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幼儿园大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初探
日期:2022-01-30 19:37:2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

幼儿园大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初探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需要传承、发扬的人文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巨大的教育价值。

  传统节日以每年一循环的形式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生相连,节日的环境、气氛、成人的庆祝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可让幼儿直接体验、感受的。课程意图通过发挥传统节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及传递的思想文化;另通过有意环境与无意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去发现、去了解、去认知、去感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我们的园本课程是以月主题的形式开展,通过集体、小组、个别等组织形式,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增强孩子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很好地对幼儿进行节日启蒙教育,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

  大班的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清晰、完整、有层次,我们通过活动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以提升。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老师在组织活动时要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参与;另,为幼儿的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在“说”中不断的发展能力。

  资源分析:

  1.《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以故事为主线,具体形象的的形式向幼儿展示传说故事,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辐射来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每一个节日,都附一组中华民俗知识点,富有知识性、教育学和启蒙性。

  2.亲子实践活动:利用每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有亲子实践活动,就是让幼儿把调查、发现的习俗及做法等内容进行绘画表现,然后再把画的内容讲给家长听,家长文字记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幼儿体验文字的作用。

  3.语言教育活动:通过谈话、讲述、文学作品等类型的语言活动,让幼儿用清晰、有条理的说、交流,说出自己对节日的认识、感受,了解同伴对节日的看法、感受,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节日。

  4.家长、社区:让家长带孩子走进大街小巷,看看、说说传统节日主题背景下周围环境的变化。

  课程目标:

  1.利用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线索说出故事情节,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2.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在节日中的见闻。

  3.喜欢发现传统节日中的趣闻,大胆讲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用绘画、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故事内容。

  在讲述、谈话、文学作品、早期阅读等不同类型语言活动中,使幼儿说、听、看、阅读与交流能力得以提高,发展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将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容与幼儿的发展目标有机的融合,让幼儿认知和了解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既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又能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幼儿园大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初探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