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粘土,在孩子们柔软小巧的手上来回滚动,压扁、掐条、揉捏……改变成各种形状。
“按照你们心中想到的去掐,蛋糕也好,怪兽也行,一切任你们发挥。”手工老师王晨对孩子说道。此刻,是7月22日上午八时,在湛江雷州市墨坑小学,一块光洁柔软的粘土,摆在心康一班孩子的课桌上。没有任何安排,没有指示,粘土,就这样在不同的孩子手上获得了新生,独一无二的新生。
“这是超人,老师,还会变身的。”
“老师,看我捏的棒棒糖!”
“这是草莓,还有蛋糕,老师,你给它们拍个照吧。”
一个小男孩静静地捏着粘土,他的粘土是蓝色和绿色的,“我捏的是金鱼,老师你看,虽然它不是金色的……还有两个绿色的大翅膀,可是因为有了翅膀,它会游得很快,比所有金鱼都快。”金鱼有腹鳍,孩子把金鱼的腹鳍捏成了翅膀状,“我给它加上了翅膀,它不但会游,它还会飞。”
“我希望它能飞出去,飞到外面看看星星,最好和萤火虫一起飞,然后它也会发光。”小男孩回答的时候,手还不停地捏着粘土,继“金鱼”后,又捏出来其他新奇的东西。
“美术和手工课都需要给予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间,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孩子,把空白交给他们,他们就会还给你绚烂的根本想象不到的色彩。或许他们画的树不像树,青蛙不像青蛙,可都是他们心目中最美的事物,那是他们的世界。他们能用粘土,捏出一个世界。”老师王晨看着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赞叹地道。据了解,“心康”手工课的开展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手工课包括折纸、剪纸、粘土制作等内容,课堂上老师王晨都会演示一遍制作方式,大部分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自己想到的东西。“我觉得这样子更有意思,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会捏成什么东西,你要看、要猜,孩子们发现自己做的东西被老师认可,他们也会更加高兴。”
当粘土被梦想勾勒,由混沌的一团,勾勒成有形有貌的棱角,最后勾勒出一个个美好的物象时,梦想就会被放飞。那一个个物象,它们存活在孩子想象的世界中,鲜活美丽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