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绘画史美得就像一首诗;像一首千人共同携手演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交响乐。从中世纪到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师们共同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与流派.
1“每一幅画里都讲述着一个故事”,可是,对于大多数到美术馆参观的人来说,许多世界名画里描绘的故事却显得神秘莫测。
达芬奇,集优雅、才能智慧于一身,以他的才智、勤奋与惊人的创造力成为巨人中的巨人;
梵高,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那就是太阳;
弗里达,墨西哥伟大的女艺术家,一个非典型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画家、一个用自己的画写自转的强人……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向日葵》、《两个弗里达》……如此之多的传世佳作,在经过几百年的洗礼后依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向日葵》
或许某一天,在巴黎,或者在纽约,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某个博物馆,某幅世界名画令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轻轻触动了内心某个最柔嫩的地方。
2那些追求真实的人,孤傲的人,不愿意向世俗屈服合流的人,常表现出自己不合作的一面,米开朗基罗和后世的尼采、梵高都属此类。
梵高《星空》
高尚的品德的确值得赞叹,他们的心情我也能够理解,但我却并不赞同他们的人生观,这样的一生实在太过痛苦。
尼采《伟大的渴望》
对抗虚伪的世界虽然是斗士的行为,但他们使用的是用暴力去颠覆和重建,有的只是激情,而不是智慧。
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富有创意的乐观改造,比如达芬奇,他一生都在积极创造,而且相信未来的光明,所以对待权贵不卑不亢,显得沉着稳重,他只是借助贵族之力去发挥他的天才,实现他的远大理想,无论是科技、艺术还是哲学。
达芬奇《抱银貂的女子》
而非像米开朗基罗那样孤傲,和所有人断绝往来,把自己置于山顶去独享艺术,我在膜拜他的天才和德行的同时,也深深为他这一性格弱点感到遗憾。
米开朗基罗 《创世纪》
拉斐尔《雅典学院》
流连在一幅幅巨作间,久久不愿离去。有时候,生活和艺术之间几乎没有距离,心里的对话持续着,静静地,用没有声音的语言,渗透到每幅画作的魂灵深处。
虽然不能把所有的伟大作品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逐一介绍; 虽然我们更不能参与大师们曾经划时代的艺术活动,与他们把酒论艺,但我仍深深期待,你能因这堂小小的线上微课堂开始爱上世界的瑰宝—世界名画,开始欣赏这些旷世画作,同时在我的带领下走进大师们的思绪中、画笔下,了解他们的努力、挣扎、成长的笑与泪,咀嚼那份耐人寻味的创作喜悦,进而进行自我修炼,走入艺术的灿烂殿堂,成为—位能欣赏艺术作品、了解画家风格、会分析流派的鉴赏家,那将是我以及雅致人生女性成长俱乐部最大的成就与满足。
如果你也是爱自己、爱帮扶她人、也愿意把上苍给的六十分的人生牌局打成九十分的漂亮精彩,就请加入到雅致人生女性学习成长俱乐部,让我们及带动身边的每一个女人共同修炼一个快乐的、精彩的、有影响力的雅致人生。
拉菲酒庄 | 精致到舌尖儿的葡萄酒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