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阿根廷捕获了一只拥有超级丁丁的阿根廷湖鸭(Argentine lake duck,Oxyura vittata),它一举成名登上 Nature,顿时学界哗然,各科学家纷纷跟进文章,感叹「为什么不是我抓到了这只鸭子?」
阿根廷湖鸭通常体长只有 40cm,体重 640 克(平时菜场买只鸡大概 3 斤,可以想象这种鸭有多小了),竟然拥有 42.5cm 长的丁丁,刷新了人类认知。
鸭子是丁丁研究界的热门选手,不仅是因为绝大部分鸟类在进化过程中都失去了丁丁,鸭子却保留了,更因为它的丁丁形状不走寻常路,是著名的螺旋状(下一个爆款红酒起子就是它了)!
科学家至今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只有 3% 的鸟类有丁丁,这对于体内受精的动物而言很不寻常,命中率一下低了很多。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家禽——鸡就没有丁丁,交配现场惨不忍睹,不仅经常射不准,而且因为消化排泄物和精液都是从一个泄殖腔排出,激动的公鸡在交换遗传物质之余,偶尔还会交换一下排泄物质。从系统发生学的角度看,鸟类的祖先拥有丁丁,但到了鸟类就退化甚至消失了。
学者给出以下几个假说:
鸟要飞,丁丁太重了不要了。
反正都一夫一妻制了,还要丁丁干什么,随便对付一下得了。
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种假说:支持的证据有,有些大型不能飞的鸟拥有丁丁,比如鸵鸟,反对的证据有,小鸭子水陆空三栖却拥有丁丁。
第二种假说,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是传播的不仅是性疾病,还有消化疾病,况且为了不得病连丁丁都不要了,代价有点大。
第三种假说,鸟类的婚外情很普遍,有丁丁成功率还是更高一些,在有精子竞争的物种中,丁丁不仅可以把精子放在更靠近卵细胞的地方,还可以移除其他雄性留在雌性体内的精子。而且人类号称一夫一妻制,也没有丢掉丁丁。
第四种假说,丁丁有可能会损伤雌性内脏、引入病菌。但没有丁丁的风险是,可能得不到足够多的精子使卵子受精。
不过每一种假说都没被完全证实。
其他鸟都没有丁丁,为什么偏偏鸭子有呢?有人认为鸭子经常在水里交配,如果没有丁丁,精子就被水稀释了,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还会损坏精子。另一种说法是,大丁丁是强奸利器,证据是婚外强奸率和丁丁长度正相关,但这也可能是因为精子竞争强度变高,所以丁丁变长。
鸭子有就有呗,可为什么是螺旋形的?因为母鸭子的阴道是螺旋形的,为了找到卵子并与之结合,公鸭子也进化出了螺旋形的丁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母鸭子紧接着进化出了迷宫一样的螺旋形阴道,就算公鸭子插进去了,也未必找得到正确的入口。
那么母鸭子阴道为什么这么复杂呢?因为强奸率高,不能阻止强奸,但可以阻止你当孩子它爹。不过拥有这样复杂的阴道代价也很大,丁丁进入体内越多,越容易造成内脏损伤,内脏损伤的结果通常是死亡。再者接触面积越大传染疾病风险越高。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鸭子是怎么交配的呢?
答案是:丁丁是软的,具有流体的性质,对准之后,丁丁会像一个弹簧一样弹进母鸭子体内,仅耗时 0.36 秒,随即射精,之后一秒钟就可以收回(工程力学的同学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应用前景很广,比如自动收雨伞)。丁丁可以自由探索母鸡的阴道,并根据地形调整方向。丁丁进的越深,精子排放的地方越深,就更有可能当爹。
▍丧心病狂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几个装置来观察丁丁是怎样在阴道里进退自如的
母鸭子阴道是顺时针旋转的,公鸭子丁丁是逆时针旋转的(图a),所以理论上来说它们是不匹配的。
实验人员设计了四种容器(图b),第一种是直的,实验结果表明鸭子可以收缩自如,虽然有时候丁丁会收不回去,但这就是长(chang)丁丁的代价,第二种是逆时针,一切顺利,第三种是顺时针(模仿阴道),第四种是 135 度大回转(模仿阴道),因为母鸭子生殖道入口有一个大转弯。
前两种是 easy 模式,后两种是地狱模式。成功率只有 25%。
▍直管很顺利
▍和丁丁方向一致也很顺利(逆时针)
然而母鸭子的身体就是公鸭子的地狱(公鸭子却以为进入了天堂),入口处 135 度大转折足以掰断丁丁,阴道螺旋方向和丁丁螺旋方向相反,公鸭子弹不进去也抽不出来,母鸭子冷笑一声,没有我的配合你还是别做梦了。如果在路上看到两只鸭子尴尬地卡住了,别硬拉……
▍在 135 度钝角管内又双叒卡住了
▍135 度钝角管成功一次
强奸行为于种群总体利益有损,因为其一,雌性死亡率增加,可产生的后代数量减少,其二,雌性选择是性选择的关键步骤,可以优化种群质量,但强奸违背了雌性意愿,降低了后代质量。我们将会在最后一章详细讲述由强奸引起的两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