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
---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东汉《释名》解,
熏蒸其中为湿热,
人如在蒸笼之中。”
它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绿阴幽草胜花时”...
那便用盛夏的乐趣来驱散暑热。
夏夜观萤
---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沈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沈。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毒辣的太阳不知何时才会落下,
就连清风也偷偷躲了起来,无处可寻。
但这又如何呢?
夏天固然炎热,治夏的方法也有许多。
几卷经书、浮沈瓜果,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
到后来柴米油盐酱醋茶,
闲来午后,凉荫一隅,
在书房里或写或画,
采莲南塘秋,莲子清如水
---
此时荷花开得正盛,
周敦颐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味之有余美
---
可以来上一碗
“味之有余美”的冰豆花,
进补的大暑
---
热热热的大暑,
盛夏的食俗,除了消暑的寒派,
还有着进补的热派,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
待秋,等丰收
---
大暑,乃炎热之极也。
暑气达到夏季的顶峰,
诚然依旧炎热,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但时不时的大雨已前来驱散暑热,
向我们透露着秋的气息。
在生机勃勃的盛夏
迫不及待地期待丰收的秋天。
---
热热热的大暑,开始期待秋天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