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二省闻,一步跨三县”,位于武陵深处群山绵绵的这片土地,叫万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万山红遍”,地层底下的赤色矿石,决议了万山与其他“山”不一样的宿世此生。
20世纪50年代,这儿建构成为我国最大的融采矿、锻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朱砂流丹、水银生辉、百业兴旺、活力盎然”,是央企贵州汞矿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几十年间,万山出产的汞占全国60%以上,为新我国社会主义建造做出了永载史册的奉献。万山出产的汞,因为国偿还苏联债款,被周总理称为“爱国汞”。
1966年,我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在万山成立。一时间,贵州万山特区遐迩闻名,日、法、英、美等国汞专家也纷繁来此取“经”。
汞,嵌入了这儿几代人的温暖回忆。在铜仁地区,贵州汞矿数万职工和家属曾是令人羡慕的集体。
汞,也给这片土地留下“负财物”。出产水银的进程摧垮了许多工人的身体,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水土丢失严峻。
更严峻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今后,跟着资源干涸、矿老山空、人口丢失,曾给万山带来荣光也带来“负财物”的重金属汞,再也支撑不起这个工业特区。
2002年5月,贵州汞矿终因被实施政策性永久封闭破产;2009年3月,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干涸型城市;2011年,万山摘下了特区的帽子,成为铜仁市一般辖区。
“汞都”破落了,一时间似乎难逃矿尽城衰的宿命。然而,贵州没有抛弃,铜仁没有抛弃,万山人没有抛弃。
离别水银,朱砂还在,而且比水银价值要翻好多倍;“万山红遍”,环绕朱砂可做的文章比汞要精彩好多倍;修正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振精力,重建新万山取得最强大的引力……
资源观一变,万山人发现,干涸的仅仅汞,并不是资源,万山有的是比汞更好的资源。
为了建造一个更夸姣的万山,铜仁市对万山实施“城市异地转型”,经过调整区划,铜仁市南部的谢桥、茶店等地被划入万山,万山成了主城区的一部分。
环绕朱砂旅行、生态农业、新能源轿车开展新工业,短短数年间,“我国汞都”变身“朱砂王国”,“资源干涸”的“死地”变身朝气蓬勃的新城。
悠长的采冶前史,为万山留下了厚实的技术、人才及品牌基础。很快,在贵汞封闭后的困难岁月中,一些头脑灵活的下岗矿工从头唤醒对朱砂的回忆,从头发掘这些从前粉碎后炼汞的原料——朱砂的艺术价值。
2016年,万山区政府出资3亿元,建造以开展朱砂工艺工业为主体,产品研发、训练、出产、查验、出售、展现于一体的万山朱砂工艺工业园。
现在,朱砂工艺工业园入园企业28家,出产的产品品种有朱砂雕琢、朱砂摆件、朱砂首饰、朱砂印章等20多个品种,已远销北京、山东、湖南、江苏、浙江和云南等地。越来越多的旧日汞矿工人,变身朱砂文明的传播者。
贵汞封闭后,从前的矿区厂房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落。万山区将从前是厂区中心部分的工业遗址,改构成国家矿山公园。
万山矿洞内留下了采矿工人数千年来开凿的石梯、地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遗迹遗物,以及在采矿、选矿和锻炼中构成的一整套共同的工艺技术,是研讨我国矿业史的宝贵什物材料。
2015年7月,万山区引入曾打造江西婺源景区的江西上饶吉阳集团,出资20亿元,将国家矿山公园进行开发,并取名为“朱砂古镇”。
2016年5月我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开门迎候八方宾客。
朱砂古镇开业以来,招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带动万山区重现活力,旧日废渣废气废水遍地的汞矿,成为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的旅行新区。
新万山是“丹砂王国”,但不能仅仅“丹砂王国”。要彻底摆脱资源型城市的束缚,永别矿尽城衰,万山的目光更久远。
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着重,有着深沉工业传统的万山,要着力开展一批新兴工业和龙头企业,要打造为黔东工业集合区的重要板块。
2017年7月31日,万仁新能源轿车集团首辆轿车下线。现在总装车间有200名职工,公司规划产能可完成年产整车15万辆,解决40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