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奇迹之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10-05 00:36: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奇迹之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奇迹之年》是一本由东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之年》读后感(一):代春日行

  全篇写了樱花盛开去看樱花的从来带出来斯城的前世今生和她的漂泊经历。整个基调看下来是有种夏日午觉睡了三小时起来,但又没完全醒的感觉。一半真实,一半梦。整体还是写出写出人们无根性,和乡愁有愁无乡感,而想融入新的他乡,却只是知道的越多,离得越远,这里面的无力感和无耐感也被带出来了。行文的流畅性还是可以,但语音的精准度还是感觉欠缺。

  《奇迹之年》读后感(二):浪费纸张

  现在是个人都能出书了吗?看得我今天一整天反胃,写写网文自娱自乐自导自演的平庸就罢了,出版商编辑也是傻逼,当代文学洼地,就这还这么多人吹呢!要脸吗你们,文学圈子这恶心,吐了,好几年没买书,支持一哈女性作家,马上退钱!把钱还我!作者有三十岁了吗?看文字我以为是中学习作,没有人骂几句该不会真觉得自己是作家了吧,我骂作者也是为你好,编辑出版商不是好人,就照这样写下去,写十年二十年也是一 坨屎

  《奇迹之年》读后感(三):她写出了我想说的话

  从阅读药丸那边赶来,感谢推荐好书。

  最喜欢《代春日行》。好多人觉得描写的浅显、虚无主义、小女生姿态,但是文学的体验感是见仁见智的。新城镇人面对不断更迭的生活环境,那种断裂感、孤独感是内化的,多数人是默默承受甚至忍受的。或为排解、或为生存,情绪总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文中的男生显然不是。不同的生活境遇,让两人的生活经验千差万别,差异的存在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不在同一维度的沟通,也显示了这种差异的巨大破坏力——我要的归属感和落地感,你是给不了的。

  《奇迹之年》读后感(四):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先吐槽一句,书的腰封不会写的人就不要写了,腰封说人家每个故事不同的写法,不同风格,放屁。

  可能故事不同,主角,主题不同,但是写法和风格非常自信和淋漓,怎么就是不同的风格了。

  再讲,90后依然有很多好的作者和书,眼睛没有瞎掉,观察的生活依然是有细节而且有深度的。脑子也没有被愚不可及的网红搞坏,想东西依然是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的。每个故事编织的都很好,节奏把握得也非常好,即使是短篇小说,也有非常精巧的设计。

  《奇迹之年》是当中的一个短篇故事,这个故事的好是对话,通过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完成了一个看上去荒诞但是很有意思的思考。人们不相信“超能力”了,一定是更科学了吗?有的时候有可能是被世俗的生活摧毁了浪漫的神经,连超能力都需要是有用的。这个角度我从来没有想过。

  《琥珀》是我看得又疼痛又非常喜欢的故事,之后的几个故事基本都是这种热辣的风格,有巨大的矛盾摆在人物的人生中央,怎么办?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再就是那两个少年的故事,刺痛的事件背后其实交代了因果。

  如果要讲故事的问题,在于,性别痕迹。还是看得出来作者是女孩子的,即使很多第一人称的“我”是中年男性。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着急在小说里摆脱性别身份。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写的多了,年纪到了,老辣能练出来,现阶段就这样让刀光剑影突然横亘在字里行间就好了,很棒。

  《奇迹之年》读后感(五):记忆深处…我记得你

  对于这个作者来说,我是第一次读他的书,整个书当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嗯,有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作者用非常不一样的姿态,率真和坦诚地为读者住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时间,那在这本书当中通过几个不同的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整本书的内涵那整本书分为六个不同的章节.

  那每一个章节都有不同的意象吧,在我看第一个章节里面比如说在代春日行里面那整个作者的语言是非常的清新的,在整个阅读的过程当中也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简单易懂比方说里面讲到了公园均分成四版,每一半都是不同的风格。东边是夕阳是的玫瑰园西边是苏轼园林南边,原来是跑狗场现在挖了一条小河曲曲折折的联通园外的为元和而北边是日式庭院因素,您就在这里面作者描述的非常的细致,具体且通俗易懂给我们整体的感觉是非常的流利的。

  在琥珀这一个章节里面讨论了关于人生死了,人伦的这个话题,在双城道德的家泊下人性的选择也处于了一个灰色的伦理地带,而我们不仅要追寻作者这个笔触下面反反覆覆的去追问,死神都来源于何处又将去往何处在书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时间也模糊了仿佛没有白天,黑夜也没有季节城市在我眼中消隐一半,只剩下街道以及垂在道路上作为终点也作为起点的货,我们一遍遍敲开陌生人的门就想敲开一个个黑洞,整个的描写都非常的美丽吧,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我看到了郭敬明以前的一点风格。故事的结尾也非常的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尤其是后半段的景色描述第二天早晨7:30醒来,走到窗边看了一个小时的雨细雨纷纷不止顶上一片浅,灰色乌云不冷,只识应识微微寒意,你漫天地逃无可逃,打个电话来问我要不要继续我说不了,谢谢,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在没有跟他联系关于他的事情,我只知道这么多,他究竟去了哪里我并不知道,我以为他会一直过着那样的生活,谢谢你听了,我这么多请喝茶,我以为警察都没有什么耐心。

  《奇迹之年》读后感(六):奇迹之年的琥珀为什么写得那么好?

  个人最喜欢的是琥珀。首先是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奇特的职业一一安乐师。其次,里面通过描写人生与死,深刻的揭露了生命意义的复杂性。里面最经典的我认为有三个例子:第一德国牧羊犬,牧羊犬曾经拿过很多奖,并且体格健壮肌肉风骚,但他主人给出安乐死的理由在于,他要谦虚,国外不便携带,也不能容忍他成为别人的宠物,在矛盾之下,毅然给出安乐死的决定,最后主人还假装慈悲地说,将它的骨灰镶嵌在一颗钻石上戴在他的无名指。在我个人看来,牧羊犬,对于他主人来说,仅仅是一种获奖的工具,是不可能存在真情实感的揭露了人性的虚伪,其中有写到:"他动情地说,你们瞧瞧,它多美啊";第二皮肤增生病的小女孩。文中写道小女孩具有很强的绘画天赋在皮肤还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曾经划过简单的素描,包括街上的情景。当时当卢喆遇到她的时候,她连个橘子皮都剥不开,他想让她高兴点,就问她有什么愿望,小女孩子说,她想死后来不知为何小女孩说服了父母,准备接受安乐死。那孩子说我早准备好了,不过我得先吃个糖,一定要自己剥。于是缓慢,而笨拙地把糖纸打开拿出里面的糖果,放入口中用舌头搅着糖,说真是好吃。奇怪的是,那孩子唯一的眼睛在半途睁开了,怎么都无法闭上,卢喆靠近去看,好像听见她在说我又不想死了,我想活回来。也是令我十分惊悚。第三应该就算孢子爆发的老人了。一开始我怀疑这算是超现实主义或者叫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这一次发生的背景是在下雨天潮湿的空气滋生孢菌的生长,然后死去的老人体内的孢子就突然爆发。尸体的表面泌出水珠,变为绿色长满天鹅绒般柔软的青霉,身体迅速胀大成冰凉的一团,我们来不及逃走,被挤在墙壁上,几乎无法呼吸。过了没多会儿,那幅身体轰然爆炸,散做一片紫色的包子。虽然我不太懂写这一段的意义,但我可以总结,把这篇归类到老夫妇的爱情当中,因为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老人被安乐的原因是老年痴呆。到最后 我 也因为这件事情而放弃了这个职业。

  总的来说很贴切书的标语,探讨生死的灰色伦理,年轻的死神来自何处,去往何方惊悚处凉意顿生。只是简单的总结其中一篇,还有其他四篇我还没有读懂,希望有高手高抬贵手。

  《奇迹之年》读后感(七):让那团火焰亮着吧

  寂静流淌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期待奇迹的光临,企图可以让它将我们生活中黯淡无光的碎片照亮。盼望着,也失望着,循而往复。慢慢的,你会发现,奇迹就是我们心中那团名叫“我相信”的火焰,火焰亮着,就会有奇迹出现。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90后最具潜力小说家东来在《奇迹之年》中发问:在我们身处的时代,奇迹未曾来过,还是已然消失? 《代春日行》中性格截然不同的男孩女孩的暗生情愫,清雅流丽;《奇迹之年》中两个中年男人在沙漠旅馆中关于八九十年代颇具魔幻色彩的特异功能热潮的讨论,以颇具纵深的思考撼动着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边界;《琥珀》通过让人战栗的故事探讨生与死、是与非的伦理道德;《洄流》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关于留守儿童悲剧漩涡的形成;最后的中篇小说《南奔》讲述了胡太后与杨华大将军的爱恨纠葛、上一代人张叔与红极一时的名角简红珠的往事、我自己复杂的婚姻故事,串联出历史、回忆、现实的三重时空,很难不让人产生“今夕是何年”的时空错乱。 四个短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主题大胆、语言惊艳。五种令人惊讶又截然不同的文学姿态,七个迥然各异又让人唏嘘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连。无论是“我要往西走”的中年大叔、从好学生沦为罪犯的张果木,还是历史上北魏时期的杨华将军,都是在探讨关于处在边缘的人的故事,都是在探寻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如何自处。 身处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多元化的时代,大家各奔前程,就算没有什么前程要奔,也会被推着搡着往前走,停不下来。那些让我们不停盼望,又不停失望的奇迹,究竟是未曾来过,还是已然消失?似乎每个寂静的日子里,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到自己。 关于奇迹,有人说那是极为罕见却又让我们惊喜万分的事情,有人说那是能够震撼到我们不能呼吸的创举,也有人非常现实的认为奇迹就是买的彩票明天能中五百万,从此丰衣足食、再无烦恼。 在所有人都忙着奔前程的日子里,如果我们把奇迹认定成那些极为罕见、终其一生都可能难得一见的事情,那我们的日子是多么的黯然失色。 不妨,我们就让心中那团名叫“我相信”的火焰亮着吧。只要我相信,周围那些不理解、反对甚至是嘲笑的声音就会自动屏蔽,心中对于手中每件事情的预期就会降低,对于我们内心的坚守就会多一分热爱,少一分自我怀疑。只要我相信,每一天都是奇迹之日,每一年都是奇迹之年。关于奇迹未曾来过,还是已然消失的答案,自在心中,奔前程的脚步也会更加坚定从容。

  《奇迹之年》读后感(八):异能超能力 现实正能量

  东来,90后作家,曾获豆瓣征文大赛首奖,201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大河深处》。

  《奇迹之年》是东来的最新小说作品集。在这部小说集中,东来展现了五种令人惊讶又截然有别的文学风姿,再度证明了她独特的文学观与非凡的写作实力。《代春日行》清雅流丽,颇具老庄意趣;《奇迹之年》以魔幻写实,强烈摇撼现实与非现实的界墙;《琥珀》探讨生死伦理,惊悚处凉意顿生;《洄流》技法高超,还原悲剧漩涡的形成;中篇《南奔》串联历史、回忆、现实三重时空,让人不知今昔是何年。

  作者自述中说道,编辑认为小说集的5篇故事风格迥异,过于跳跃。但是当我看完东来这本《奇迹之年》小说集之后,大呼过瘾,觉得一本书能够看到5个别具一格的小故事,就像买了一盒巧克力糖果,在品味的时候发现5颗糖果分别是5种不同的口味,而且每一个口味的糖果都是自己的最爱,那种感觉真的是物超所值。

  对于东来的《奇迹之年》小说集,个人最喜欢的是与书名同名的持重之作《奇迹之年》。故事讲述了两名男子在沙漠旅馆中的长谈,钩沉起八九十年代颇具魔幻色彩的特异功能热潮,以传奇般的故事和极富纵深的思考撼动着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界墙。

  你相信异能的存在吗?

  东来的《奇迹之年》之中,阿来是一个拥有能够把勺子变弯的特异功能异能者。对于喜欢看异能类题材的读者,这是国产异能题材之中一个很有新意亮点的故事。

  美国漫威影业的《奇异博士》,是广大异能爱好者的最爱,神经外科医生史蒂芬·斯特兰奇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的能力,在古一法师的帮助下让他成为了拥有超凡魔力的奇异博士,在漫威的系列电影之中,奇异博士一直是大家推举的精神领袖,博士也凭借自己的超能力多次拯救了整个地球和人类。

  电影《金刚狼》中,在异能学校内的异能成员云集,金刚狼罗根、剑齿虎维克多、死侍韦德——一个精于剑术的高科技佣兵、特务零——一个善于追踪的致命神射手、幽影——鬼魅一般的瞬移者、肉球——能制造出引力场反弹回子弹甚至炮弹具有超大力量和耐久力、布雷迪——可以自由操纵电能。

  东来的《奇迹之年》,就像众多的异能者通过自己的超能力和协同作战,一次又一次的与邪恶势力抗战,拯救人类和地球于水火之中,弘扬了正能量和集体观念,既有超能力的大片视觉感,更有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奇迹之年》读后感(九):读后的几点想法

  1、关于书名“奇迹之年”。我在豆瓣搜索这本书时,看到一本同名的《奇迹之年》(译名),是澳大利亚人写的,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好像关注不多。我看了看那本书的简介,竟然是关于几百年前“黑死病”的故事,跟如今的瘟疫情境遥相呼应。我不知道这个书名与那本书有什么联系,从书中似乎看不出来,但是这种契合给人感觉还挺奇妙的,似乎给这本书增添了一些暗示的成分——奇迹之年的末世感,嗯。

  2、《奇迹之年》中无用的特异功能。本书同名短篇《奇迹之年》中,主人公对于自己的特异功能,说:“但有另一种感觉也让我无法摆脱,那就是这项能力即便是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它也是无用的。我最怕别人问我,‘你这特异功能有什么用’。”人们平常大概很在乎“有用”与“无用”,比如这个豆瓣书评下面就有“有用”键与“没用”键,但人们也长久困于分辨“有用”与“无用”的矛盾中。世俗定义的“有用”大都只跟能让人维生的功利价值相关。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就有可能发现,某些你喜欢做的、你愿意做的、你擅长做的事情,正是世俗所谓的“无用”之事。可是这些“无用”之事,反而会带给你比“有用”之事更多的乐趣和价值感,那它们究竟是“无用”还是“有用”呢?世界的丰富和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程度,远远超出维持肉身的现实性。既如此,谈“有用”或“无用”,似乎都没有什么必要了。

  3、《琥珀》里描写的思维局限。《琥珀》里主人公做上新工作,很快就沉入了,味觉变化了,时间也模糊了,“发现自己看不清人的面孔,高矮胖瘦美丑。……并非说我得了脸盲症,而是突然失去了坐标,只剩下一些简易粗糙的标准:年轻的、老去的,健康的、生病的,活着的、死去的。”人的思维、人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很容易被正在从事的事务限制。比如说,一个读书人,做了职业编辑以后,对书的价值判断就受了局限。所以我们应该时常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即使不能完全跳出,也应当自知。人们常会把自己的局限当成专业和深刻,也因此变得封闭而固执。

  4、《洄流》的失重感。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常常认为那取决于日积月累的必然性。但是很多时候都不是那样——命运是某一时刻的偶然性决定的。某一时刻过后,一切都改变了,再也不能回到既定的路线上。

  5、关于现实与非现实。有人认为,只有现实的才是深刻的,这未免狭隘。深刻并不来自现实,而是来自人内心的思考。思想的能力,正是人超越动物的特性,也是人超越现实的工具。在思想的层面,现实或者非现实,不用区分得那么清楚。

  《奇迹之年》读后感(十):2012年12月21日后,奇迹从世界上消失了

  奇迹之年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那天曾经被传为是世界末日。

  这本书是一本小说集,4个短篇一个长篇。作者是一位90后。真的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就像是封面的那个女孩,画风很不一样,一只手还捂着眼睛,似乎很悲伤。跟普通大众那么的不一样,就像是东来的故事和小说,都跟不一样。

  5个故事,我都喜欢,但最喜欢的是第三个《琥珀》。一直从事着主人公说的那个“冬暖夏凉养绿萝的办公室生活”脑力劳动的焦虑让我很羡慕忙碌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个体力劳动又十分的特殊。挚爱宠——一个给宠物做安乐死的公司。公司只有2个人,一个兽医,一个助手。故事是从助手跟警察的交谈为主的。交代了她与兽医共事一年零2个月的故事。

  兽医其实最早是个医生,因为帮助一个重疾小孩安乐死之后,觉得自己无法面对自己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就开始了给宠物安乐死的职业。但这个过程中,人开始变得麻木。这是一个很难的关注“临终关怀”的故事。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大部分的人都在讨论和学习如何活。但是临终关怀,和面对死亡的恐惧少有人问。我看过2本相关的书,一本是西藏宗师写的《西藏生死书》,一本是日本人写的《那些死亡教会我如何活》。日本的这本更令人惊讶。作者的职业是清理独居去世的人的生前住所,包括尸体。因为他们独居,家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死去,大部分是房东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

  《琥珀》的故事里,主人公一直在跟警察解释兽医的无辜和善良还有原则,但其实,最后兽医到底有没有帮助老妇结束老翁的生命,谁又知道呢。安乐死像是在帮助人们不再受苦,幸福的离开,可是这个决定由谁来说了算呢?如果打完第一针之后,后悔怎么办呢?这是一个生命啊,这算不算谋杀……还有很多动物的安乐死,其实并不是为了解脱宠物的痛苦,而是主人想解脱这个麻烦。

  我想这个故事最最重要的就是教我们开始思考死亡,就足够了。

  作者的写作手法很特殊,但很耐看,语句很平缓,没有大的情绪转折或者离谱的情节,更多的是通过人与人的交流、回忆来讲述的。故事委婉、动人,主题很鲜明,独特。

  斯城应该是上海吧,那个立交桥柱子打不进去,请方丈做法,诵经、柱子上雕刻龙的传说故事,我真的在去上海旅游的时候听导游讲过一模一样。《代春日行》是一对斯城男女在讨论城市发展,物是人非。一个是打小的土著,一个是外来的居民。他们对于城市的前世今生,吃喝玩乐各有各的理解和认识。《奇迹之年》更有意思,沙漠里,他遇到阿来,一个受到梦的指引要西行的人,一个如果在大城市彼此都会互看一眼的人,在沙漠的小馆里互诉衷肠。主要是听阿来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的特异功能和气功盛行。阿来觉得世界末日发生了,因为他的特异功能消失了。这个世界已经开始没有奇迹了……

  只读一个故事的话,会觉得作者文艺清新、小情小爱;读2个故事,觉得作者见多识广、有生活经验和故事背景;读三个故事开始觉得作者对生活观察入微,巧思巧文……然后不知不觉就被故事吸引,将一本书匆匆读完,意犹未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奇迹之年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