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抓假虎威”及其他
日期:2015-03-11 作者:二马 来源:二马投稿 阅读:
  晚上一家人逗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玩,孩子唱幼儿园里学的儿歌《过新年》,里面一句“咚咚咚咚锵”,孩子将“锵”字读成“jiàng”,我给他纠正说读“qiàng”,谁知孩子不依不饶坚持老师这样教的,就读“jiàng”,我无奈,只好由着他。

  无独有偶,我想起八年前我侄子上幼儿园,一次在家里给大家讲故事,题目叫“抓假虎威”,我们一听一头雾水,什么“抓假虎威”呀,待他讲述完了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狐假虎威”,我们小时候在小学学过这篇寓言故事的。但孩子怎么说成“抓假虎威”了呢?一问才知道是老师照着课本教的。“狐假虎威”应该是上过小学的都知道的成语呀。找来孩子的课本一看,原来课本上赫然印着“抓假虎威”的醒目题目。那几年幼儿园课本质量低劣,难免出错,但作为一个县城幼儿园的老师,该不至于连“狐假虎威”也不知道吧?不光幼儿园的老师如此,一次和几位小聚,席间一位电话铃响,他当众接了电话,众人顿时默不作声,原来是这位仁兄上小学的儿子做英语作业,题目中一个“筷子”的英文单词不知道,情急之下向他教初中英语的老爸打电话请教。谁知这位回答说等自己回去再说,电话那头不肯,这头支吾了半天,面红耳赤,最终让儿子去查英汉字典便匆匆挂了电话。

 “抓假虎威”及其他



  生活中此等例子不胜枚举。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前不久读到一篇回忆文革后高中老师的文章,作者笔下的数位老师,来自不同省份,他们文明尔雅,意气风发,身怀绝技,各有所长,多才多艺魅力十足。作者深情地写道,听这些老师的课以及和这些老师生活交往是一种享受。老师们身教言传,学子们耳濡目染,自然是受益匪浅。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是神往,真有福气,能遇到这样一帮好老师。可是我读了十多年的书,还从没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好老师。今天的中小学校的不少教师,充其量顶多也就仅仅是个教书匠而已,腹中空空、缺少才艺、毫无魅力者如过江之卿。虽然现在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学历逐年攀升,本科学历几乎普及,可是这个学历是怎么来的,含金量有多少,你懂的。倘若查一查他们的第一学历,可谓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杂牌学历不在少数。我走访过一些城乡中小学,令我惊讶的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们,却不读书,不充电,不发展专业,不钻研业务。一有闲暇,不是玩电脑看电视剧就是闲聊。我接触过不少参加“国培”的老师,电脑上的课程视频放成小屏播放着,自己却饶有兴趣地聊着天、玩着游戏、看着电视剧。这几年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整体下滑。我见过一些连高中也考不上的人,不知道后来上了什么学校,反正最终招录到教师队伍中来了。因此,闹出“抓假虎威”这样的笑话也就在所难免更有甚者,教师队伍被不断地放血。每学期转行跳槽、跑步进城的教师怀揣调动便函悄悄地走了,其他教师看在眼里,纠结在心里。原本心里就很不平衡,同为公职人员,人家怎样上班、怎样的福利待遇,那是明明白白的事情。现实一再刺痛他们,伤害他们,读书钻研有何益,努力工作有何用。本来就职业懈怠,现在更是混日子了。学高为师,学不高也照样可以为人师、拿薪水。(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孔老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者,应该处处为学生作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可是现实却常常让人尴尬。我所见到的中小学校老师,言教过度而身教乏术。有的学校,从早到晚,学校主要领导、包级领导、值周员、班主任都要喋喋不休地给学生训一通话。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自己却不肯读书;要求学生随时捡拾地上的纸屑之类,教师自己却从不肯弯腰捡拾;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自己却对学生语言粗俗。如今靠训斥和辱骂为主要教育手段的教师不在少数,农村地区尤甚。有的学校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对学生训话动不动就是“坏种““瞎渣”“猪狗”之类的侮辱性词语。有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所谓名师在一次示范课上竟然张口骂学生“你舅家爷×的你歪坏种”,实在不堪入耳。受大环境影响,不少教师身在三尺讲台,心在红尘世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不了别的财,但向学生家长索要礼物、暗箱操作让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吃点回扣的事情,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城镇学校尤为厉害。我一亲戚,把孩子折腾到一个地级市的重点小学读一年级。半学期下来,孩子回家老是垂头丧气,家长动辄接到老师训斥孩子的电话。询问孩子,才知道班里每每调换座位,他总是被钉在后排的墙角,从来没有变过。而且老师动辄训斥他。问问别的家长,人家都说这是全市名校,你潜规则了吗?亲戚恍然大悟,立马大大方方地潜规则了一下。此举果然见效,孩子的座位被换到前排了,老师对孩子更是表扬鼓励,关照有加。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何等的聪明,只要老师拿一本教辅资料在教室里晃上一晃,不用说话,学生回家告诉家长,立马就跑到书店里买回来。而且这本资料有且只有一个书店里有售,那叫内外合作,封闭发行。这样子操作,不显山不露水,和老师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完全是学生自愿购买的。绝不会笨到像依兰县的高中教师冯超群那样明目张胆、公开索要。甚至有教师课堂上不甚用心,私下去补习学校兼职或自办补习班,孩子们一溜风地跑去报名补习。凡此种种,无不侵蚀着孩子的身心。

  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为人师者,学也不高,身也不正,遑论教书育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抓假虎威”及其他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