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坐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因“玉门关”而得名。南依祁连山,北有马鬃群山,东屏嘉峪关,西通安西、敦煌,玉门向来是“塞垣之襟带,车马之通衢”。
从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柳树, 春风不度玉门关”到杨昌浚的“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姿玉关”,古代的文人墨客赋予了这座古城太多的要义和遥想。
1939年8月11日,是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祁连山下玉门老君庙旁的一号井取得工业油流。
从此,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前奏,揭开了我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页。之后玉门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走出了“铁人”王进喜……
1955年,为保证生产建造,国家在玉门油田所在地建立玉门市,原玉门县政府也搬家至此。写满荣光与愿望的玉门,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人口总量曾一度到达13万,其间超越一半的人都是玉门油田的石油工人,城市经济总量的65%、财政收入的60%、工业产值的75%也都来自石油。
玉门依山而建,市区平均海拔2500米。空气含氧量低(与标准状况比较缺氧29%),且处在地质开裂带上,地震频发,城市地表水有害物质监测比年严峻超支,超支率近20%,空气污染严峻,市民健康水平并不高。
随着玉门油田的开展,油田上下期望能够让底层石油工人的日子改进一下,“下山”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成了数万员工家族的热望。
与此一起,从1995年开端,玉门油田原油储量急剧减少,玉门油田年产量下跌到历史最低的38万吨。吐哈石油会战的鼓起,又使得5万员工家族迁往吐哈。
玉门油田的开发现已进入后期,资源干涸迫使玉门油田有必要做出战略转移的决议,“下山”再次被提上日程。
2003年,玉门油田和玉门市政府先后做出搬家的决议。玉门油田在中石油集团和酒泉市政府的大力支撑下,开端在酒泉新城区建造日子基地。
而玉门市政府则根据国务院同意迁回曾经的玉门镇(现在人们喜欢称它为新市区,而本来的玉门市被称为老城区),这儿的海拔比本来要低1000多米。
日子基地和玉门镇一东一西,拉开了150多公里的间隔,9万人随之弃城外迁。
油田实施工业战略转移之后,玉门原有的经济基础全垮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当地经济结构失衡,工业萎缩,社会财物敏捷价值降低。
“建造—昌盛—式微—转型”,这是资源型城市的开展规律和必经进程。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即使有雄厚的财力支撑,转型也需数十年。
从方式上看,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只要玉门采取了整体搬家的战略,具有特殊性,但玉门作为我国最早最典型的石油城市,也具有遍及性。
尽管玉门油田的年产油量关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奉献越来越少,可是玉门油田依然是玉门乃至酒泉市重要的经济支柱。
在某种程度上讲,玉门油田的转型关于玉门市的转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于进入后期开发的玉门油田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经过技能手段来延伸石油资源的挖掘周期,一起延伸工业链,经过油气开发促进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开展。玉门炼油厂的15号航空液压油炼油技能在国内就是其他炼油厂无法代替的技能。
在玉门油田转型的一起,玉门市也加快了转型晋级的脚步。
玉门地舆条件特殊,素有“世界风库”之称。 据测算,玉门终年风速超越3.5米/秒,辖区内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其间,可开发利用的有2025万千瓦。
早在1997年,玉门就从丹麦引进了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第一座示范性试验风电场。
图玉门人用“铁人精力”发明着“风景速度”,在玉门新市区周边,除了北边的农业区之外,西至瓜州、南至祁连山、东至地窝铺,遍地都是挺拔的风车构成的白色森林。
现在,国内风电企业遍及处于微利状况,玉家声电所依靠的西北电网建造和晋级依然滞后。与相同开展风电的新疆、内蒙古比较,甘肃风电资源开发起步较晚。
也就是说,风电工业到现在都还没有为玉门带来实际的财力和实惠。风电并网和消纳正成为限制风电开发的最主要因素。
风车何时能转起来?在土地出让、税收以及其他方面作出全力配合乃至是献身的玉门市政府,也在焦灼地等待着这些风电企业提前产出“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