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而为人
我劝你善良
”
?song for today ?
就算是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们最近可能也在朋友圈或者新闻里看到过这样的图片:
尔晴是《延禧宫略》里的一个大宫女,看起来温柔可人,实际笑里藏刀,而且心思缜密刀刀致命。
先是陷害有女主光环的魏璎珞,设计让自己嫁给了皇后的弟弟傅恒,接着去勾引皇上,出轨傅恒的弟弟怀孕后又欺骗傅恒说孩子是龙种,最后甚至逼死傅恒的姐姐富察皇后。
△第一次见把出轨说的清新脱俗
追剧看下来我都想提刀冲进屏幕了!其实电视剧里反派人人厌之实属正常,《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人人诛之的反派既是编剧功力深厚又是演员演技到位。
但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反派尔晴这一波人神共愤的操作,出发点竟然是:我过得差,你们也别想过得好!
每一分坏,都不动声色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很少遇到像高贵妃那种喜怒形于色的“赤裸裸”的坏人,反而更多会遇到的都是尔晴这样的人。
高贵妃的坏在明面上,看到不顺眼1秒钟都憋不住,傲慢、不够聪明,恨不得把报复写在脸上,这样的坏是让人警惕的,是可以防范的。
而尔晴情商高、会说话、业务能力又很强,掀开底牌之前你甚至以为她真心实意的为你好。借刀杀人、暗度陈仓、移花接木……尔晴就像是精密到没有感情的机器,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都可以算计,“论输赢”才是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
高贵妃很坏,可对皇上她一片真心,临死前为皇上跳的最后一支舞也会让人为她心痛;
纯妃陷害璎珞,可看着她对傅恒爱而不得嚎啕大哭,你也会觉她不过是个失恋的女人;
娴妃也在黑化的路上,可她黑化的出发点是因为亲人,只有的得到宠爱才能保护身边的人;
而尔晴,所有行为的出发点只有利益,没有其他。
所有“尔晴们”这样的绝对利己主义者心底都有一个填不满的黑洞:“我的不开心都是别人造成的,所以我过得差,你们也别想过得好!
身边喜欢贬低别人的同事,欠钱不还的朋友,甚至保姆纵火、老师殴打幼儿、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每一件打破道德认知的社会事件背后,都包裹着仇富、失责、阶级划分等等的心态失衡的外衣。
他们总是觉得我过得不好所以我没法善良,但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善良才导致他们过的不会好。
傅恒娶了尔晴,给了她地位,也曾真心对她好过,可尔晴就像是飞蛾扑火,恶念犹如业火,不但想控制傅恒,甚至对于他身边的洒扫婢女也不放过,不想悔改,至死方休。
有尔晴这样的人,就会有魏璎珞这样的人。面对不善良,大多数人选择忍让,但魏璎珞则会选择:你不善良,别怪我给你耳光!
△这个动图我也就看了几十遍吧
这也是那么多人爱看这部剧的原因吧,我们都渴望像魏璎珞一样,不受气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尔晴的“巨婴式”思维,从头到尾想满足的,只有自己的私欲,不是因爱生恨,而是因得不到而生恨。
这和现在很多人一样,“我是弱者,所以我理所应当被照顾”。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叫“多宝”的网友,他的朋友因为肝癌晚期无法继续资助已经资助了9年的贫困学生,于是多宝决定代替他的好友继续进行资助。
等到多宝联系上贫困学生的家长说明情况时,对方对于他朋友的病情毫无关心,只是劈头盖脸的质问钱什么时候到账,甚至因为化疗耽误的4个月没有汇款而大骂多宝朋友骗子。
我们一直都说,要与人为善,可面对理所当然的强取豪夺,面对他人的善意毫无感恩之心时,请收起自己的珍贵的善良。
要知道:“有些狗是喂不熟的,有些心是捂不热的”。
永远不要想着坏人会变好,坏人只会变老。 生而为人,应该善良,但如果善良和慷慨用错的了地方,就会成为滋养恶的温床。
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入了社会总会越来越圆滑,甚至需要谎言,但家长总告诉孩子要善良,直接让孩子接受真正的世界不好吗?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手上的暗可以长大再学,心中的光只能从小培养。只有心中有光,才能双手黑暗而自身不被反噬。
就像魏璎珞,她绝不是愚善的傻白甜,她也曾为了某些目的算计他人,但她从不伤及无辜,也不会为一己私欲折损他人,她手上有暗,但心中有光。
面对大坏,我们都能明辨是非,正义终将出席。可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小坏”,不是大奸大恶,而是披着弱者的外套,用他人珍贵的善意滋养自己丑陋的内心,毫无底线和羞耻的剥削他人。
生而为人,没有谁过得容易。捂住你的钱包,守住你的时间,珍惜你的善良,别为不值得的人透支。
你的善良,定要带点锋芒!
对我而言,世界上最幸运的事
而是
生而为人
我劝你善良?
·ENJOY·
LOVE FROM BOJEM
也欢迎你光临宝姐甄选
如果你喜欢宝姐的文章,
?
?宝姐推荐 ?
点击即可购买
往期文章
哈佛研究:9个让人变穷的原因,你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