的时候,不挑食,吃嘛嘛香)

  ▲   厉害了,我的国(总是忍不住想赞美你)

  ▲   宝宝怕怕(看牙齿就知道,你属鼠的)

  ▲   灯光师已就位(请开始你的表演

  · 今日互动 ·

  ---

  喜(bao)欢(cun)哪个文物表情包?

  2019《传家日历》重磅发布,与美好重逢

  点这里跳转

  -

  【*购买】

  2019《传家日历》上新

  复制这段描述€z€后打开*APP抢先获得

  (复制整段红色字,打开手机*APP即可购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物皮起来,央视都转身,这美术老师画的表情包火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