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链》是一本由常书欣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7.00元,页数:8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金链》读后感(一):这次的警痞,是个妹子。
《黄金链》,用时一周,还是很喜欢常书欣的书。
初识常书欣,就是电视剧《余罪》。后来,又读了《反骗案中案》、《斗贼》,更喜欢了。
有人说,常书欣翻来覆去就那一套,一个带有痞气但非常厉害的警察,一个搞笑担当,加一个电脑高手,组成铁三角,然后当卧底、抓贼。看了几部下来,嗯,挺有道理的。
《黄金链》,刚看到这名字,还以为是指首饰的那种黄金链。其实不是,黄金链这名字非常贴切,这部小说经济侦查为主,与经济、金融相关,主要是民间的各种借贷。欠债不还的老赖、强借强要的高利贷、高借出后只收利息不收本金的借贷公司、诱骗小女孩的美丽贷等等,在借贷这一行业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互相影响,成为一条影响民生的黄金链。
借贷纠纷的存在,使得民间的经济逐渐陷入危机,有关部门自然要开始介入调查。与这行业相关的部门是经侦局,故事自然以经侦局为警察背景,但是不管怎么查,钻法律空子的大有人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熟悉常书欣的人都知道,他又要安排卧底了。没错,又挑一个带有痞气的警察,但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是个女生,而且是在社会摸爬滚打五年的警察。女生要混入一帮坏人中去,当卧底,这是非常冒险的写法。常书欣想让故事进行下去,势必要保证女主与流氓、奸商甚至是罪犯打交道时,保住自身清白,同时还要接近对方团伙的核心。另外,也不能将警方和罪犯都塑造成低智商,否则就失去了这书本身的意义。世界上,每一个还在犯罪的罪犯的手段,都是非常高明,低智商、无胆量的,都无法实施这种令警察难以下手破案的犯罪。
即便这书的写作难度非常大,但本书的水平一如既往,可见常书欣的功力。女主的每次行事,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如同走钢丝一般,令读者心情紧张,不敢想象失败后的下场。同时,女主的奇招,面对犯罪分子时是阳谋,却又让警方的人捉摸不透,同时还要让读者意想不到,比起令人心潮澎湃的《余罪》,《黄金链》更多的是意外性和反转。
破案之余,常书欣免不了会写一些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思考。正如余罪在犯罪分子中所面临的那种挣扎,常年考不上公务员又频频倒霉失业的金鱼,面对着靠收债讨债而日进斗金,不免产生了一些茫然,面对着自己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的两个家庭,难过失落,面对那些因各种各样原因而陷入经济危机的人群,多了一些思考。
都说老常最能写人间的烟火气,依我看,老常最能写的,是人心深处,那些柔软,那些欲望,那些欲望与道德冲突的挣扎。《黄金链》是《余罪》的姊妹篇,不只是因为主角,同时也是因为故事。
《黄金链》读后感(二):这个女孩不一般
在大学的时候,办银行卡时,业务员“帮”我办了一个信用卡,虽然我没有激活使用,但是在那以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会有各种小额贷给我打电话问是否需要资金。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的很多信息都是透明的。在这个促销一个接着一个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提前消费。于是一大批正规或不正规,个人或者企业的借贷组织在世面上出现。 我记得很清楚在我高中的时候,几天之间,小镇上几乎所有商铺都贴了扫黑除恶,和网贷的警示标语,海报横幅,学校还为此开了一个全校大会,警示我们“学生就要做学生该做的,物质生活要考自己的努力”等等…… 本书讲诉的是一个曾就读于警校,参加公考五年没有考上,在社会摸爬滚打,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女孩子金虞,参与协警考察,成为一名特情,在执行任务期间,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不怕死的虎劲,混成收账的头子,最终打入不法组织内部的故事。 其他的小说写卧底,都是从底层一点点打入内部,历程艰难丛丛,委屈,坎坷,受伤数不胜数。而本书的女主可算是从头“刚”到尾,做事果敢,有仇必报,她好像本该属于不法组织的成员,毫无违和感,挨打一定会还回去,出口成脏一天不重样的骂人,正像她曾经的老板兼好友所说的“天生就是吃市井饭的”。 尼采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个古灵精怪的少女能否保持本心呢?阅读过程中我无数次的觉得她会因为钱而叛变,因为她是一个口袋里最多就几千块钱余粮的人,而她所处的组织,每天都有大量的金钱收入。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到最后发现的96亿,她可以收入口袋,反正那些钱都是没有主的,可是她没有,相比这些大钱,每次去领自己做特情所得的工资时,她好像更激动,更兴奋。甚至于当她穿上那一身警服的时候,会照着镜子自言自语的絮叨着。 都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金虞的父母离异并且都重新组成了新的家庭,金虞小时候,被父母叫去帮忙看生意,这个生意就是杀猪。而长大了的她因为大学毕业一直没有正经工作,被父母嫌弃,不受待见,都怕她回家把弟弟妹妹带坏,以至于过年回家探望亲人的她被拦在门外。她一直是渴望着有亲人关心她的,平时不施粉黛,不在乎穿着的她,会在回家的时候化个淡妆,穿上一身淑女一些的衣服。 这本书刚开始看时,就被这个彪悍女子的江湖气给迷住了,跟着金虞的步伐一步步走进这个经济案中,没有什么需要推理的过程,只是很多经济学词汇有点费脑子,看到最后时,有点疑惑,云里雾里,模模糊糊描述的那个人是谁呢?我想了很多人,没想到是“燕卓尔”,他的两个反转,为这本书更填精彩。 这套书,我用了三天就看完了,没日没夜的看,每天都凌晨三四点才会睡。可是看完了,打开豆瓣想把这套让我颈椎抗议的书留下一个记录的时候,又不知道怎么写了,写多了怕剧透,写少了又怕别人不看不到他的精彩。
《黄金链》读后感(三):一个女痞子的彪悍追梦路
近些年,消费主义大肆横行,什么每个女人都至少有一只口红啊,什么每个女人都必须有一条小黑裙啊,男友爱你就带你吃哈根达斯啊等等,广告做得好,大家张口就来,甚至很多人都将这些广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自己的消费信念,其实,说到底,这也只不过是商家想要掏你兜里的钱罢了。
而借此契机,大批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一窝蜂地冒了出来,前几年,小额放贷,其实就是高利贷公司多如牛毛,什么学生贷,美女贷,裸贷,还有各种P2P,打着为你解决困难的名义,想法让你一贫如洗,到今天为止,五千多家p2p已经都消失了,而其中有无数人的钱随之消失。
《黄金链》就是以此为背景,写得是经侦局为了破获这些扰乱民生的贷款案件,不得不寻找线人,而食不果腹,考了几年都没考上警察编制的警校毕业生金虞就进入了经侦局的视线,金虞出生于村霸家庭,解决问题从来不按常理,倒是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金虞以追账起家,迅速成为了片内有名的女疯子,也进入了洗钱黑暗组秘书燕卓尔的视线,就这样,金虞以女特情的身份开始打入敌人内部。只不过,线人不是那么好当的,警察梦也不是那么好追的,金虞被打过,骂过,还被沉过海,九死一生,才最终取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进入核心团队,帮助警察打掉犯罪团伙。
本书作者常书欣,现象级网剧《余罪》原著作者,本书被称为《余罪》姊妹篇,我觉着两书风格差距还是蛮大的,有蹭热度嫌疑。不过这本也很精彩,各有千秋。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算不上推理,只能算是经济犯罪题材,直到看到最后,燕卓尔的身份被揭露,再到最后的结局,我觉得这个反转再反转很漂亮,虽然有些套路,但是燕卓尔这个人设我觉得非常地精彩,不管是作为盟友还是敌人,最起码没把读者当傻子。
而金虞和顾非的爱情线也是很有意思,这本书的感情线有些直男,没那么多婆婆妈妈,而且更多地是金虞调戏顾非,作者为金虞安排了顾非这么一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也算是够疼金虞的,要知道,金虞虽然天不怕地不怕,但由于原生家庭的关系内心其实很缺爱,更渴望温暖,顾非呢,那就是天之骄子,家庭好,自己好,除了比较直,正好能弥补金虞所缺失的爱。
从推理方面来说,其实这本书没有太多需要读者去费脑的,不像杀人案件之类的寻找真凶,我们只需要跟着金虞的脚步去阅读就可以了,跟金虞学点市井相处之道,学点迂回战术,这种能力还真不是人人就有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更是需要学习和人打交道的能力,特别是处理难题的能力。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愿我们都走在成佛的路上。
《黄金链》读后感(四):奇葩朵朵开——常书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黄金链》的封面赫然印着——《余罪》姊妹篇——因为《余罪》的知名度高,是作者常书欣的代表作。但是,对于正在阅读常书欣另一部小说的我来说,觉得《黄金链》更像是《反骗案中案》的姊妹篇。《黄金链》主人公金虞更像是女版斗十方(《反骗案中案》的男主角)。
斗十方是常书欣成功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因为从小跟随父亲跑江湖,熟悉市井生活,深谙江湖骗术,自称“风马燕雀谁打头,金评彩挂我为首”。这么一个在特殊环境长大的孩子,一身江湖气的青年,被新成立的反诈骗中心主任俞骏相中了,从辅警岗位上抽调过来,执行特殊任务,屡建奇功。
金虞是《黄金链》的女主人公,同斗十方一样,天赋异禀,“她忽悠人的本事一套一套的,硬是把积压了半年的固态硬盘给卖了出去,外带两个不怎么清晰的显示屏。就连刷过的手机,都能当成新的给卖出去。她还打遍天下无敌手,以前有人老站在门口抢胖子的生意,每次都是金虞把厕所的拖把拿出来,硬把蛮横的邻居赶走了”,所以,金虞以前的老板胖子说她“天生就是吃市井饭的”。这么一个混迹于市井底层的姑娘,原来就读于警校侦查学专业,梦想就是带上警帽。故事中,也有一个新建制不久的单位——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池清源也是刚刚获得了一个胡萝卜,作为接受新任务的特殊激励,那就是“可以通过非常规渠道从全省范围内”抽调业务骨干,当然也包括征召像金虞这样的特殊苗子。这和斗十方入队十分类似。
其实,任何一部侦察小说,都离不开一支精干的团队。它或者是为了应对疑难积案的专案组(类似《侯大力刑侦笔记》(小桥老树作品)的故事),或者是为了应对犯罪形式升级而成立的反诈骗中心(类似《反骗案中案》的故事),或者是像《黄金链》的故事打击专项领域犯罪的经济侦查局。作者们,为了讲好故事,总是会在这些特定的团队中,塑造一个个性格不同、本领各异的成员。
过去的评书表演也使用类似的艺术手法。像《白眉大侠》,单田芳既塑造了长相清奇,武艺超群的徐良,同时也会塑造对情节发展起到串联作用的书胆式人物——细脖大头鬼房书安。每一次攻城拔寨,都有各路英雄帮衬,形成一个个群像,而且反面人物也都有生动刻画。
可以说,常书欣深谙此道。《黄金链》的小群像,也是让人过目难忘——奇葩朵朵开。用书中的话说:“这个季节开的最好的肯定不是雪花,而是散落四方的奇葩。”因为奇葩,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读来饶有兴趣。
主要人物蒙冤,被误会,往往是各类故事都有的桥段。常书欣也熟知这一“套路”。在他的作品中,也会为人物设置这样的考验环节。
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而且,这种情愫往往发生在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之间,比如作者在《反骗案中案》中,让斗十方喜欢上了美丽端庄的女上司向小园,他又在《黄金链》里,为金虞和顾非牵了一条红线。
黄金链|常书欣作品
常书欣是一个刻画人物的高手,尤其善于刻画各种奇葩,语言诙谐幽默,故事生动,节奏连贯,情节离奇,常常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黄金链》,一个“女痞子”特情队员的故事,值得一读。
《黄金链》读后感(五):这条“金鱼”还真嚣张,资本大佬和警中英豪都拿她无计可施
常书欣的《余罪》中塑造了一个有点小聪明的痞警余罪形象,当同名网剧《余罪》播出后,在张一山的演技加持下,余罪这个一脸坏笑同时又心怀正义的小警察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本书《黄金链》是常书欣的新作,被称为《余罪》的姊妹篇,当读过本书之后才发现,当真是一个女版的余罪在另一个警种发生的有趣故事。既然本书被称为余罪的姊妹篇,那么便与《余罪》进行比较一下,看一下这个有趣的“小金鱼”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游走的。
本书的主人公名为金虞,谐音金鱼,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近三十的女子,屡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均以失利告终。金虞的父母是市场中商户,年幼在父母的熏陶下练就了一副小市民独有的处世之道,依靠自己的厚脸皮和小计谋,在“讨债”行业中混的风生水起。金虞的特殊“才能”被经侦局局长池清源看中,随即选中成为一名特情人员,潜伏到敌人内部去解决困扰经侦局的民间资本借贷案。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剧情就是《余罪》的翻拍重刻,只不过从禁毒局改为了经侦局,主人公都是作为特情人员潜入敌方内部,成功的破解这些悬案。几个配角往往都是勇猛无脑的急先锋、擅长电脑的智多星、才貌双全的天才少年(少女)这种色彩单调的角色。但是这些人组合在一起,故事便开始精彩起来,原因便在于作者的取材。
本书名为黄金链,实际上与黄金并无瓜葛,而是以民间借贷这条罪恶的金钱链为题材,使用这种题材不仅贴合社会现实,还能够反映出警方对于打压这种违法行为的决心。正如同《余罪》中通过毒品交易的凶险体现出了缉毒警察的伟大,本书通过主人公等人九死一生的付出,也让我们明白了民间借贷这种违法行为的巨大危害。目前我国不仅对长期拒不偿还的借贷人列入了失信名单,还加大了对非法借贷、高利贷、诱导贷款等危害巨大的贷款的打击力度。
和平年代的警务人员同样面临着种种的危险,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当今的稳定的社会局面。金虞作为一名优秀的特情人员,以女子之身潜入敌人内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总是能够巧妙的化解危机,获取有效的犯罪证据,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常书欣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同于传统警察形象,他们拥有着小市民的情怀,却怀揣着每一位警务人员拥有的正义之心。这种接地气的警察形象,很容易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同时也更容易接受主人公那层出不穷的“骚操作”。或许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痞警”不会成为主角,但是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警察队伍多了一丝人间烟火,多了几分世故圆滑。同时,金虞和顾非得爱情故事也十分讨喜,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这种爱情更加难得可贵,同时也缓解了紧张激烈的剧情。
小小金鱼,勇闯虎穴,破除迷雾,惩恶扬善。这样的小警察,你爱了吗?
《黄金链》读后感(六):这个女警有点痞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 引自 罗曼罗兰《名人传》
2016年,随着超级网剧《余罪》的爆红,其原著小说作者常书欣身价亦随之暴涨,这个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豪迈仗义,甚至夹杂着匪痞之气的北方汉子从此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对于很多《余罪》的粉丝来说,书中关于监狱、关于犯罪、关于警匪之间博弈的情节是让TA们为之痴迷的原因。时隔数年,新近出版的其姊妹篇《黄金链》的小说架构则依然固定在警匪刑侦题材上,人物设定上也有着相似之处。
《黄金链》以一个曾就读于警校侦查学专业,能力超强,亦正亦邪的“女痞子”特情队员与民间资本借贷大佬之间种种游刃有余的博弈入手,全景再现女版《余罪》的卧底生活实录。其背景聚焦在一个特殊乃至畸形的阴暗领域,而作为故事的女主人公,金虞的人物设定也是典型的、极致的。换个角度来讲,从人物性格和经历来说,常书欣让金虞打破了一些常规的尺度,因此才可能以一种颠覆性的方式去与虎谋皮、消灭罪恶。从这个维度看,我们似乎很难在生活中找到能够具体对应的原型。
你身边有没有毕业多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只得在底层市井摸爬滚打的青年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金虞毕业五年,换了无数临时工作,身上钱最多时不超过千元,沦落到与三人合租,依然不忘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室友学习公考课,以期将来考一个旱涝保收的公务员,摆脱这噩梦般的“讨债”生活。尽管对她这个28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而言,讨债所得的抽成是她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唯一的过人之处。但金虞内心渴望的生活却是与讨债背道而驰的。
乍看之下,金虞的人设似乎并不讨喜。她忽悠人的本事一套一套的,以前的老板胖子对她的评价是:天生就是吃市井饭的。她是个为了讨债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为了生活所迫,连几千块的业务都不会拒绝。她会为了一笔不足四千块的债务,伙同室友化装成快递员与外卖员,潜入多次上了法院征信黑名单的女老赖居住的小区,将她女儿内衣店的电话印在招piao广告页上,拿着大喇叭恨不得全小区人尽皆知。最绝的是,当兼职经侦局经济顾问的顾非带人来到时,面对的却是字体渐渐消失的白纸一张,顾非的心理建设瞬间就凌乱了。
及后,金虞应聘到了“xing冷淡女妖精”郭衡芜的广告传媒公司,与另外两人一道,硬生生战胜了腰粗如水桶的彪悍眼镜店老板娘罗圈,从老板陈大东手里讨回了30万的广告费。接下来又马不停蹄地在郭衡芜为其做过广告策划却一直拖欠尾款不还的一家网红火锅店,耍了点不入流的小手段便轻松拿到了10万尾款。两次讨债的成功,使金虞得到了女强人郭衡芜的赏识,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这个白手起家、30出头便在市里牢牢站稳脚跟的女老板甚至对一身痞气的金虞产生了一丝惺惺相惜的意味,并暗自庆幸自己当初从未与她为敌。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经侦局招聘协警,市经侦局局长池清源为了积压如山的民间资本借贷案正头疼不已,恰巧金虞来应聘协警。身负讨债特长的金虞的出现对他而言,无异于正想瞌睡天上就掉下了枕头。那么问题来了,金虞能否不负局领导重望,以催债为突破口,抽丝剥茧,揪出案件幕后黑手吗?
与此同时,“女痞子”特情队员金虞与从小就是天才少年的顾非之间尽管有着四岁的年龄差与出身、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种种背景上的差异,但随着工作关系的深入,却也渐渐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暧昧在二人之间流淌。从过年时金虞带着顾非回老家查案这一事件就可见一斑。也正是这次事件,才让顾非看清了金虞一直以来隐藏得很好的痛点。
原来,金虞打小父母便离异,父亲杀猪、母亲杀鸡,两人联手俨然如村霸一般操控着村里半个菜市场,当年二人的结合也只因一个无人愿嫁,一个无人敢娶的苟且。离异后又各自婚嫁。对于金虞的父母而言,他们虽有心顾及这个女儿却也有着自己的顾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女儿介绍顾非是自己的男朋友时,背着各自的配偶给未来女婿包个红包作为见面礼,连家门都不方便让二人进。这趟意料之外的老家之行,会有一段罗曼蒂克的姐弟恋在二人之间发生吗?而随着案件的重要线索逐一浮出水面,金虞隐藏已久的真正身份又会是什么?
从常书欣以往的几部同类题材作品来看,他笔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同时散发着强烈的时代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因此,他被很多人视为网络刑侦类型小说的鼻祖,其作品开创了中国刑侦警匪小说新时代。
在其新作《黄金链》中,显而易见的是它延续了其爆款IP剧《余罪》的快节奏创作风格。故事取材自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话题紧密相连的“讨债”这一题材为创作元素,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次的惊心动魄中却无不夹杂诙谐幽默甚至调侃的语调,生动塑造了金虞这个混迹市井出身,又很接地气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