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云南的第三天,原计划的行程是从安定到腾冲住一晚,等游完腾冲后再返回来游大理。但这一天走得十分不顺,所以暂时作了一些改动。
咱们先是从安定驱车到大理,去腾冲的高速路不知为何被封堵了?只好惋惜地缩减了行程,减掉了腾冲这个点,预备就近先游苍山洱海。
但是,当咱们到洱海邻近吃午饭时,俄然就下起了大雨,考虑到雨天游洱海作用不好,又把目的地再次更改为五十公里外的、商业气味并不稠密的微山古城,并在一间叫东篱雅舍的客栈预订了房间。
去微山的路,先要上一个长长的坡,抵达山顶又是一段下坡路,之后就十分平整了。路旁边的房子很特别,每一家都刷成白色,旁边面的墙上都有绘画,有的是一朵花,有的是一条龙,还有的说不出是什么图案。不知道这儿寓居的是云南的哪一种民族?
到了古城,用手机导航去客栈的时有所忽略,没有指引咱们走最近的路,而是沿着小巷七拐八弯地转了良久才抵达,但这反而让咱们提早蜻蜓点水看了一遍古城,对它初步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下午三点多钟到客栈,老板很热心,直说咱们来晚了,没赶上他们的火把节,有些惋惜。还一边挂号,一边给咱们介绍古城的状况。
我一眼就喜爱上了客栈那个小小的宅院。在大厅前方有一面屏风,屏风正中做了一个圆形的空挡,从厅里就能够看到宅院里的竹木、花草和鱼池,处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
预备休整一会再去逛古城,然后吃晚饭。打开房间的电视,正播映的是CCTV-7的军事节目,刚好看到自己高中时的前史教师在做嘉宾。自从教师去北京读研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现在现已是一位军事专家了,真的很了不得。
歇息了一会,咱们便在一楼集中,一起去古城里渐渐转、渐渐逛。街上游客很少,与其他彻底商业化了的古城相比,这儿就显得安静多了。没有人山人海的人群,没有商家的高声叫卖,也没有酒吧传来的歌舞音乐。
走进细长的青石板胡同,摸一摸那砂石夹杂着枯草的院墙,还有那油漆斑斓的大门,古镇的幽静让你不由地放慢了脚步,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可贵的闲适。
城里的古民居都保存无缺,每一古宅门上都有一块政府挂“重点保护”牌子。院门结构有的是精巧雕花和绘画,也有的是简练单一的青砖和木条,或许这就如同现代的豪宅和普通住宅吧。
古镇的房子摆放规整,每一排之间只隔着一条窄窄的巷道。门槛大多现已被踏得高低不平,房顶的瓦缝里也长满了草,只需门口那退了色的春联和年画在通知咱们,这一家曾经的热烈与温馨。
轻轻推开虚掩着的大门,有的还有人在里边寓居,有的现已空无一人。有一家大门打开的宅院,里边一栋两层的木质诊所还原原本本保留着,阵阵的桂花香扑鼻而来,紫色的牵牛花爬满了院墙,如同主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也有一些院门是铁将军把守,但也能够通过广大的缝隙瞧见里边的布局和结构,有的外墙上还有关于这栋房子和它主人的介绍。
来到古镇的商业街,沿街有几家卖小吃的,其中有一种特别有目共睹。捏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面团,用油炸成金灿灿的,看着就挺有胃口,小朋友见了可能就愈加喜爱了。
一家卖泥罐的店也很有特征。那些奇形怪状的花盆都很有创意,价格也廉价。挑来挑去,这也想买,那也想买,由于不方便携带,终究又不得不抛弃。
通过一家叫古木龙的客栈,光大门那些精巧的雕饰就让人连连称奇,不经意间往里望一瞧,真是不得了,每一道的庭院都有石狮石兽把守着,咱们猜想这一定是曾经的大户人家。
老板是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挺热心地带咱们观赏了他的房子。宅院一共有三进,每进一进高两个台阶,里边的摆设装修极尽豪华,能够相像得出曩昔的主人实力有多雄厚。
老板说他也不是这房子原先的主人,是他十八年前花三十万买下来的。尽管不清楚他是这房子的第几任主人,但他的确是很有眼光的。十八年曩昔,这房子的价格现已翻了不知很多很多倍了。
在街上还遇到一个卖茶叶的阿婆,说是自家的古树茶,很香的,只需五十元一斤。打开来闻闻,的确挺香,仅仅咱们本就来自产茶区,没必要从大老远的当地带回来。
天快黑了还没找到吃饭的当地,还下起了雨,问了一个卖水果的大姐,她介绍咱们去老二饭庄。打的曩昔,那里公然顾客满座。店家热心地帮咱们在二楼,接近红灯笼的檐边腾了个位子。
上菜前,服务员先上了一壶茶,闻着就特别香。看了里边的茶叶,跟街上那个阿婆卖的差不多,尝起来却苦中带着一丝清甜。一连喝了三小杯,回到客栈,精力还出奇的好,到了半夜两点多仍是睡不着,这高原古茶真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