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姨和郑阿姨是要好的同事,两人年龄相当,职位相当,家庭条件方方面面都相同,两人几乎无话不谈。她俩唯一有所不同的是,虽然都生了一个女儿,但女儿的发展状况差别很大。
林阿姨的女儿自小聪明好学,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都是学霸,这让林阿姨很自豪。而郑阿姨的女儿,则学习能力一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处于班里的中下游水平,高中毕业后,勉强考了一个二本大学。女儿入学时,郑阿姨要比林阿姨多付学费,且大学的名字他们一听,只能“嗯嗯”、“哦哦”。林阿姨的女儿入学前,就收到学校、区办的二笔奖励,大学的名字,响当当的,任何人一听,都会张大嘴巴,大夸“了不起”。在子女教育这一方面,似乎郑阿姨败给了林阿姨。
然而,在两个女儿临近三十岁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郑阿姨的满足感远远超过林阿姨。
郑阿姨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找到一份适宜的工作,一年后,又遇见意中人,顺利恋爱两年后结婚。林阿姨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然后回国创业,至今没有男友。
让两位阿姨产生心理感受变化的是,郑阿姨和林阿姨在一起,郑阿姨中会忍不住炫耀:这件上衣是女儿买的,这双鞋子是女儿买的。更刺激林阿姨的是,她俩一起外出旅游时,郑阿姨的女儿总会来电话,叮嘱注意安全,嘘寒问暖,很是贴心。而林阿姨的女儿则如断线的风筝,总是看不到影子,听不到声音,只有在女儿需要资金支持时,才会偶有简短的呼应。
不管是精神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林阿姨觉得自己目前不如郑阿姨,因为女儿跟她很是遥远,她的呼唤,女儿总是没有听到,或者说太忙无暇顾及;她的积蓄,基本让女儿出国留学和回国创业给掏空。如此对比,曾经骄傲满满的林阿姨很是失落。
其实,生活很难两全,每个人走的人生路也各有不同,父母跟子女,也不过是相处一场,然后渐走渐远。林阿姨要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去看待女儿,看待女儿跟自己的关系,才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才不至于让自己在郑阿姨跟女儿的亲密关系中陷于自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