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公共关系学院的操场上,两千多名师生整装肃立,静静以待。
十多分钟后,一个年仅八岁的重症小女孩被抱进操场来“天安门”“看”升国旗。
一会儿,当着装整齐,英俊威武的解放军仪仗队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迈着矫健有力的正步步入旗台时,听着唰唰唰的脚步声,小女孩满脸严肃。
当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起时,小女孩俊秀的脸庞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慢慢地,她举起了右手向“天安门国旗”敬礼……
刹时,在场的两千多人都哭了,但没有谁敢哭出声,只怕任何一点疏漏,都被这个小女孩识破。
因为这个“天安门升旗仪式”是假的,它不过只是一次模拟“天安门升旗”的表演而已!
但几百人几千人却都在全心全意地表演着,因为大家的心里都在流淌着一支歌。
这支歌不只是《义勇军进行曲》,更是一首爱之歌!
就是这支爱之歌,让许多人泪撒长春,以致震撼长春,感动全国……
这个小女孩名叫朱欣月,患了难以治愈的脑部肌瘤。由于疾病压迫视神经,她已双目失明。
但在校做过护旗手的她,幼小的心灵里却一直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这成了她弥留人世的最大心愿。
吉林某报的记者陶彬得知此事后,感动于小欣月纯美朴素的愿望。
她一方面通过媒体为小欣月筹集医疗费用,一方面与众多好心人热心人一起筹划着一场模拟“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因为病情严重的小欣月已经经受不起长途颠簸,不能去北京了。
经过多方奔走,大家最后选定在沈阳某军区实施一场“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模拟表演。
于是,一场由众多热心人士合作表演的“去北京,看升旗”的爱心之旅开始了……
可以说,这场爱心之旅是异常艰辛残酷的。因为大家的心里莫不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
那就是大家在合力编织一个硕大的谎言,欺骗着一个双目失明的年仅8岁的有着美好愿望的小女孩!
可是,不编织这个谎言,以小欣月羸弱之病躯,如何承受得起长途跋涉的艰辛?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唯一办法啊!
参与者们内心交织着痛苦的思想和感情斗争。
最后,大家终于决定,即便是千人说谎,也要帮助小欣月完成这个简单而崇高的心愿!
于是,豪华舒适的旅游大巴车请来了;
各行各业的叫喊声录下来了;
众多“南腔北调”的志愿者们自发地来了;
“北京”的导游来了;
救护车、出租车们自愿地组成车队护卫小欣月;
一切就绪,一支多达百人的爱心之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大家各司其职,扮演收费站人员的、加油站员工的、鸣笛超车的、打探问路的,所有去北京途中要经过的一切无不被演绎得惟妙惟肖。
车厢内更是“各地人”以各种方言大谈北京的一切……
这样做,只是为了给小欣月造成心理和距离上的真实感。
因为小欣月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听力犹在,不能有任何失误让她怀疑“去北京”的真实性。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心都绷得紧紧的,每个人都在全身心地投入着,表演着。
虽然大家的心情是沉重的,微笑是含泪的,但心意却是真诚善良的。
虽然许多人是第一次当“演员”,但善意的谎言迸发出了令人惊奇的演技。
“去北京,看升旗”的旅程被模拟得活灵活现……
可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向沈阳某军区的模拟地进发的过程中,车到长春时,几个小时的路途已使小欣月疲惫不堪,她的病情出现了反复。
医生说不能再向前行进了,必须就地模拟表演,以防小欣月病情恶化留下遗憾。
于是,陶彬记者紧急求助于几公里外的长春公共关系学院校长段文杰先生,请求实施模拟表演“天安门升旗仪式”。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段校长豪情满怀爽口答应。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去天安门,看升国旗,这个常人再简单不过的行为,却成了一个身患绝症的8岁女孩的最大心愿。
因为她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的天安门升旗仪式留给她的印象,太深刻太美好了!
整齐统一的着装,矫健有力的步伐,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威武英勇的解放军,雄壮嘹亮的国歌声……
一切的一切无不令她小小年纪充满向往。
现在,她实现了心愿。
虽然病魔肆虐使她双眼看不见了,但她用心“看”到了,用耳听到了。
我想,小欣月可以无憾了,但留给我们大家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和遗憾……
我们祝福并盼望着小欣月快点好起来,因为她的身上系着千万人的爱心。
小欣月,坚强点,快点好起来吧!我们更爱健康美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