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是主妇》的观后感大全
日期:2021-05-02 04:4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是主妇》的观后感大全

  《我是主妇》是一部由磯山晶执导,斉藤由貴 / 及川光博 / 東亜優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主妇》观后感(一):第一次对宫藤的选角困惑

  这个很搞笑的剧,一开头就雷到我:

  女猪长的太老像男猪的妈,而且这2人我都强烈喜欢。。不起来!

  倒是配角们顺眼,支撑我看下去。

  另外很多细节设计带着明显的宫藤特点:关注并善意地搞笑每个小人物,将之表现得活灵活现。

  相对女猪,我还是喜欢女猪的婆婆,比女猪瘦,也比女猪看着年轻。

  她老人家那个二手书店,我真真喜欢啊!那种对书店不开门也无所谓更乐意步行几小时去儿子家减肥的态度,更是一个孤单的老板娘的可爱啊!

  但抛开这些,我还是不喜欢看胖胖且老老的女猪扮天真。关于夏目附身女猪的情节,也不太认同。。。。所以我第一次看宫藤看到不能承受。

  不过开头的歌曲蛮好听。

  《我是主妇》观后感(二):评论我是主妇

  作为爱的剧场的剧目,做到热热闹闹,欢笑泪水满溢是基本,准确定位是关键。家庭主妇是属于日本社会的突出现象,编剧从夏目漱石《吾辈是猫》得到灵感,让女主被男人的灵魂附着,可以从男人的角度来审视主妇生活,看似无聊且奇怪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重要的纽带。亦可亲身体会到男人附加在女人身上的自私行为,到达自省的目的。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孩子教育、婆媳关系、夫妻感情等都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在犀利剥开现实的同时以幽默的方式一一解决,给予了正在主妇生涯中挣扎的女人们一些共鸣和希望。最终,生活似乎回到了原点,但每个人心态上都解开了心结。

  说到演员,安子这个角色绝对亮点,剧里搞笑的情节她必出席,要演出一个这么2B的角色,需要很大气场。自认为04年的MITCHY外形上是最佳状态,06年稍显圆润但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是太过年轻,喜欢他在剧里表现的极力想保护孩子的焦急和不被孩子信任的挫败感。

  《我是主妇》观后感(三):吾辈是主妇

  这是一部杰出,一部向夏目漱石致敬的杰作。“咱家是猫,叫什么还不知道。”这句经典句子,被宫藤官九郎改为“吾辈是主妇,名字叫小绿”,足足让我听了一百多遍,可依旧感觉有力量。

  我曾经考虑是否只是推荐,但为了夏目漱石,我还是力荐此剧。因为他是我最欣赏的日本作家之一,不仅小说我几乎全部看过,而那《我是猫》也曾阅读接近十遍了。说实话,要不是这样此剧许多地方还真不好领会微妙。

  编剧的才华杰出,在一部算是肥皂剧的作品中,出色的“恶搞”了夏目漱石,这里的“恶搞”并无贬义,只是微微觉得一个这么杰出的作家,还要通过近似漫画般轻松肤浅的解读才能够让当代人认识,真不知道是文明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就连附身的夏目漱石本人也对时代文学艺术大为不满吧。

  故事似乎有些离奇,主妇小绿在特殊情形下被夏目漱石附身了,于是在这种生活中,夏目漱石在体验着主妇家庭的生活。而在这种生活中小绿,家人们,邻里们,夏目漱石都在成长都有所得。

  故事似不可思议,但又显然合情合理,算是节奏舒缓的家庭剧,但又无法让人快进。轻松幽默又让人深思。杰出之作。

  《我是主妇》观后感(四):笑中带泪,回味无穷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长的一部日剧之一了,竟然有40集,虽然每集只有25分钟。但我还是一口气在三天之内看完了,竟然还是用土豆看的。果然宫藤的剧本对我就是有那么一种魔力和吸引力。

  故事说的是千元纸币上的水印——明治年代的文豪夏目淑石附身到了一名平成年代主妇身上。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的另一部作品《爱的魔法使》,也是男女人格交换的故事,典型的宫藤官九郎式设定。

  剧中充满了各种恶搞,笑料百出。女主角绿被“吾辈”附身以后,一口男性化的用语与暴躁的脾气就很令人喷饭,男主角崇是个超级M,总是被粗暴对待,逆DV被打出鼻血,虽然精神上小小出轨总的来说还是忠贞不渝,婆婆是韩国明星裴阳军(==,这个应该就是裴XX吧)的狂热粉丝,追星至韩国,却错过偶像却跑到她家中。邻居家的安子明明是个女流氓,没想到以前竟然是优等生,还总是在尝试将脸塞进不锈钢锅中的小脸术,咖啡店的老板说起自己的私藏av必定会用腹式呼吸吼出“無修正です”,还有每次主角夫妇在咖啡店开唱音乐剧的时候,两个人夸张的动作表情等等等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大概可以用很如今非常流行的“脑残”两字对其加以高度评价。当然,宫藤的剧也必然有许多煽情的桥段,比如最后几集吾辈写给众人的遗书,就让人笑中带泪,回味无穷。

  《我是主妇》观后感(五):宫藤你确实是神

  YYcaf前几天终于把这剧给做完了,自己花了一天时间也终于欣赏完这部神作的最后10集了,这部剧总算在追了大半年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不得不说,宫藤在06年选择这部剧,并且投放在了午间档真得非常明智,每集20多分钟、40集的量,比起放在黄金档,宫藤得到了更多的发挥,人物刻画上也变得更多更有趣,内容也更丰富更恶搞,题材与创意同样是更高更赞,总之这种过瘾程度与观后的满足度超过目前宫藤任何一部影视作品~~

  要说不足与遗憾,那就是前10集确实不怎么容易吸引并留住观众,但也正是前10集的铺垫到位,宫藤才能把之后30集可以挖掘的笑料发挥到淋漓尽致,可以把剧中所有出场人物叙述得如此井然有序,可以感受到的爽快程度一浪高过一浪…………

  当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宫藤真得是把“吾辈(WAGAHAI)”创造得太成功太有才了,从最初得有些莫名,到之后渐渐得熟识,再到之后得全然接受,最终不仅让剧中所有“吾辈”周围的人、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把如此一个荒谬的人物能够如此真真实实完完整整的接受下来,这种感动、这种冲击正是看完这40集给我最大的收获与满足。

  说了这么多,貌似剧情还没说过,但实际上又没啥可说的,因为剧情很简单,全都是些主人公们的日常琐事,而作为该剧最大的噱头 “附身”也并不稀奇,只不过宫藤真得是把这个噱头+日常琐事+一些小灵感 完美的创造出了一幕又一幕的爆笑,一个接着一个的混乱,成功塑造出这个被夏目漱石附身主妇的整个家庭。

  当然实现这一点与演员的出色表演也分不开,齐藤由贵自不用说,神情、动作表演都演绎到了极致,无可挑剔,及川光博可能有些人受不了丫过度犯贱的表演,不过我倒蛮喜欢的,婆婆竹下景子与邻居池津祥子算是配角内最出色的,KUSO气氛大部分都是靠这两人来调剂的,此外其实剧中所有演员都很不错的(几个小演员自然不能要求过高),然则本田博太郎的声音更是全剧画龙点睛之笔,配合齐藤由贵的演绎实在是很微妙的自然感,最后5集看得差点湿鸟

  最后,不得不再说一句,宫藤你真得是一位神,也真得很羡慕日本能够有如此这样的一位编剧,从“虎与龙”的“落语”,到“舞伎”的京都艺伎,再是这部“我是主妇”的“夏目漱石”,每次你都是如此带着崇敬之心的调侃并推广着这些不怎么能被年轻人所接受但应该被传承下去的日本文化与人物,不是教科书似的生硬填塞,而是给与观众一颗好奇心,自然而然得跟着你的故事进入那个“世界”并且接受那个“世界”…………

  至于再深入得也没啥想说的了,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神作,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已经俨然成为了宫藤最高之作且没有之一

  最后怀着无比敬意感谢YY费时大半年时间给我们带来的这部作品,万分感谢!~~

  希望有机会能够买到这套DVD-box~~

  以上

  顺便推荐这个BLOG:http://steature.spaces.live.com/cns!CB8C2F3E1DA5DF21!1416.entry

  主人很强大啊,每集都有观感~~

  《我是主妇》观后感(六):附身的客体离去后,主体的生活该如何继续

  

从极其喜剧化、日常化的外表下去挖掘文本内潜藏着的可被严肃解读的信息,这是随着时间/年代逝去而愈发重要的事。

《吾辈是主妇》是宫藤官九郎前期不太出名的剧作,但风格已经成形,往后的剧本愈发成熟熟练但不离其宗——在喜怒哀乐的情绪之间穿插独属于宫藤官九郎的一种“间离”效果,效果初看会显得刻意,但其实就连这刻意也已经被包容在了整体呈现出的效果之内,“偏离常规的走向”或者“意想不到的对话台词”包括所谓的人物“官方吐槽”,这种效果,反而会将鬼马风格发挥极致,而且笑料更明显。

这部剧作最大设定的“附身”,且附身的人物是印在千元纸币上的日本文豪【夏目漱石】,一个近代男作家附身到现代家庭主妇身上(古与今,男与女),剧作本身的定位完全可以猜到将是一个附身后的角色替原来的角色解决家长里短重建邻里关系的故事,继而也影响附身后的角色对于已经固定的观念一次重新体验的机会,从而达到煽动观众情感,引发感动泪目的情绪,这两种设置是此类剧作最基本最典型的操作。那么宫藤是怎么在这基础的设定上创作出更具有喜剧、感人效果并且独具他自己风格的剧本的呢?

首先是各类人物都鲜明具有特点,并在40集的剧作中将自身特点从头至尾完全发挥,主演斋藤由贵在此剧中的演技为整个剧作添加活力,两个角色转换特点捕捉得很好。但这个核心人物最难处理的地方在于结尾:附身的夏目漱石离去后,真正的主妇绿回来了,她该怎么面对由夏目漱石处理好的这一切关系(被附身后的她并没有多少意识存在),观众又会如何看待已经征服他们的夏目漱石的离去和真正的主妇绿的归来呢?宫藤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处理方法,但他给出的模糊方法或许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绿模仿了一次吾辈夏目漱石,但也只能是这样一次开玩笑般的模仿,因为作为绿的主体性是绝对不能消失的。绿在模仿中完成两者之间的共洽,也给了让观众的心情在徘徊间落定尘埃的时间。包括给“夏目漱石”这个角色的配音演员亲自出场这一设置太令人惊叹,从幕后转移到幕前,而“附身的夏目漱石”则由幕前转换到幕后“消失”。整个过程抹去一切不合理,同时又用如此不合理的出场与退场的方式来让观众接受此合理性。

当附身的客体精彩程度完全超越了主体,主体回归后是否要为此而重建自己呢?宫藤给出一个温柔的答案,回归后的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她仍是她自己,一个普通平凡的家庭主妇,仍喜欢写一些奇怪的绯句自娱自乐,同样也继承下在杂志上发布散文的由【夏目漱石】留给她的遗产之一。

再说一下另一个特点人物,池津祥子扮演的对门邻居安子,外号是由附身后的夏目漱石给她取得【生秃】,前期这个人物可以看做是一个简化版的更具庸常喜剧效果的莎士比亚的“Fool”小丑式人物。她是除了知情人之外最早一个洞悉了主妇绿的怪异行为,并且阴差阳错差点猜中答案——她想到夏目漱石,想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绿是猫女。前期一系列喜剧小丑般的言行举止中带着预兆的意味,当然这意味稍纵即逝,随着绿其实是夏目漱石的身份都被大家知悉后,这个人物也就化为了普通的承担搞笑的角色。

本剧中几乎所有设置的包袱都被完满填补,尤其是夏目漱石离开,给每人写好遗书,众人随着阅读遗书展开回忆(被省略的情节加上视角的一点转换),完成一个情感小高潮。

剧集越来越渐入佳境,宫藤官九郎还顺势穿插进严肃核心进行探讨,只是这一部分并不深入,浅浅提及带过:关于绿和吾辈的两重身份矛盾,家庭主妇的身份意识/社会意识等。

延展观看:宫藤官九郎的剧作中出现过的通过“幽灵/神明”人物来达到推进效果的剧本。

《还有第11人》中意外去世的前妻的幽灵,通过“幽灵”的帮助,家庭生活更加和睦。

《对不起青春》中更进一步,明明由一股懊悔恼恨产生却化为菩萨的同样已经去世的妈妈。

PS:本来还应该写写,宫藤官九郎的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的变化,以及其中共同的特点,包括他自己还是导演,演员等多重身份。但写起来太难,好几部剧早年看得也已经记不清,于是作罢(其实也是因为懒)。

PPS:尽管这么喜欢宫藤官九郎,几乎快要看完所有由他作为编剧的作品,但其中大热的《池袋西口公园》系列,《木更津猫眼》系列却无法喜欢,早年看完时甚至感到一丝无聊。或许可以分析一下为何感到无聊的小文,但还是作罢(总归还是太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是主妇》的观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