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暗夜浮魅》经典观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6-20 08:12: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暗夜浮魅》经典观后感1000字

  《暗夜浮魅》是一部由贡萨洛·卡尔扎达执导,Lautaro Delgado / Mora Della Veccia / 马里鲁·马里尼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夜浮魅》观后感(一):人类永远需要爱和自由

  总结来说,片子讲的就是高龄老人,在邻居发生意外的夜晚,以为自己看到鬼魅,在惊悚的一夜回忆起自己的女儿、妻子和母亲,而后离世的故事。

  儿子即将进家门接老人去精神病院前,老人急忙打开阳台门享受阳光照耀的时刻,我认为是最为动人的镜头。

  只是老人探访邻居家,女邻居今夜苦闷是因为思念父母,并由此而自杀,这个行为动机有些刻意和牵强。

  观影前半,一直担心所有恐怖镜头是为了吓人而吓人,看完全篇,代入到老人的精神世界,我认为整体逻辑还是有说服力的。没有故意拔高,自然而然又唯美浪漫,非常高级的恐怖片。人类至死都不能放弃追求爱和自由的主题,让我深夜泪洒黄浦剧场了。

  《暗夜浮魅》观后感(二):#SIFF2021# 11

  或许濒死前夕,或许已经死去,我们最终都会变成剧中的老头老太。生命的最后时刻,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如梦碎片般,拼凑出一生的重要片段缩影。本片是阿根廷小成本惊悚悬疑电影,除了前20分钟有点墨迹以外, 剩余的节奏情境都异常抓人,一刻都不会走神。。。全片的场景只有一个,在一栋公寓里。主要演员也只有两个,老夫妻俩人。极简的场景和人物,全靠演员情绪的起伏变化+ 音效和运镜。在“惊悚”的标签下,电影中有部分面目狰狞的镜头,加之震人心魄的暗夜敲门声,这不断重复的敲门犹如灵魂叩问。而二度重播电视机里的“象冢”作为了全片的呼应(传言中“象冢”--即死亡预感。在大象即将进入自然死亡的时刻,它会独自脱离象群,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象冢,最终在那里安然的结束自己生命)。独居老人自然老死,脑海中的敏感反应便是本片一切现象的解释。老爷爷的演技吊炸天了,把一个有点认知症老人的体态、情绪、视角演绎的淋漓尽致。“认 知 症” 国内多称为老年痴呆症,考虑到此症的特性以及对患者的尊重,目前认知症这个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导演将老年病症和错乱的记忆视觉化,揭示了人们在临终前或许都会像片中那样,产生那一瞬间的幻觉或超感知能力。

  《暗夜浮魅》观后感(三):记忆是痛苦的源头,时间是死神的钟摆

  第一次明确出现时间点是20:23(不知是否记错),于是乎开始关注时间节点。虽然标注了具体的时间,并且用它们切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但显然这些时间只能代表理性的、客观的、观影者可以感受的事件发生时间,而不是主角(尤利西斯吗,这个名字不知是不是翻译问题,讨论时间暂时搁置)感受的时间。

  这个阿兹海默症患者所感知的时间是错位的、混乱的,比如他记得管理员妻子怀孕,但妻子(他的臆想)提醒孩子已经五岁。甚至可以说,主人公的时间体系绝对不止一套(管理员一直在强调等白天就一切明了了,包括妻子的话中透露出来的,老人应该是白天比晚上发病的程度更低,白天会更倾向于符合客观时间,晚上就会倾向混乱。注:这并不代表只有两套时间体系,我认为不止,但具体需要后续再复盘)。还有他第二次电话管理员时,管理员在电话里说是4点,实际是三点多,艳阳高照的四点,来来回回循环往复逐渐推进的女人故事线,妻子买菜,儿女回忆,小偷事件,这些缠绕循环的事件,都暗示,不,明示了这种混乱。

  人类痛苦之源很大程度上来于记忆,这不是谁说的,嗯,我说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暗夜浮魅》经典观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