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毕业后的你
日期:2018-07-26 12:06:40 作者:9西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毕业后的你

  每天忙忙碌碌,干着自己不喜欢工作,挣着微薄薪水

  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看,钱包却是空空。

  宛如咸鱼一般,颓废、不堪,“丧”成了生活代名词。只是偶尔想起,毕业时的雄心壮志心理不禁会泛起一丝愧疚

  仿佛誓言梦想仍然言犹在耳

  屏蔽了朋友圈,取关了大学暗恋男神女神,疏远了与同学好朋友联系

  内心忧虑,盼望改变,却无人指导,不知如何着手!

  这是否是你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你这是迷茫,对于职业的迷茫。

  你或许以为只有你是这种生活状态,小编翻了翻网友帖子,其实很多人都与你“同病相怜”。

  你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没有目标得过且过,从来没有认真仔细的为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去规划过?

  请记住,青春只有一次,挥霍青春,等于自杀!

  想要改变这些,你需要做得还很多。

  但第一步是:拒绝职业迷茫,明确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和家人未来考虑

  什么是职业迷茫

  职业迷茫的6个表现

  1.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却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2.经常换工作,却感觉没有一个合适的;

  3.对于自己的职业前途感到没有希望

  4.经常想换工作,却从来没有行动

  5.觉得自己工作就是在混日子,但是自己不想这样;

  6.总是感到不知道还能在这份工作上坚持多久。

  如果中了3条以上,那么你已患上了“职业迷茫症”了,亟须做一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顾名思义依据你的兴趣特长,认真分析你的性格能力、内外部因素结合专业知识结构实现个人的职业成就最大化的安排

  职业规划,好比是在黑夜中点亮了一盏灯,只有点燃了灯,才会有前行方向,梦想才能驱散阴霾,照量你的现实

  做好职业规划,明确你的目标和方向

  康德曾经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没有目标,你做的所有的事。无助于你的成长和进步。

  人们常说,量变促成质变,然而却常常忽略了一个前提:首先你的量变是对你的质变是有意义的。

  这就好比是骡子和马的区别,骡子只会原地打转,老马却能识途。

  骡子每天围绕着磨盘拉磨,辛勤劳作,那么的努力工作,但始终是原地踏步。而马儿却是不同,马儿翻山越岭,与主人征战沙场帮助主人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蜕变价值

  这,就是目标的重要性

  同时,你所建立的目标应当是清晰、量化和可执行的。

  举个例子

  我有一极好的朋友:毕业好几年了,一直不如意,工作换了很多,但是都不能长久。我曾问他:你曾经有考虑过未来,规划过的人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吗?

  他给我的回答是:有,我的目标是获得事业成功,挣很多钱,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这是出身农村孩子朴实想法啊!我不得不为他的孝心点赞!

  但是,我又问他:你对成功定义是什么,一年挣多少钱,还是工作几年之内取得什么职位

  有考虑过需要怎样拆分目标,踏出坚实的每一步,逐步去实现它吗?

  他顿时哑口无言。

  大而化之的目标其实与没有目标并无区别,或许更能麻痹和欺骗自己罢了。

  假如,我设定的目标是:我要在两年内成为行业内的前5%。

  那么我要思考学什么技能掌握什么知识,每天的学习计划是什么,一切都将会有据可依。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清晰,量化的目标才有可执行性,才能积小成为大成,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提高个人认知开阔视野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开阔自己的眼界

  最近很流行的一种言论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喻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间接导致高考的不平现象,寒门再难有进入清华、北大深造的机会

  通过这种现象,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但除了这,还有更加严重后果,上升通道的逐渐关闭,最终将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社会差距过大,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最终将影响社会的繁荣安定。(读者参考马太效应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此种现象呢!

  只是单单的教育资源引起的恶果,改变教育不平衡,就能改变一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师资教育差,或许还可以通过自身刻苦学习去弥补,但是眼界、认知和情商,却是由你的出身和家庭决定的。

  这些东西很“虚”,却很要命

  当城里孩子学习钢琴、跳舞、演讲培养各色兴趣爱好,与父母参加各色社会活动时,农村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在刻苦学习。站在同一所大学前,你以为你们没有差别实际上,在情感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人际交往、看待事物方面,你交的是不及格,甚至是白卷。对于越是出身小地方,父母越是底层的孩子,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

  在社会竞争中,学历和工作能力只是一个方面,心理能力,思维逻辑人际交往这些同样重要。这也是你常常抱怨: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左右逢源,赢得老板同事青睐,而你默默工作,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却无人赏识

  相较于你而言,他们的情商、认知能力和眼界可能会更高。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也变得并非不可弥补。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你足够年轻,会读书,会思考,通过互联网你可以获得任何你想要的知识,幼时懵懂,将不再是你自怨自艾借口,互联网在某种意义上,又把所有人拉回了起跑线

  所以,你应当做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去追赶,乃至反超他们。

  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飞跃。

  将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

  掌握职业技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在八九十年代白领工资远超工人,而现在在就业市场,却恰恰相反,大学生不仅工资偏低,还面临着就业难题

  有一个关于此现象的冷笑话

  老板:小王啊!车间的小刘辞职了。明天去人才市场帮我招一个人,月薪2000块!

  小王:老板,现在工人工最低都要5000了,2000招不到人。

  老板:这样,你招应届大学生好了。

  小王:好的,老板!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却折射出了当前人才市场存在的怪象:“人才”不值钱

  人才真的不值钱吗?导致大学生工资偏低现象,大学生数量多是一个因素。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人相比刚毕业大学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直接价值,而员工能创造的价值自然决定了其工资。

  现在的大学教育,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失败的,只重视理论教育,不重视操作实践,胸中虽有千山万壑,两手却是空空。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到了社会,会面水土不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但是,大学生有大学生的优势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视野和格局更高,学习能力更强,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相互印证,触类旁通,把知识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价值。

  因此,你应当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沉浸下来,学会技能,一技傍身,才能在职场混得开,将工作这碗饭端的好,吃的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毕业后的你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