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原来“洋泾浜”真的是条河浜!
日期:2018-09-05 09:45:17 来源:LoveRadio 阅读:

原来“洋泾浜”真的是条河浜!

  《早安新发现》本周改版的新单元“一道讲讲上海话”,变成了情景剧,想必很多听众都听到了。原来除了杨永清,早安家族还有一个上海话更加“洋泾浜”的Funky。

  我们通常都把上海话说得蹩脚,称作“洋泾浜”。那么“洋泾浜”到底哪里来的呢?

  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后来被填成一条马路,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东路。

  衍生意义的“洋泾浜”最开始是形容英语说得蹩脚,指的是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这种特殊口音的英语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

  1

  1

  1

  也难怪Funky,现在上海话说的好的小囡,真的是越来越少。

  之前有上海网友教自家小孩讲上海话:

  ▼视频10秒,学说上海话的上海小囡

  1

  2

  1

  对于在上海这座城市长大、生活的人来说,语言是最根本文化基础

  像亲切熟稔的童谣,单口独角戏,上海说唱曲艺等等等等...它们无一不是以上海话来呈现。

  字连成句,再化为篇章,积年累月的记录着上海独有的文化历史

  新闻中,小朋友爸爸说的蛮好的,不管怎么说,上海的小朋友应该来看看老上海玩的东西

  老上海们的回忆

  还有上海话所传承的文化

  一起来细数

  ?

  上海人的“大世界情结

  像昨天这条新闻报道的[艺术名家“回娘家”献演],娘家,也就是大世界,是上海人心目中都要去白相的地方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白相大世界”,这些风行一时的流行语,足以表明大世界在每一个老上海人心里不由分说的意义分量

  而始建于1917年的“上海大世界”,除了童年印象深刻西洋镜哈哈镜。

  还有各种经典戏曲曲艺、游艺杂耍等等...

  正如王汝刚老师说的,以游艺杂耍,南北戏曲曲艺为特色的戏曲演员道路,是始于大世界的舞台的。

  上海人的“说唱曲艺”

  而说起上海的说唱——

  “金陵塔 塔金陵”

  “金陵宝塔第一层”

  开头两句一唱

  就知道是袁一灵老师的《金陵塔》

  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舌如鼓簧

  语似连珠,快而不喘,一气呵成

  上海话念唱每听一遍 都觉酣畅淋漓

  上海人的童谣

  对了 还有只属于上海人的童谣

  在记忆里回荡的 肯定是上海话版

  这些亲切无比的童谣

  侬还记得伐,唱唱看?

  ▼

  图片via网络

  朗朗上口的还有这些

  ?

  落雨了

  落雨了,打洋了

  小八辣子开会了

  大头娃娃跳舞了

  哭烛包

  一歇哭,一歇笑

  两只眼睛大炮

  大炮开到城皇庙

  城皇老爷哈哈笑

  黄豆

  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

  虽然现在的上海小囡 说上海话的少了

  用上海话唱童谣的 就更少了

  但认认真真的使用上海话

  自己孩子故事家长还是有的!

  就像主持人李晨

  给小朋友用上海话讲故事!

  毕竟上海话要靠他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视频4分23秒,上海话讲故事 超好听

  本文转自公众号:上海全知道

  内容有删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原来“洋泾浜”真的是条河浜!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