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至九月末,南方白天温度依然保持在三十五度高温。炎热席卷整个屋子,这烦人的炎热,像知了刮躁的叫声让人心生浮躁。
紫红窗帘卷起的一角隐隐露出半黑半明的屋外,原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暗了下来。
倒上一杯红酒,就着几颗花生米,一杯清茶。手机安静地躺在桌上,不需电视的陪伴,也不用手机来润色。一个人,面对着一片逐渐黯淡的晚霞自斟自饮。
点亮的那盏灯晕黄寂寥。杯中酒如一曲红尘情歌,轻轻摇曳着舞姿,一曲未了又添一曲,曲曲清歌片片舞。
我将这玉液琼浆饮了去,就如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兜兜转转几回,回回来回回伤,终究被伤得体无完肤。
关于酒,李白曾经: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辈不才,写不出诗人豪气冲天的诗词,也写不出女词人那般婉约优美的词句。我只能借助一点酒精的微醺,在静静的屋内,聆听心的语言,写一段文字。
脑海里白日的一段段的情景如同一滴滴雨从发丝上滑落,我见了多少人,听了多少事,这一滴滴雨就是我一天的写照。
生命之水从来都不会一直静止 ,它会在某个安静时刻默默的地流向远方,带着我的几许期许几许希望。
耳听的不一定是事实,她们说的只是她们说的,我只做个安静的倾听者即可。女人多的地方,总是唾沫横飞。
让最后那一口红酒沉浸,沉浸在杯底的喜悦中,从一个红酒瓶落入一个透明的白色玻璃杯里,或许红酒也在纳闷。就像某一个人的生活轨迹突然发生了变化,或许什么都会有可能吧…
我想起下午的片段,四个女人坐在沙发上谈天说地。虽然每一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但我,好像,总是在女人多的地方,缺乏说话的兴趣。我更倾向于倾听,听她们口中的人或事,以此来增加自己的阅历并猜测她们的性格。
晓是性格活泼的大姐,她做事认真负责,却也爱发牢骚。她注重养生却也极其八卦。
阳聪明能干吃苦耐劳,懂得的知识不多,但为人大方,心直口快没有坏心思。
王是年龄最小的,但她的阅历很深,她话语里有嘻戏也有正经,为人有欺软怕硬之嫌。
分析完她们的性格特征,我需借助一点微醺时光,来打造我的文字,用酒精的香甜填补我内心的空缺。
没有人可以和我对饮,我只能邀天上的明月,即使这轮明月被无数古今中外的能人志士邀约过。不需明月共饮,只消一个对饮一个相约。
最后一滴酒化成了水进入到我的胃里,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
我的微醺时光,终究被黑暗淹没。
我睁着眼,呼吸里涌出的都是酒意,睡之前,我该向黑暗问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