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附近邮电局门口挂了个绿色的铁皮信箱,我很好奇为什么信放进去之后另外的人就会收到,也曾淘气地往里面放过树皮废纸等垃圾。离开家到外地上学之后,与家人的联系就是靠写信了。所以无论到了哪个地方,首先找找哪有邮筒。
每一次把信投进邮筒的一瞬,心都会有片刻的释然。有一次邮信的时候,邮筒都满了,我不得不用一根棍子往里面捅,还担心再掉出来。“鸿雁传书”,寄信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工作之后的之后,至于什么时候不再写信寄信,仿佛很久远已经想不起来了。
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用手机短信、互联网“伊妹儿”、QQ,乃至电话来与各种人联络?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即使现在非要邮点什么,也大多选择快递。那种看起来很原始很落后的通信工具彻底退出了讲效率讲实际的现代人的舞台。
可是今天,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它仍静静地伫立一隅,淡然淡定;它似乎也在高傲地展现一种坚持:笔墨传情远比电子的要真诚真实,一张发黄的信笺会如文物一样具有珍藏价值。
假如我真的要给谁写封信呢?不难想像对方接到信的吃惊表情。还是罢了。
不得不说的是,我非常敬佩邮政局,能把这种传统的形式一直保留着,起码能让人怀旧;而那些邮递员的认真态度,也让我心生敬意。
算起来,差不多能有一周多空气不太好了,烟霭沉沉,连窗户都不能开,更别说户外走走了。今天早晨起来,看天空灰朦朦的,以为又是一个郁闷的休息日。不料,9点多,太阳终于穿破雾霭,露出笑脸,于是我的心中也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