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追击》是一本由周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追击》读后感(一):生死追击,不辱使命。
八一建军节快到了,上午刚给领导写完建军94周年退役军人座谈会讲话稿,再读《生死追击》,顿觉生气腾腾,热血奔流。军人这个词,在我眼里就是力量,就是安全,就是信任,就是荣光。防洪救灾,有他们;保家卫国,靠他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地方,都有军人守卫。
读《生死追击》这样的反映军人行动的小说,比较有红色正气,有绿林威风。故事中的马卡,虽然只是个男三,连男二都称小,并且一直隐藏很深,露面很少,却是最令人敬佩和最让人牵挂的人。我读这个故事,最关心的就是马卡了。
马卡和晏轲是军中好搭挡,他们都是特种兵吧,且在攀岩、极限营救这方面,马卡是晏轲的师父了,两人在部队就是那种YYDS般的存在。为了抓捕境外走私集团成员,潜入盗宝团伙内部,组织上安排马卡打入敌人阵营做卧底。那次行动有不可明说的隐情,马卡在好搭档面前,“叛逃”国外,跟走私团伙头目区虎越境离开了,让行动失败和队友叛逃的双重打击之下的晏轲,带着沉痛的心情退役了。晏轲复员后加入耐特救援队,在雪山等恶劣环境下救援受困人员。三年后,“耐特”山地救援队队长晏轲率队搜救因雪崩被困的游客时,意外发现配合救人的游客颂恩神似当年从他手中逃脱的区虎。队友马卡的疑团再次出现,高能悬疑故事逐渐打开,随着深入的调查和各种追击,在险象环生的异国他乡,晏轲跟区虎数次周旋,马卡也浮出水面,真相来到了晏轲面前。
在这里面,最令人激动的是,马卡没有死,他居然绝境中逃生成功了。当年区虎查出马卡是卧底,设伏要除掉马卡,把他从绝壁上扔进鳄鱼池,然后扬长而长。鳄鱼池是区虎排除隐患人员的地方,他在这里杀了很多人,无一生还,而马卡是唯一的意外。
YYDS的军中双雄,联手对付区虎集团,对他们的盗宝行动及失落的珍贵经书线索逐一掌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南亚小国孟加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复仇大战,气氛紧张到手心出汗,而结局就是:生死追击,不辱使命。
《生死追击》读后感(二):看完这部小说,你也会爱上中国军人
八月是军人的节日,所以军旅题材和以军人形象为主角的小说很自然地进入我的视野,《生死追击》便是其中一本。
原以为它跟东野圭吾的小说《风雪追击》类似,但是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看完以后,我觉得《生死追击》更合我的胃口。因为,《生死追击》的剧情更紧凑,更刺激,更过瘾!
作者周林在《生死追击》中塑造了几个非常精彩的人物形象,有性情耿直目标执著的退伍军人晏柯,名为叛逃实际身负重任的现役军人马卡,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走私贩区虎,还有看起来玩世不恭但是很讲哥们儿义气的赵子军。这些人物形象符合剧情的设定,性格鲜明的他们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让剧情跌宕起伏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当然小说中还有其他对剧情起到重要作用的配角,作者对人物形象描写刻画的也是很成功的。最让我佩服的是周林使用的语言都是比较正向的,但是偏偏又能表达出那种“胸无大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让我在读到不同章节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暗戳戳的快乐,损人原来也能损的看似这么“高大上”,不但读来舒心,也充分烘托了中国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真能激发人对军人产生好感。
聪明仁义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不迂腐,认准目标就一往无前但是懂得蛰伏,行动敏捷反应迅速但是不鲁莽,这就是周林的描写,留给我的对中国军人的印象。还要加上有勇有谋、孤胆英雄深入虎穴之类的美誉。
小说中的情节设定很棒,情节流畅,读来有一气呵成的自然感,设置的伏笔也在剧情的推进过程中,承前启后,对情节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从晏柯出孟加机场被伏击,就一路埋伏笔,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啊,埋下伏笔的时机很重要,早了就过早揭开谜团,让人不想看了;迟了就会让人觉得剧情拖沓,抓不住读者的眼球,也容易打消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之前,我读了一些军旅生活的纪实文学,了解一些军人的真实生活,比如刘洪光的《西藏边防军纪事》,从书中我了解到边防军人的真实生活,对边防军人的真实生活有了印象。在《生死追击》中读到马卡、晏柯等军人的故事,便产生了无缝代入感,这样的军人,值得尊重,这样的小说,值得为它打call。
这本《生死追击》写的优秀,读的过瘾,传递了正能量。如果也爱看小说,一定一定要把它放拿在手中翻一翻哦。
最关键,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鸽,可以放心读完。
看完这部小说,你也会爱上中国军人的!
《生死追击》读后感(三):天灾人祸,生死追击,不若人心难测
这段时间,天灾人祸不断。各地水灾频发,各地志愿者纷纷涌现帮助被困人士,但一则则做好事反而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也在不断发生。
无独有偶,耐特救援队也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这次事件,几乎让耐特救援队解散。
耐特救援队本是一个自发性公益性的民间公益组织,负责山间救援。但在一次救援活动中,虽然是公益性活动,但因为其中一位受困者救援有问题,所以救援队被诉告。
在此,先说一下救援队的资金来源。像耐特救援队这样的民间公益性救援队,是没有财政支持的,平时的支出全靠企业资助和民间资助。如果碰到这样的索赔事件,如果没有人愿意资助,那么他们只能自己筹款,进行赔偿。
而耐特救援队并不幸运,没有得到企业的救助,只能队员自掏腰包,息事宁人。但这次之后,耐特救援队近乎解散。如果没有晏轲及时站出来,重新让耐特救援队振作起来,那也就不会有之后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于周林的《生死追击》。2015年夏天,西南边陲某武警边防支队排长晏轲与彝族参谋马卡在抓捕境外走私集团成员时,遭遇疯狂抵抗,团伙头目区虎“侥幸”逃脱。
马卡为救晏轲坠崖失踪,随后被官方认定蓄意叛逃。而因为违令冒进被处分的晏轲,也黯然退役。
三年后,“耐特”山地救援队队长晏轲率队搜救因雪崩被困的游客时,意外发现配合救人的游客颂恩神似当年从他手中逃脱的区虎。
为了查清马卡的下落,更为了一血当年之耻,晏轲追踪颂恩,只身来到南亚小国孟加,开启了一场步步惊心的复仇大战……
在这本书中,塑造了很多真实且深刻的形象。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线索人物晏轲。
晏轲在执行任务时,因为目标突然转身,所以没有能够击中目标,只击中了他的左手,令他逃掉了。也因为这样,导致他的师傅——马卡,掉下悬崖,后被认定为叛逃。但晏轲在援助被困雪山的游客时,无意之间发现其中一位游客正是他三年前的狙击目标。他跟着这条线往下跟踪,却被袭击,生命遭到了威胁。在他疑惑时,接到了自己老上司的电话,要求他立刻离开孟加国。一层又一层的阴谋好像笼罩着他,让他喘不过气。
想调查马卡失踪真相的他没有就此放弃,反而更加决定一定要查清楚。这样一位汉子,虽然已经退役,但是身体里永远流淌着属于军人的荣誉,他不允许自己放弃,不允许放弃追寻自己战友的下落。
在后面的情节中,晏轲为了替国家带回经书,不惜以身犯险,冒着生命危险去接近颂恩(极其危险的头目)。
在《生死追击》这本书里,周林不仅塑造了真实深刻的人物,也有着曲折的情节,值得一看。
《生死追击》读后感(四):兄弟,你想要的真相是……
《生死追击》这是一本一看书名就知道讲述的定会是一个精彩紧张刺激的故事。我从拿起这本书到读完,大概花了3个小时,可以说是一口气将它读完了,感觉畅快淋漓。
作者周林,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安徽省作协网络文学专委会委员,出版过长篇小说《军心如铁》、《给我一个连》、《繁星若沧海》等,编剧电视连续剧《勇敢的心》、《大道青天》等。
2018年,“耐特”山地救援队队长晏轲率队搜救因雪崩被困的游客时,意外发现配合救人的游客颂恩神似当年从他手中逃脱的区虎。三年前的那次行动,晏轲亦师亦友的兄弟马卡失踪了,随后被官方认定蓄意叛逃。而晏轲因为违令冒进被处分的晏轲,也黯然退役。所以,这次意外的发现,激情了晏轲对马卡失踪和叛逃的怀疑,更有心想把区虎抓逃归案。
于是,毅然决然的追求区追随区虎的步伐来到了南亚小国孟加,开启了一段悬疑重重、多个案子相互交叉的追查敌人、寻找兄弟、解开父亲车祸之谜、追查国宝文物之旅。这个过程中,有狡猾多疑而又心狠手辣的区虎,晏轲需要接近他有得防着他,各种斗智斗勇;也有一直跟踪在身后,几次警告他,阻止他追查的神秘力量,像定时炸弹一样,让人窒息却又无可奈何;有一直跟在身边,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支持他的发小赵小军;有远在国内,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的张成伟队长;还有两个有颜也有实力的美女……
整个故事,紧张、刺激,高潮迭起,让人看得格外过瘾。在整个故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晏轲与马卡的兄弟情,晏轲以为马卡已经死了,但内心深处某种信念让他坚信马卡还活着,所以当他听到马卡的声音时,第一时间选择了信任,并内心狂喜。而在接下去又一次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他们之间互相为对方考虑,甚至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这种兄弟,感情让人动容。并且他们的感情并不仅仅是私人感情,而是建立在对国家的忠诚,对组织的忠诚的基础上的,所以,让人感觉正能量爆棚。
中国正是有一批又一批的为国请命的军人,不管他们是在岗还是退伍,永远保持着军人本色,用一腔的热血,奔走在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路上。想起刚过去的河南水灾,到处可见都是军人兵哥哥们救援的身影,他们被水浸泡到烂的双手双脚、他们被洪水弄脏的脸庞、他们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这一幕幕,都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带给我们的感动。疫情再次在全国散发,各地防疫局势再次紧张起来,相信我们中国人,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战胜疫情。
宅在家的日子,可以读读《生死追击》,让精彩、刺激的故事带领你,让感动的心情充实你……
《生死追击》读后感(五):有一种正义叫做中国军魂
史玉柱,2019年度“最美退役军人”,曾经参与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兵,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自己却从此双目失明。然而退伍之后的史玉柱却用自己的嘴和笔书写新的人生篇章,进行了一系列的公益演讲,创作了许多文化作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何为中国军魂。
本书的主人公便是这样一名充满了正义感的退伍军人,晏轲是某武警部队的一名优秀士兵,在部队中和自己的师父马卡被称为军中双子星。然而一场意外的变故,让马卡被不法分子俘获,晏轲救援不及,随后传来马卡变节的消息。晏轲相信亦师亦友的马卡的人品,坚持要调查真相,却被部队领导阻止,后来晏轲便离开了部队,来到了丽江从事公益救援事务。
离开部队的晏轲依然秉承了在部队的优良作风,坚持在公益救援的一线。在一次救援过程中,晏轲救下了被困雪山的十几名游客,却在其中发现了一个自称颂恩教授的游客十分眼熟,回想过来发现此人居然是当初劫持马卡的不法分子区虎。于是,晏轲踏上了追寻当年真相之路,孤身跟随颂恩来到了孟加。
在孟加晏轲发现了众多的疑点,听闻了马卡意外死亡的消息。在好友的帮助下,晏轲排除万难追寻真相,发现了区虎暗藏的野心是为了一本国宝级经书。为了伸张正义,保护宝物不落入敌手,晏轲不畏艰险的去抗争。然而身处异国他乡,区虎的势力在当地可谓手眼通天,孤身一人的晏轲又该如何去保护国宝,中国军魂能否在异国他乡爆发出非凡的力量,非常值得期待。
还记得之前曾经看过《湄公河行动》,中国警方铁拳出击,迅速扫平黑恶势力,为受害人伸张正义。影片的精彩让人拍手称赞,然而现实之中,边境警察和打入敌方卧底的处境却比影片更加惊险。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世间的公平正义,无数人民英雄流血牺牲,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军魂。晏轲明知前路艰难,为了保护国宝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他依然奋勇前进,不仅仅是来自对战友的信心,也是对中国军魂的完美诠释。
书中的剧情相对来说中规中矩,不过有几处疑点或者未交代清楚的地方。其一:女导游被杀现场,警方为何迅速集结,在文章最后也没有做解释,本以为会有内鬼之类的剧情反转;其二:区虎的伏法是最终的结局,但是区虎背后还有黑手存在,剧情最后并没有交代这一部分。还有几处疏漏和情理不合之处,比方说区虎可以调查清楚晏轲的底细,却对于他的朋友没有任何调查;晏轲父亲被杀真相交代的很模糊,动机和凶手虽然已经交代,但是并未具体说明,属于未揭开的谜底。
《生死追击》读后感(六):拼了命的,哪能轻言放弃?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极端洪涝特大暴雨灾害,刹那间,都市变成一片泽国,各行各业人们自发出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消防战士、解放军的到来,更是使受灾群众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他们中有全军出击的现役军人,还有休假不修岗的武警战士,更有退役不褪色的平凡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什么危险,他们冲在前面;有什么灾难,他们挺身而出;有什么任务,他们绝不退缩。他们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作家周林最新作品《生死追击》讲的就是发生在一个退役老兵身上的故事,主人公晏轲服役期间表现优异,退役也并非他本意,只因他心中藏着一个无法解释的谜团,直到那天的到来……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是在这背后有许许多多负重前行的人,比如与边防敌军对抗的年轻烈士肖思远,比如晏珂的战友马卡。虽然已经退伍多年,但浓厚的战友情让晏珂从未忘记当年的事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是执着的信念激励着他前行。试想我们现在,总有人说走不完的是各种各样的套路,是啊,世界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在多年并肩作战的战友面前,晏珂不轻信上级给马卡定性为叛逃的决定,他选择了心无旁骛的信任。也就是这份纯洁的情感让他别无选择,是那份真心带着他找到了真相。 是警觉的斗志引领着他探索。不管是显而易见的答案,还是轻而易举的推理,即便是马克的“死亡”,都不能使他乱了阵脚,因为他相信。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没有了必然的冒险,不加思考的盖棺定论同样会让你陷入泥沼。万事多一分反思,结果定多一分周全。 是不屈的军魂鞭策着他不懈。“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多一份缜密的思考,身上的盔甲就更坚固,但毕竟人无完人,紧要关头下,他们的任务还是被发现了。逃离?不,晏珂没有选择当一个懦夫。区虎和晏珂的心之比拼才刚刚开始。又或者说,正义始终要战胜黑暗,光明终将来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我们触不可及的边防,有比这更隐秘的毒森林;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比这场战斗更激烈的PK;在我们感受不到的地方,有比晏珂更勇猛的战士。那些不是故事,也不是虚拟,他们的背井离乡,换来我们的安居乐业;他们的负重前行,带来安身立命;他们的生死追击,赋予我们生的希望!
《生死追击》读后感(七):和平,因为有你们
红黑色的封面,既沉重,又热烈。那鲜艳的红色如一把尖刀,直直插向敌人。这份坚决而勇猛的力量,彰显了对猎猎红旗的忠诚信念!
全书围绕晏轲为寻找马卡叛逃真相,只身闯入南亚小国孟加进行调查,与相关黑恶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而展开。读时亦如身临一场惊险之旅,不知不觉代入晏轲的角色,既承担着一招不慎便丢性命的风险,又咬着牙必须找出马卡的下落。
马卡曾是指导晏轲学习狙击的班长。在一次任务中,与国际文物走私集团“光之社”团伙交手,不慎被对方占了先机,在混乱中马卡失去了踪影,还被认定为“叛逃”。晏轲不愿接受这样的结论,坚信马卡另有隐情。此事后,又逢晏轲父亲在孟加遭遇车祸逝世。晏轲心灰意冷之际,退役转业,组建了耐特公益救援团队。
一次惊险的雪地救援活动中,晏轲再遇疑似“光之社”头目区虎。查到他的行程后,他毅然追去孟加,化名李珂,以教练的身份进入区虎组建的极限俱乐部。
区虎如今化名颂恩,早已洗白自己,在孟加是有钱有势。晏轲借机进一步调查极限俱乐部,结合国内传来的信息分析后,发现俱乐部正筹备盗取被放入修罗天坑保存的敦煌经书。由于天坑雪色围绕,有着特殊的磁场,晏轲又拥有攀岩和滑雪双重顶尖能力,成了区虎盗取宝藏的不二人选。
就在调查的过程中,晏轲和马卡重逢了!原来马卡没死,他卧薪尝胆。先是在区虎身边卧底,后假死继续追踪“光之社”的走私活动。为此,他躲在山洞不见天日。马卡面部受伤严重,却因要保密行迹,未被及时医治而毁容,生活极其艰难。
读到晏轲到马卡藏身的山洞交谈时,泪水已在我的眼眶打转。那一刻,有关马卡“叛逃”的真相完全揭开了。我也被深深感动!难以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意志力,足以支撑马卡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卧底多年,只为执行任务、不辜负重托、不让恶势力得逞!
晏轲与马卡交流情况后,两人决定联合行动,兵分两路。马卡找来前同事唐杰帮忙,共同除去区虎的重要助手砂楚。最终唐杰不幸牺牲。晏轲假意屈服于区虎,暗中联络国内人员,设局中局,在修罗天坑把区虎擒拿归案,来了个瓮中捉鳖。国宝级的敦煌经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顺利回归中国。
这让我想起近些年来出现的优秀悬疑、动作或战争影片,《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战狼2》、《烈日灼心》……前两部“行动”,是依据真实事件改编,战士们荷枪实弹,为打击犯罪、保卫海外侨胞安全而战斗。而在荧幕之外,还有更多不能露面的无名英雄,在维护国家的利益、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
马卡、晏轲无疑也是英雄。晏轲虽然退伍了,但曾经的军营历练锻造了他的质量。后来他成立耐特救援队,十年来坚持公益救助。马卡虽然在外卧底,困难重重,但红旗的信念是他坚持到底的力量源泉。
文中的着墨不多的刘倩,也是平凡英雄。生前她是晏轲的女友,但在几个月前的一次救援行动中遇到雪崩,不幸失踪。遗体找到后,刘倩被追授为烈士——“舍己为人用生命践行公益精神的平凡人”。
掩卷,不禁想起这句话:“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正是有马卡、晏轲和刘倩这样不畏牺牲的人,才有我们大多数人的安稳生活。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