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谦钟素 · 主播 | 童颜
还记得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吗?对于秦始皇估计那真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目标。
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他做的事前所未有,他建立的制度将延续下去,他的事业如果成功,将永远消灭战争,实现世界和平。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秦始皇的想法应该是:天下战乱不休罪魁祸首就是封建制,王太多,争权夺地,人民无法安居乐业。
既然君主不可少,与其一群人当王,不如一人当王,打赢了各个势力,全天下就归一了,也就没有战争了。
这就是秦始皇的主义,秦主义。
帝国的皇帝被规定为皇天上帝的嫡长子,拥有普天之下最高和唯一的统治权,包括决策权、审批权、立法权、监督权和裁判权,简直就是集天下权力于一身,不折不扣的中央集权。
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人们最早是依靠武力来分配资源和分配财富的。
可是随着社会发展,野蛮的武力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后来便有一部分人选择用资金的多少来支配资源,建立起了“财力社会”,资本主义便是其典型。
另一部分人主张根据权力的大小,来决定相互的关系和各自的配额,建立起“权力社会”,中华帝国是其典型。
中华帝国的前身是中华邦国。
早在周朝时,周天子还没有能力建立起统一的华夏帝国,只好分封诸侯,分出自己的权力,赎买诸侯们的武力。
当时的邦国制是政治妥协和政治交易的结果。随着原本的流寇转为坐寇,封为王侯,将武力转化为权力,武力社会必然过渡到权力社会。
当某一个集团的武力大到天下无敌的时候,社会和国家的性质就会发生质变,邦国也必然会转变为帝国。
那既然帝国是中华邦国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为何秦二世而亡?
一个新生政权如果迅速灭亡,多半只有三种原因:要么是制度有问题,要么是政治有问题,要么是制度和政治都有问题。
柳宗元认为,秦的灭亡是政治有问题。周亡在制度,政治没问题。秦亡在政治,制度没问题。
事实上,大秦帝国建立之初,统治者意气风发,人们也欢欣鼓舞。大家期待着新的制度能让人远离战乱纷争,生活变得和平安逸。
结果却是大失所望,秦始皇没有带来人们想要的生活,他施加于人民的是暴利,是血腥,秦政是苛政。
那秦为什么会行苛政?原因应该就是,秦的天性。
靠着强弓劲弩和铁马金戈得天下的秦,崇尚武力,信仰强权,对于如何统治和治理新国家一无所知,只好照搬王国时代的成功经验。
而他们没意识到:得天下靠武力,治天下靠权力。靠暴力治天下,只会是死路一条。换言之,他们没有学会正确和娴熟地使用权力。
那秦国的制度就没有问题吗?也有。
秦帝国的大厦由两根支柱支撑:中央集权和官员代理。要集权于中央,就必须消灭世袭的领主和封建的邦国,将空出的领土设为郡县由官员管理,而官员只是皇权的代理人,因此至高权力仍在皇帝那里。
也就是说,两根支柱只是一根。独木难支,帝国大厦终会轰然倒塌。
因此易中天老师认为,秦亡既在政治,也在制度。
要想补救,政治上要把苛政变成仁政,至少看起来像仁政;制度上,则需要在中央集权和官员代理之外再立一根支柱。
只有这样,帝国才真能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毕其功于一役的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当然这是后话。
刘邦接手了秦始皇的所有遗产,包括他开拓的疆域,他开创的制度,他开辟的道路,以及背后的思想。
他不断完成秦始皇未完成的事业,完善秦主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半封建的郡国制被废除,汉帝国全面实行郡县制,从此一百多年天下太平。
经历短期内战,又实现了二百年的国内和平。
刘邦及后来人一直沿着始皇帝的帝国之路向前走了下去,一走就是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始皇帝的帝国梦想延续千年!
▼
国学共读 | 蛮夷子弟奋然崛起一统天下
国学共读 | 追梦人陈胜吴广惨淡谢场
国学共读 | 高富帅楚霸王豪气冲天
国学共读 | 街痞沛公终成大业
国学共读 | 无情高祖难以善终
谦钟素,喜欢听故事,喜欢编故事的白羊座中年少女,文字里透漏着属于工科生特有的理智和细腻的逻辑,时而温顺,时而热情,在读书写字中自我疗愈,努力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童颜,有书签约主播,原电视主播。童颜鹤发,我一直都在。公众号:童你听(ID:urwarm219),个人微信号:urwarm666。喜马拉雅:童颜格格,新浪微博:童童夜话。
# 优选福利 #
¥3.9元 抢有书早安日历
用心对待你的每一餐
3月9~3月15日
每天6点&10点&14点&20点
每个时段限量200份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关注 有书优选
回复 “888” 立即秒
点击“阅读原文”,扫码回复888,¥3.9抢有书早安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