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是一部由陈哲艺执导,段伟明 / 林丽云 / 王官武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家过年》影评(一):用最普通的情节勾勒出新加坡华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没有让人惊艳的背景和演员 15分钟的短剧 没有高潮 没有低谷 但却就在短短的15分钟 呈现出了新加坡三个时代本地华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体现出了一缕缕温情。 一家人穿越了3个年代 新加坡也从村落发展成现在的经济之城 从一家人只说方言 到后来说华文、英文,‘大’家、‘小’家‘皆稳固。一家人安守本分 做好自己的事情 收获自己该得到的幸福 三世同堂 其乐融融。
《回家过年》影评(二):坡味贺岁玲珑片
对新加坡有感情的人应该会很有感触吧,里面的场景真实又温情,还有让人会心的细节。线索很清晰,阿爸的工具盒子,阿妈的厨房,其实就浓缩着每个人的爸妈的形象。时代变迁中,他们说的福建话变成了新加坡华语,年轻人之间的Singlish已经那么自然。住处也从老房子搬进了HDB。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的感情也愈深愈静。回家过年,平淡的亲情故事却很动人。
配乐也是亮点之一,每个时期看到阿爸理发,阿妈下厨的时候,配乐的主题也在复现。乐团跟着情绪起落很是刚好。
《回家过年》影评(三):流逝的是时间,增长的是时年。
中国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团圆相聚
整部影片平铺直叙 注重细节 没有高潮没有低谷 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三代的过年景象
温情且暖心 影片中的许多情节正是几亿中国人过年的一个缩影 能够勾起心中的回忆
整部影片几个元素贯穿始终:交通工具、语言、鸡腿、红包等等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到四轮汽车
从纯闽南语到闽南语加白话到纯白话
从老大吃鸡腿到去世的阿嬷和父亲吃鸡腿到爷爷给父亲夹鸡腿然后父亲夹回儿子的碗里
……
导演经过两段从黑白到彩色的映像转换,将几十年的光景平稳过渡
从小阁楼到小套房到大套房,代替时间在行走
时间的流逝通过父亲的白发、父亲从街头巷尾替人剪发到拥有自己的店面到不再工作而是接孙子放学悄然呈现
但是无论时间再怎么流逝,有些东西始终存在,并且这种存在正是证明了时间它悄悄的来过
父亲收钱的小箱子、过年的烟火、妈妈下厨,这些工具的存在和分工并未改变
纵然时间会改变容颜相貌、身材体型、心智胆量,但永远不会变的是家的温暖和亲情的脉络。
短暂的过年承载了几代人的念想,如果有机会,常回家看看,多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