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会为自己相信的事情而行动,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拖延着不行动,根本原因还是你不相信。
不信的话,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行动,是不是验证了这个规律。
有句老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看到了,才会相信。
显然这是个非常朴素的真理,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去伪存真,识别很多谎言。
同时,也会让我们陷入“短视”模式而不自知,更可怕的是它会左右我们的行动,让我们变成被“眼见为实”过度刺激的“短视物种”。
翻译一下,这种短视通常会以如下形式出现:
学这个有用吗?言下之意是没用我就不学啦!
做这项工作有钱赚吗?没钱你找我干啥?我还得多做些立刻回钱的事!
这个内容考试考吗?要是不考,我就不背了!
做这个事不好玩,还是玩游戏、刷抖音、购物更有意思。这些都能及时反馈快乐,让我极度上瘾!
做这个难吗?难我可做不了,我能力不够,有机会再说吧(我可以打击你一下,你以后都没机会啦)
坦率的讲,谁不喜欢立竿见影、省心省力、轻松愉快,还能过上极度享受的生活呢?
可现实真的像下面这个金句一样残酷:
如果你希望未来的日子过得更好,你就一定在目前所有的待办事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对于你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但挡起来并不那么紧急的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需要信奉这样一条原则:
每天一定要做一些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巨大价值的事,并且培养自己这种“因为相信,所以行动,又因为行动而让自己慢慢看见变化的思维和做事模式。”
比如:
你是大学生就需要思考未来如何养活自己,为了养活自己就得提前打磨1-2项毕业后可以养活自己的基本技能,考几个对就业有帮助的证?好好学学英语或写作,好好学的意思是能比80%的人还优秀;
你在职场看看你身边能力最强的那个人,看看他/她身上有啥让你佩服的硬技能,然后废寝忘食的日夜苦练;
如果你说,上面这些我都感兴趣,你可以观察公司或同事都什么未被满足的刚需,你就认认真真的通过满足这个刚需锻炼一下自己的某项技能;
如果这些都没有,你最起码可以去练练写作或学学单位里提成最高的职位所需的技能。
听了这些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我知道一定有朋友会思考,也一定有吐槽甚至想回怼我的声音。
虽然这些道理看似合理,甚至会让你有所憧憬,可真正能行动的人注定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做多百分之一,有可能还低。
一直以来我就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慢慢的变得平庸,到目前为止我能认知的原因如下:
出身的环境是首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曾令我抵触的谚语,现在看来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你的认知水平不会在短时间内远超于你的家庭和身处的环境,身边的人都这样你怎么可能鹤立鸡群,确实难;
人类进化带来的障碍,比如基因、大脑、情绪和漫长进化史根植于我们底层的行为模式和习惯,情绪就是会影响行动和判断,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
“短视”几乎是我们与生俱来,还要陪伴一生的人性特点,在帮助我们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在给我们埋下无数人间的悲剧(坑)。
股市的起伏动荡,就是人性短视的最好见证;
各种影视剧的剧情,让你能看到短视的人间百态;
你每天的情绪起伏,本质上都是短视在从中作祟……
所以,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要承认:“你很难将短视从你的体内彻底清除。”
但,你可以通过一些努力,将它对你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其实都会慢慢的开始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
也都会选择人生的另一条康庄大道:
因为相信,所以才可能看见……
因为相信读书有用,所以不断打磨自己的读书和学习能力,于是就看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为相信良知和原则,所以就会学习和沉淀自己行事方式,于是自己的行动会更加笃定坚持,慢慢的幸福之花就会在这颗大树上开花结果;
因为你相信未来的美好和自己的判断,所以你才会笃信:
做对的难事,才是人生最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