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10-22 00:0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精选

  《孩子们的诗2》是一本由姜二嫚 / 游若昕 / 姜馨贺 / 张心馨著作,汇智博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一):童言童语,童话世界-----评《孩子们的诗2》

  今天我一本名为《孩子们的诗2》。也许有人会问,你是成年人怎么倒去读童诗呢?事实上,我翻看这本书最初的初衷想要分享给家中的娃儿们学习。但是在粗略地翻看中,我自己却已经不知不觉中沉沦了。

  正所谓“童言童语,童话世界”。当然,这里的童话并非传统意义形式上的童话故事,它其实更应该侧重在于是孩子们纯真无暇的思维创作。正如本书编者推荐的:“无论在哪里, 只要有孩子,就有黄金时代。”孩子们的率真,孩子们的无邪,孩子们的直言不讳尽情地充斥于诗作中的字里行间。对于我们这群游走于社会数余年的老人们而言,这样的是做文字将会让我们涤荡着心灵,带来了更多无拘无束下的,独属于孩子们的自由烂漫-----

  虽然没有读过《孩子们的诗》的第一本册子,但是这本《孩子们的诗2》同样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诗册集锦。纵观整个读本,目录通过数个小作者们的诗作合集进行分享。有些多,有些少。不过可以收录在内的想来也是属于被编辑们精挑细选留存下来让更多小读者们赏析学习的。既然是孩子们的诗,所以我们走入正文也会有一种清新的气息。除了每页短短的诗篇外,书中同样比较醒目的孩纸配合诗作而附带的彩色画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样的配置无疑让诗作充满了生机,更加地形象贴切,真实立体。对于读者们而言,有文字有画面的组合更容易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着一种视觉上的真切感受。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阅读体验感。

  总体而言,书中的诗篇其实有不少。诗篇的主题很多都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所见,所闻,所感。但是经由着诗篇的妙笔生花让诗作焕发着别样的生机。就比如说《天线》这篇诗作吧!小作者把扎再偷地瓜的辫子比喻成了一根天线。于是乎,这样的小辫子瞬间焕发了全新的生机。它已然不是造型上的天线了。相反的,作者写道“他写诗时更感觉这根天线连接了天堂的李白带给小诗人信号灵感。现实角度而言,这样的想法绝对是属于突破常规的不可能。但是于诗中,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创作实在是充满了灵气。小诗人既找到了发辫和天线的共同点,更创作性地联想到了和古代诗仙礼拜的互动----这样的小诗何尝不会让我们书外的读者产生着耳目一新的亮眼之感呢!

  当然,书中这样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虽然诗篇出自于孩子们之手,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本诗册还是很有看头,很值得大人小孩回味品评!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

  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作为过来人,我们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些司空见惯的自然社会现象,在孩子的眼中、心头总是能写出别样的文字。当我把《孩子们的诗2》放在孩子的案前,孩子的瞳孔突然放大了,表现它对这本作者是同龄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前,我送给孩子《孩子们的诗》,孩子每天都要在睡前去温习,从多则百字,少则二十字的诗作中,感受同龄人的喜怒,以至这本书不仅磨破了边角,而且成为孩子朋友圈里最愿意展示的。当《孩子们的诗2》刚刚在媒体开始宣传时,我就央求书店老板抢先进货,以便孩子能在第一时间与《孩子们的诗2》有一次次亲密接触。 《孩子们的诗2》的精彩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精练、思想的深刻,更多的是图画的精美,不是再现生活,而是表现生命。正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通过童诗去回忆自己最初的模样。 《质疑》(想找一只/千年老龟/问问它/我学的历史/有多少是真的)表达了孩子对于过去的事,特别是生命诞生之前所发生的故事,一种自由的追寻。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局限性,对于生前身后事,总是无能为力。即使有了文字,由于记录者的立场与品质,同样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结论。作为公正的观察者,千年老龟是极好的对象,即使它不言不语,但是它饱经磨难的龟壳说明了一切。还原这篇作品,小作者应该是对甲骨文的符号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否则它为何不问松柏呢?更深层次,小作者已经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将真与伪的区分当作一项必做的功课。 《见大象》(大象的眼睛那么大/它的两滴眼泪/涌出来/像两个奶嘴)既使用了拟人手法,又发挥了比喻的作用,甚至还有夸张的成分。在短短二十字的叙述中,小作者熟练掌握了文学修辞,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发现小作者的思维,不再是盲人摸象般没有系统观念,而是通过局部反映整体,在动物与人类的共同情感处饱占笔墨,显得有品味、有风格。 《故乡》(我的故乡在/妈妈的肚子里/医生把妈妈的肚子/切开/打开一扇门/我出来后/门关上了/我回不去/到现在/故乡的门/还关着)流露着对母亲的感恩,的确,当我们从母体分开后,再也没有机会合二为一,此后已经遭受的苦难,以及即将迎来的挑战,都会有一双眼睛在你的身后默默注视。我们的生命因母亲而诞生,那一扇门即使关上了,也会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故乡与母亲,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意味着出发,也只有在出发中,才能发现起点的重要点。母亲与孩子的生死联结,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扯断的,今生今世,我们永不说再见。 《墓地》(早晨/骑三轮车/出村子/路过/一片墓地/妹妹突然大喊/你好/墓地)是一首叙事完整的童诗,有时间、有地点、有语言、有动作。即使对于成年人而言,用最少的字与词去表达最深的情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从“骑三轮车”的行为,可以推敲出故事发生在乡下,而非农村,对于留守儿童,大自然以及身边的人与事就是最好的素材。结合童诗的题目《墓地》,从成年人的角度,可能潜意识回避,毕竟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童言无忌,从孩子的眼中,墓地并不代表着阴阳两隔,恰恰是阴阳相融,有形的生命或许是短暂的,但无形的精神却能万古流传。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三):孩子们的浪漫

  跟家中的小男孩一起读绘本时看到《丹尼尔找到一首诗》,被里面的句子深深感动了,绘本中针对诗是什么,松鼠说,诗是脆脆的落叶嘎吱响,乌龟说诗是被阳光晒得暖暖的沙滩……那诗是到底是什么呢,《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我看来,诗就是激情与现实碰撞而迸发的火花,是生活与梦想编织而汇成的赞歌。

  读完绘本,我问一旁玩耍的四岁小男孩,你觉得什么是诗呢,他回答:诗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或许他还没能明白嘎吱响的落叶与拨清波的白鹅到底有什么不同,但是他已经能够体会自己的感觉。于是我跟他做了两个约定:第一:带他去一个铺满落叶的美丽的地方,好好听落叶被自己的小脚踩碎的嘎吱声,带他去看看白鹅在水中游泳的样子;第二:我会带回来一本诗集,陪他一起看一看别的小哥哥小姐姐写的诗,看看孩子们是如何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当做完这些,我的小男孩也要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诗。

  一周后,我就带回了这本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孩子们的诗2》并陪他一起读了起来,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大人与小孩对世界的看法还是存在本质上的问题,与其让他看那些名垂千古的诗词,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让他和同龄人多多沟通学习。小孩子拥有的是无语伦比的想象力,那种无法无天的灵气直冲云霄,世界在他们眼中精彩的多。就像我家的小男孩,可以把毛巾铺在地上,做可以载着他到处游览的飞机;可以拿着手工制作的手枪,英勇的击败捣乱的怪兽;也可以嗷的一声就变成一只威武的小老虎。当他用憧憬的眼神看着自己飞出去的纸飞机,好像他的世界都可以骑在纸飞机的背上一样。

  回到这本200多页的书,装帧精美,硬质封面,全彩印刷,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书中插画精美,富有童趣,和诗的内容也融合一体,相映成趣。小朋友收到书的时候也非常开心,迫不及待的的拉着我翻开读了几篇,他觉得小哥哥小姐姐写的非常的好,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去读,去思考的诗集。

  不同于大人们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孩子中的诗人,不需要精雕细琢的字眼,也不需要抑扬顿挫的平仄,只需要简单的句子,就可以将他们的洒脱灵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叹于他们的天真无邪、自由烂漫:

  · 他们会对着夜晚感叹,要向月亮订货,然后卖给那些觉得夜晚太黑的人。

  · 他们会拄着手电筒休息,就像拄着一束光。

  · 他们能在灿烂的阳光中洗手。

  · 他们能在天上挑妈妈……

  合上书,我想的是这些小小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无数的可能性。当我问家中的小男孩,你想不想当个诗人,他好想还是没有明白诗人是做什么的,他想当警察打败坏人保护大家、也想做医生来治疗疾病、也想做工程师可以操作复杂的机器。不管如何选择,他想的都是帮助别人。或许这无与伦比的浪漫就是孩子们能够成为伟大诗人的最终原因吧。

  我将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准备后面每个阳关灿烂的周末都能和家中的小朋友一起读几篇,或许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读完,小男孩的诗要很久才会写完,但那又有什么关系,人生的路还长,陪着他慢慢长大,或许就是最动人的诗。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四):孩子们的诗,像清泉流进心间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快长大成人,好像大人的世界有着数不清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长大之后才发现:大人的世界里,有着太多的条条框框,与似是而非的「理所应当」。慢慢地,游走在大大小小的框框架架之中,为了适应各式各样的游戏规则,我们抛下「天真」与「纯粹」,却也无比羡慕孩子们的「天真」与「纯粹」。

  封面

  孩子们水晶般的心里、干净清澈的眼中,有着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无论多苦多累,当我们碰触到这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时,天真无邪的童言童语总能抚慰我们疲惫的身心。这本00后小朋友们所写的《孩子们的诗2》正是孩子们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大大的窗口:让我们跟着可爱俏皮的诗句,一起游览孩子们「美丽而奇妙」的世界:

  飞进教室里的「老师」:

  两个老师

  很穷的乡间小路

  插图

  有名字的鸡

  名字

  ......

  《孩子们的诗2》汇集了超五十位00后小诗人的百余首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诗句。这些孩子们看到、想到、然后随口而出的童言童语:自然淳朴、天然去雕饰,简简单单地直来直往,不需要仔细研究它们的「遣词造句」,也不需要去深究所谓的「思想意境」。

  这本诗集算是绘本,装帧非常地精良:封面封底厚重且硬实,内页都是环保轻型纸全彩印刷。但它也不是轻薄型的绘本,内容非常丰富,共有两百多页。书中,由国内知名插画师所画的清新童趣插画,与诗句相映衬,生动可爱又有趣。大部分页面还预留了空白处,私以为:如果家长可以引导小朋友们与这些诗句互动,在页面周围涂鸦。想必,也是一种不错的互动及学习方式。

  插图

  我最近,看了太多心理类的书籍,某种程度上,也钻进去了不少死胡同中,情绪多多少少压抑了些。偶然翻到这本《孩子们的诗2》,读的第一首诗,就是《名字》。读着读着,我就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隐约想起,好像,当年,小小的我,也曾给家里的鸡起着如此一般无二的「名字」......无论是诗句,还是插图,《孩子们的诗2》扑面而来孩子们稚气的眼光、淳朴的童言童语,就像一股清泉清清凉凉的,流进我心间,带我回到童年......瞬间,让我紧绷的心弦松了下来。

  如果您也有些疲惫,想稍微舒缓下情绪; 如果你快忘记童年模样,想体验一番孩童的视角; 或者,您想跟家里的小神兽一起互动一起看看绘本。 或许,您可以读一读这本《孩子们的诗2》。 稚子的淳朴之言,想必可以唤醒你我内在的小孩,抚慰疲惫的身心......

  当然,如果您准备给家里小神兽准备一份阅读好礼,这本《孩子们的诗2》是个不错的选择。孩子们所见、所想、所写的,想必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五):这本《孩子们的诗2》,5分钟立马让你找回童年的快乐

  你有多久没有开怀大笑了呢?又有多久没有重温简单的美好?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我们大部分人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少了许多快乐。

  如何快速获得快乐呢?看书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一起看看这本《孩子们的诗2》,能够让你快速找到童年简单美好的快乐。不要认为它是小朋友才能阅读的书哦,无论你是宝妈宝爸,还是职场人士亦或学生,这本书都适合阅读。

  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

  一、图文并茂、色彩丰富

  我们的大脑在业余生活里,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这本书就很适合让我们放松。

  它的色彩非常丰富,我们的大脑就喜欢各种各样的色彩,也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图文并茂,让你阅读起来更容易进入到放松的状态里。

  如果你是宝妈宝爸,丹妮老师推荐你每天抽出5分钟的时间读《孩子们的诗2》,和宝贝进行睡前亲子阅读。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能让你享受亲子共读时光。

  如果你是职场人士或者学生,不妨在感到劳累/烦恼的时候,打开这本书,它能够带给你一些快乐和安慰。认真工作和学习是基础,我们业余时间也要学会放松。

  打开它,看到孩子们认真画的一幅幅图案,就已经很治愈心灵。再加上孩子们自己原创的有趣诗歌,你会发现,童真带来无限的想象力,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二、小诗人的童真

  本书很有趣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书籍里的内容,都是各个地方的“小诗人”们自己原创的,包括图片和诗歌。

  你可以在书籍末尾看到不同的“小诗人”名字,别看他们年纪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

  他们的诗歌里,有的会分享自己养小动物的感受,有的会分享自己和亲人的关系……每个孩子都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看到美好的童真。童真,这正是长大成年以后的我们,渐渐失去的,也是最怀念的。通过阅读此书,你也可以重温自己的童年生活。

  在学校里,孩子们认真学习;课外时间里,除了写作业之外,其实父母也可以尝试去培养孩子阅读诗歌的习惯,甚至渐渐尝试,让孩子去创作简单诗歌。谁说一定要有名气了才能写诗?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人人都可以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三、老师也喜欢的读物

  作为一名老师,经常会被家长们问道:“老师,是否有适合我们家孩子阅读的书籍呢?”我平时都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推荐一些不同的书籍。

  如果你们家孩子处于幼儿园~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那么这本《孩子们的诗2》就很适合阅读,推荐家长们进行亲子阅读。

  如果孩子暂时没有学习汉字,不用担心,你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告诉孩子每一页诗歌的内容。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独立阅读书中的汉字,可以让孩子阅读完之后,尝试去写几句读书感悟,或者让孩子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读书后的心情。

  我作为一名老师也很喜欢这本书,它本身的内容就很好,很适合孩子阅读、亲子共读。况且,孩子们可以在书中发现新的乐趣,甚至通过阅读这本书有新的启发,那就收获甚多,太值得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打动我的小细节地方:在书籍的最后一页,有一个材质说明,上面写着“内文采用瑞典进口纸,84度白,绿色阅读不伤眼。”

  细节决定成败。市场上有很多孩子们的读物书籍,但很少有用保护眼睛纸张的。这说明出版社在出书的时候考虑得非常仔细,已经想到保护孩子们的视力,从而选择适合的纸张。

  作为一名老师,我非常推荐大家阅读《孩子们的诗2》,不仅能够让你重温童年的快乐,还能够让你在忙碌生活之余得到放松,何乐而不为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孩子们的诗2》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