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啼笑姻缘
日期:2022-04-09 08:13:39 作者:高庆东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10月首次播放《乡村爱情》第一部之后,黑龙江电视台也相继播放,创下收视率新高。热播的原因,是该剧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更加贴近当代农村的现实生活。

  首先,在内容上多角度地展示了当代农村青年人、中年人爱情、婚姻的生活画卷。当代农村年轻人的爱情阳光灿烂,谢永强、王小蒙、香秀、李大国、刘一水、谢小梅、赵玉田、刘英等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火热的情怀和敢恋敢爱的性格,但在父母传统观念的制约下,发生了许多爱情纠葛和婚姻波折,从而产生可乐的喜剧效果。当代农村中年人的爱情还在传统观念与新意识之间徘徊。村长长贵与谢大脚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甜酸苦辣和惊险刺激,既想追求新时代的爱情,又迈不出传统观念的羁绊,加之李褔、刘能、王云、王大拿等人物的加盟以及工作与情感的取舍,使矛盾冲突令人啼笑皆非,喜剧效果呼之欲出。皮校长与女教师严冬冬的情感故事,使人们意识到城市里的男女情缘已经延伸到了农村。

啼笑姻缘

  其次,在创作上深深地扎根于当代农村正在变革着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里。崭新的爱情观念已在青年人的心里扎根。活跃在剧中的新一代年轻人,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门第观念和地位身分观念,家族条件和从事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爱情考虑的因素;他们的爱情观,就是追求相互间的感情与感觉,尽而达到相知与相爱,其它一切物质条件不再是爱情的附属物。新型的婚姻关系以爱情为基础。剧中年轻人在对待婚姻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爱情,有没有感情,是否两厢情愿;父母已经无法左右子女的婚姻,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没有爱情的婚姻已经不再成立,正在退出婚姻的殿堂。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是喜剧结局的必然结果。剧中反映出的农村生活观念、就业观念、生产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城乡之间的联系正在密切,差距正在缩小,展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剧中年轻人所从事的事业也发生了新变化,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面向黄土背朝天,而是开发农村多种经营。王小蒙不断扩大的豆腐事业,刘一水规模化的养殖厂,赵玉田的棚式花卉,谢永强的开发荒山种植果树等,揭示着新农村的新一代年轻人正在耕耘着希望的田野。

  第三,在风格上一改《刘老根》、《马大帅》原有的“赵派”喜剧特色。《乡村爱情》剧中的人物多为在《刘老根》、《马大帅》中为观众所熟悉的演员。但在这部剧中赵本山、范伟应该视为友情出演,他们甘当配角,愿做人梯,推出新人,同样值得观众关注,戏虽不多,同样好看,这也是这部剧与前两部剧风格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前两部剧主要是靠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表现喜剧效果,即赵本山、范伟两个人的主演,喜剧效果比较单一;这部剧主要是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主题,使之喜剧效果多样化,丰富而鲜活。前者主要以“闹”的形式达到喜剧效果的目的,后者主要是以“情”为线索展开故事,在故事情节与人物碰撞中产生喜剧效果。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说,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说前者给人的感觉是远远地高于生活,而后者则恰到好处地高于生活,也就是更加贴近了实现生活,使人们不仅仅是在看“热闹”,同时也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啼笑姻缘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