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在美国上学或教书的人写的,标题是《停止计划生育,鼓励生育已刻不容缓》,文章中用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的人口模式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如果不停止计划生育,在2020年人口将不会达到预期的13.5亿,而是降低到11亿,影响中国的大国地位。
我不是搞人口学的,但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过村落中的生育文化,我感到这个人的言论太危险了,万一影响到决策者的思维,真的停止计划生育,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首先,他所引用的所有人口发展变化模式——从一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将妇女的生育数从五六个降到两个,到取消计划生育,到拼命鼓励生育大家也不愿意生——全都发生在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
在城市生活中,生育文化与农村有很大不同。城市人要孩子的主要考虑是养育孩子的成本,所以很容易就接受了计划生育,并且让他多生都不干。可是农村人口在中国现在还占大半,在农村,生孩子的动力可比城市多多了:当劳动力;养老(有的地方这是农村人养老的唯一办法);发展家族势力(谁家男孩多谁家能成为村里大户的潜力大);必须生个男孩继承香火,否则是不孝(就为这个能生了五个女儿还接着等男孩,虽然按他本意也许一共要两三个孩子就不想要了)。从具体的功利的动机到抽象的宗教意义上的动机一应俱全。要不计划生育怎么会被乡村干部称为“天下第一难”呢?村里多少人为超生交成千上万的罚款,跟他们的收入完全不成比例,有多少人为超生被罚走了家里的电器直到最后一件家具,有的连房子都被人拆了,也还是要生、生、生。
这位作者,你身在美国,人也变了美国人吗?讨论问题不像个中国人,倒像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连美国人中的汉学家都赶不上。
其次,作者也估计到一旦取消计划生育会发生生育率反弹。他说“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我觉得这种担心大有必要。
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在农村人以家为单位的生育竞赛中硬生生地吹了一声停赛哨,每家到了两个都给我打住,这样农村人才另外找点生活内容,打打牌啦,看看电视啦,既然不让赛就不赛呗,大家都忍着点算了,要不然咱们非得看看到底谁更棒,谁能生养的孩子多,因为生孩子养孩子是咱们最主要的生活目的呀。
我还清楚记得,1974年我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插队,那时候刚刚开始宣传计划生育,此前大家都是能生多少生多少的。我姑姑,一个善良的老农民,一生生过五男五女,只活下来三个女儿,其中还有一个是呆傻。按说姑姑的遗传不该这么差,她的一个女儿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村里那年出生的孩子有七八个是呆傻的,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年村里搞土改,全村人围一圈开地主富农的批斗会,批斗完直接用锄头一下把脑袋劈碎。那些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妇女哪见过这阵仗,没把孩子生成怪物只生下呆傻人就算不错了。有点走题了,言归正传,那年干部下来宣传计划生育,我亲耳听村里一位外号“大洋马”说话大大咧咧的老婆子在街上嚷嚷:这共产党管天管地咋还管起老婆们(村里妇女说起自己爱用这个词)生娃了!听她的语气就像有人在管别人拉屎放屁一样荒唐可笑。
一旦取消计划生育,就像是撤消了禁赛令,家家户户又都上了赛道,看谁跑得快,生得多。当然正如作者所说,好多人都做了绝育手术,不见得个个都去做输卵管复通术,即使做,成功的比例也不高,但是农村还有大量没做绝育的人呀,这个反弹不是作者说的“谈何容易”而是一下给你弹出几个亿(时间长一点就能做到)。这个反弹的力道有多大不用找其他数据来推算,就看广东大款肯为超生出多少罚款就够了,据说现在已经有愿意出几十万上百万的了。
再次,我觉得文章作者在一个基本思路上错了。他说,在16世纪英国人口不到法国四分之一,现在英国人后裔超过2亿,就“主导世界政治格局超过两个世纪”;500年前苏联地区只有600万人,现在有近3亿才成了超级大国。总之,就是人多才能成超级大国,才能主导世界。这就奠定了这篇文章立论的基础:中国的人口如果不继续增长,如果不能达到更替水平,如果有一天下降,中国就当不了超级大国,中国就衰落了,所以计划生育很危险,应当鼓励中国人拼命生,至少要保持更替水平,如果能在世界人口中占到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人家就不能小看咱们,咱们就能成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了。
我跟他的思路有点不同:我觉得为了当超级大国的同样目标,也许我们将人口控制在3亿或者最多不超过4亿就行了,因为苏联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人口都没超过3亿。印度人口有10亿了吧(我记不清)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也没成超级大国。超级大国不仅靠人口,还要靠科学技术的掌握,靠制度的先进。我们如果按照中国的资源状况定一个人口4亿的目标,那么计划生育就不是危险的使中国衰落的政策,就不必叫停,也不必鼓励生育。
也许你还想看:
为什么不应选择自杀?
我的女性观
大家为什么对“处女率”如此津津乐道
是否应当保持童贞?
性不再是奢侈品
“万恶淫为首”与性权利
性的七种意义
性学三人
性规范在现代的变化
爱为什么最养生
我给《风筝》打60分
躲进象牙塔
从哲学的意义上,人应当过一种无目的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选择
何谓参透
人怎样才能活得通透
生命的享用
远离虚荣,过本真的生活
人生三境界
简论羡慕嫉妒恨
人至无求品自高
虽万千人吾往矣
谁可以成为精神立法者
我为什么不害怕?
他是我的良心,我是他的良心
刻意选择孤独
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
独自一人面壁修行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插图设计:胡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