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姨第一次安排相亲是在三礼拜后,她以为把自己给漏了,刚准备打电话去催。
“你这个条件有点普通,不要怪阿姨实话实说,所以你得耐心一点的。”黄阿姨语速很慢,有点闲话家常的味道。
男方名叫李旦,32岁,上海本地人,独子,未婚。家在普陀有一套新房,杨浦有一套老房。照片上五官还挺周正,身高175,只是稍微有点胖。
杜亮暗自诧异:这黄阿姨是不是搞错了?嘴上嫌我条件不好,可给我匹配的对象一点也不差啊。
确定接受以后,黄阿姨说了约会地点和联系方式,让杜亮准时准点过去,但提前最好不要联系。
“谁要是在阿姨这里放鸽子,下次就不要想阿姨给他介绍了。”黄阿姨说:“放鸽子不会算你次数,但要是你提前联系他,两人在网上聊,聊着聊着觉得不合适。那阿姨就管不了了,也算介绍过了的。”
杜亮大概明白意思:男人在黄阿姨那里相亲是不用交费的,可以主动挑选女方资料,但选中以后必须见面,否则得不到女方的联系方式。
而且黄阿姨会要求男方主动支付约会账单,名曰“不要丢上海男人的脸”。
女人只有被选中才能看男方资料,但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拒绝不计次。如果女方主动联系男方,那就算最后未能见面,也要计次。
带着些许期待,星期天杜亮化了个妆,穿了件新买的衣服,来到陆家嘴赴约。
到了以后给李旦打电话:“你好,我是杜亮,黄阿姨介绍的。”
杜亮找了一圈,发现窗边有一个穿条纹T恤的男人,很像照片上的李旦。
他似乎比照片上要更胖一点,五官也没那么深邃,但外表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杜亮于是上前询问,确定就是李旦。
他招呼杜亮坐下,说:“我擅自做主了给你买了杯拿铁。”
杜亮说:“拿铁挺好的。”
两人随意聊了一会儿,杜亮主要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李旦也把自己情况介绍了一遍,和资料上并无二致。
差不多快到饭点的时候,李旦说:“我在XX商场定了位置,不嫌弃的话一起吃顿饭吧。”
杜亮很开心地说好。
李旦站起来的时候,杜亮正准备往外走,他让杜亮先走,杜亮认为他是绅士风度。可是不经意回头一看,李旦正一瘸一拐地艰难走着。
搞什么?
给我介绍了一个跛子?
她定在那里动弹不得,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半天才定下神来问李旦:“你这是不是扭伤了?要不要我来扶你一下?”
李旦说:“哦,不用,我这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已经几十年了。”
在路人异样目光的注视下,杜亮和李旦缓慢走到那个商场,硬着头皮吃完一顿饭。
分开之后她立刻打电话给黄阿姨:“这什么意思?至少也得先说一声吧?”
黄阿姨说:“李旦介绍上写了,患过脊髓灰质炎,这种病是不遗传的。”
杜亮说:“可上面没写是个跛子啊!”
黄阿姨不疾不徐地说:“李旦家在杨浦的房子已经有了动迁计划。他这种情况不介意找外地的,不介意年龄,只想尽快完婚,顺便拿到保障补贴。”
杜亮觉得这是哪跟哪,大声责问:“拆迁和跛子是一回事吗?”
黄阿姨说要不就退钱吧,这单生意她也不想做了。
KK听了以后也觉得黄阿姨过分,这种情况怎么都应该先讲一声。
但她同时又说:“黄阿姨第一次给你介绍对象,不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有很多小姑娘听说房子要拆迁,又急着结婚,不会介意那么多的。毕竟一下子就是几百万到手,外加上海户口,说不定结完婚就离了呢……”
杜亮说:“那不是骗婚吗?”
KK说:“黄阿姨见多了只看钱的,以为你也是那种,你说清楚她下次就知道了。”
KK左哄右哄,劝杜亮不要得罪黄阿姨,她自己也是黄阿姨的客户。
“现在靠谱资源真不多,像黄阿姨这样的人挺难找的。她对客户也很挑,没人介绍一般不收,你把关系搞僵以后再想找她就难了。”
最后杜亮主动给黄阿姨道了歉,表示自己不退费。
黄阿姨只是淡淡地说:“哦,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