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计划安排下,“见微知桥筑,砼心护民安”实践团部分成员前往烟台市福山区王懿荣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对崇义小桥,两甲小桥,门楼南以及门楼北四座桥梁进行实地检测。
王懿荣是近代中国甲骨文收藏研究第一人。王懿荣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殷墟甲骨文经他之手,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被继续当作“药材”而遭毁灭的厄运。王懿荣对保护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和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团成员细致了解了王懿荣的事迹,各自领悟到一些道理,运用到实践之中。博物馆中还了解了抗战时期,烟台福山区的革命武装力量,观摩了抗战枪械。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也明白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实践团成员参观福山区王懿荣博物馆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部分成员前往当地进行桥梁。分别依次检查了崇义小桥,两甲小桥,门楼南,门楼北四座桥梁。检查出的问题包括桥梁常见的空心板梁裂缝,桥台粗骨料外露,桥墩骨料外露等。并对于这些问题向山东省桥梁检测中心张祥亮反应。张祥亮解释说,骨料外露可能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以及室外温度和湿度变化太过强烈,以及桥梁建成后期的养护不足等造成的。桥梁骨料外露比房屋的骨料外露更危险,流水冲刷,浸泡会使病害加速恶化。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王懿荣博物馆,将王懿荣作为榜样,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学习到了更多的关于桥梁检测的知识。
撰稿:徐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