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色大门》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1-05-01 03:30: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金色大门》经典观后感有感

  《金色大门》是一部由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执导,夏洛特·甘斯布 / 温琴佐·阿马托 / 弗兰切斯克·卡西萨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奇幻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色大门》观后感(一):一些反思

  成为“现代人”的要求是什么?

  新世界的人们更接近上帝?

  美国是怎样发迹起来的?

  美国梦好吗?

  美国的形象是怎样的,特别是在欧洲人眼里?

  洪流中的人们如何看清方向?

  《金色大门》观后感(二):Nuovomondo,意语名原意new world,但英译名更富诗意,Golden Door,金色大门

  好久没有看一部电影看得那么激动了。《金色大门》讲低贱、讲贫穷、讲白日做梦,但讲得那么神圣和有尊严。它美。它节奏妩媚,卖弄风情,在柔软和冷峻之间游鱼潜水。它是一部联系了个体和宏大叙事的影片,联系了新世界和旧世界,投射了文明进程的影片。到最后从主体迁跃到群像的镜头,鸟瞰牛奶河中滚滚向前的点点人潮,我知道这部电影成功了。

  它无愧于成功,无愧于史诗之名。史诗,首先就要是诗啊!

  这是诺贝特·埃利亚斯的影片!

  在我的心目中这部影片与《泡沫人生》相等,它们都是极被低估,但我偏偏爱不释手的影片。沧海遗珠,莫过如此。

  《金色大门》观后感(三):最早的移民梦

  意大利海边的一个小岛,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大片干枯的岩石,却见不到一块耕地。那里的人世代贫穷,住着岩石的房子,本来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传教士的到来给了他们对于新世界的日日夜夜的渴望,导演总是将这种渴望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出一种幻象,弄得我找不着调,却又觉得搞笑有趣。新世界里的箩卜都有一米八,树叶上掉下的钱币都能砸到美梦中的自己,甜蜜得天天要泡在牛奶河里。

  还没上那条象沙丁鱼罐头的移民船,就意外地与一个英国的落迫的高贵妇人扯上了是非,美女尤物自然成为移民船上另类族群,各种传闻成为闭塞空间有趣的新闻,美女为了要入境,幸运地选中了这个大胆又丧妻的中年男人,在甲板上与贵妇上演一出花样年华,两两相望,眼角眉捎都带情,揣摸试探,终于将美女收入帐下。但美女也是有头脑的,看上这意大利佬自然也是为了进入那个美好的世界。

  新世界里满是幻想和单纯的美好,旧世界里是贫穷和固执。有时我们想象的生活只是填补生活中渴望得到的东西,却不知道新世界里又会有哪些让我们恐惧,结尾那些去往新世界里的人一起沐浴在牛奶河里,又是一种幻象吧。

  《金色大门》观后感(四):青灰色調

  哇~我好喜歡裡面拍人物的特寫喔~~還有一開始拍義大利某個島的鏡頭。不會講,就是覺得非常地詩意,他拍人也是喔!

  這部片子道盡了達爾文的『進步說』如何充斥在當時的新世界與就是舊世界...重點是,生活其中,對於新大陸充滿嚮往的人們,在乾竭草木不生的石礫島嶼生長的人們,雖然不認識字,不會寫字,還是有他們的堅持,....相信土地會長出巨大洋蔥、紅蘿蔔、相信河流流出泹泹牛奶......因為相信所以『無所畏懼』......不管是被裁定『啞巴』或『弱智』,在島嶼來的人們心中那把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奶奶決定,大家留下,她要回去,她想念老家。

  她是個智者,在義大利小島上,她可是治百病的女巫呢。

  那個草木不生的島,真是拍得太美了。。。他的鏡頭都會有『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的對比.......包括人也是。

  嗯~灰綠的色調,青灰的色調,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然後裡面摻雜的那一點魔幻,嗯......就是喜歡那種調子。。。

  ******

  想到這部電影可以跟陳志勇的{抵岸}相輝映...用圖像描繪了那時人們尋找新天地的熱情與...不知所措的失落.....

  《金色大门》观后感(五):沐浴在牛奶河里

  迟到了,等进电影院,西西里岛的曼库索一家正在卖牲口、置换行头,准备上路去美利坚。

  开头很像意大利的乡村题材电影,农民Salvatore带着两个孩子和母亲打算离开家乡,到“土豆有火车厢那么大、胡萝卜像船那么长、树上结金币”的天堂美利坚。

  中间部分是航行篇,Salvatore在越洋轮上遇见了lucy,来自英国、优雅美丽,几乎船上的每个男人都想娶她,结果当然是Salvatore和lucy在一起了,两人沐浴在牛奶河里,登上了户萝卜船。

  最后一部分是上岸之后的入境检查,最赞,黑色幽默。除了每个入境者的指甲头发和脱光了查身体,“新世界的守门人”还很耐心地考察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因为按照他们的“现代理论”,这些都是会遗传的。

  于是Salvatore用七巧板盖了两间屋子给考官,告诉他一间住人,一间住牲口。考官又问:如果你的船快沉了,一袋面包和一袋金子你扔哪样?答:我把面包吃了……为什么要扔金子?

  最好的是最后一幕,Salvatore固执的妈妈和儿子被判定精神失常和哑巴将驱逐出境,Salvatore说,这里有那么多的土地和活儿。哑巴有什么不好,他只干活,不会抱怨,多清净啊,我妈妈,我会把她关在屋子里,让她干活,绝不放她出来……

  事实上,他要说的是,新世界是属于他们的,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分开或者驱逐。

  “面包像云彩一样、房子有一百层高”的美利坚就是由他们这些指甲缝乌黑的人亲手创造的。

  《金色大门》观后感(六):心中的牛奶河

  忧郁浪漫的灰蓝色,展开了西西里岛纯真岛民的追梦之旅。

  一切的宁静平随着外界世界飞来的一丝讯息而打破。

  灾难只发生在有生命的地方,只有迸发生命的痛,恶魔才会畅快地欢笑。

  当人们同放在一个容器中经历相同的情感时,共鸣才能把人们梳理在一起。

  出海的船载着密密麻麻的人渐渐离开了岸边。船上和岸上的人默默凝视,仿佛大陆漂开,不同的人类始祖开始了不同的进化。等待他们的不会是牛奶河,但我们有什么理由嘲笑呢,梦想不能用来划分人的贵贱,它不是某部分人的专利,梦想只能用相对坐标来衡量,才能量出人心的尺度。

  粗旷地带有宗教仪式般的音乐被戏谑的爵士所取代。人类本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别,通过一系列的外在检查,他们都进入了美国大门。然而文化这个对于不同人类意识的审查却把他们拦在了门外。

  我一定要住在地上

  我喜欢住在天上的房子

  我像在吃云。。

  我们的生活让他们来解读起来,充满了原真的气息。

  然而现实是,只是少数人可以真正通向金色的殿堂,那是命运的垂青。然而多数人的未来已经不得已被强行改变了。

  也许金色的大门只是一道门而已,门后的世界也许并不美丽。回望才发觉,门已在身后关上,想再推开它迈回最初的世界。门是一种分隔,只能选择一种的一边。如果幸福的牛奶河可以流淌,就让它冲开大门,让世界变成纯洁的汪洋。

  《金色大门》观后感(七):金色大门的背后,真的是灿烂新世界?

  『金色大门』,06年的银狮奖,其实我是冲着夏洛特•甘斯布才看的,从早先的『旅鼠』到最近的『科学睡眠』,我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笑起来有点温暖有点落寞的优雅女子了。

  看片子的过程没有什么愉悦可言,倒是压抑感一直如影随形。其实导演的手法是颇具新意的,大量的超现实臆想片段以及极富意味的静默定格画面,似乎每一个镜头都泛着那么点冷幽默的意思。并不是我不懂得幽默,大部分时间里晦暗的画面,充斥着过量人物的镜头,都给我一种胀满屏幕窒息感,加上原本题材的历史性厚重感,再多的妙趣横生都变成了凝重忧思。

  片子围绕着早期西西里移民而展开。一群野蛮愚昧的原著民,带着对新世界的绮丽幻想,毅然决然的要远渡重洋登上美洲新大陆,他们以为那里土豆都有火车厢那么大、胡萝卜都像帆船那么长、树上哗啦啦的掉金币,可以沐浴在牛奶河里,吃着像云彩一样的面包,可以住在耸入云霄的高楼中,有一个木盒子带他们上上下下,却担心着牲口会不会赶不进去,他们相信迎接他们的会是美丽新世界,那次坚苦卓越的旅程只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穿越金色大门便可到达天堂。可是当他们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美好的憧憬不过是海市蜃楼,一切幻想是如此不切实际幼稚可笑的时候,他们要怎样选择呢?

  天堂还未到来,炼狱已经降临。当一家人中有人将被遣返,面临分崩离析的时候,他们的眼神透露着愤怒悲伤。当那些如花美貌的少女或者年老色衰的妇女,面对着他们丑陋不堪或者不愿露面的未婚夫,眼神透露着畏缩恐惧。他们可否知道这个看似天堂般的新世界即将建造在他们辛劳微驼的背上和黝黑污脏的指甲缝中?

  中文的译名为『灿烂新人生』,真是极具反讽意味。海报上还有这样一句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通往人间天堂,却是有人命中注定要打开这扇金色大门。金色大门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是牛奶河,也不是伊甸园。

  《金色大门》观后感(八):影片里,隐晦内容的分析。

  片头,男主与儿子叼着石块爬到山坡高处的十字架,寻求神或是祖先的指示。那时应该已经决心要移居新世界了。男主的孪生兄弟已经移居美国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不清楚男主决定举家移民的主要目的,但去找他的兄弟是一定的。虽然没有任何通讯联系方式,但他认为一定能找到兄弟的,估计把新世界也当作村镇规模的了。

  村子里的牧师在临走前,把两个女孩托付给男主照管,并嘱托要男主保证她们不受任何侵犯。显然她们俩不是男主的家人。到达后,结婚配对那场戏,这2个女孩也是有指定未婚夫的,所以很可能是跨国婚姻方式的移民。

  女主的身世影片也没有做解释,像是被遗弃的贵妇(贵族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不排除高级妓女的嫌疑,船上私下里有很多传言。女主在移民船上似乎有卖淫的行为,白天与上等仓的贵人们勾搭,半夜偷偷跑出舱底的低等仓,去楼上做些什么,回来时呼吸略急促,头发略显凌乱。可能因为身无分文,上船时,就想逃票,被猥亵男拦截后,似乎也以性交易才得以上船,影片表现得很隐晦。所以,我也只是猜测。

  老母亲最后被遣送之前,一直闭口没说一句话,而由“哑巴”孙子代替她表达希望男人们都留下的心愿。所以,我倾向于老巫婆施法术把说话能力转移给了孙子的猜想。

  最隐晦的牛奶河,片中唯一一次提到。意裔移民们在讨论新世界的神奇时,提到:据说加利福尼亚州有几条牛奶河...男主回答道:“虽然不会游泳,但他会进入河里浸泡一下” 结果被耻笑了。可以相信,牛奶河象征着美国梦,特别是影片结尾那片段,最先出现的男主一家人里,已经没了老巫婆的身影。

  影片的时间设置是20世纪初,从美国方面的设施条件来看,应该是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在Ellis Island爱丽斯岛拘留所里,可以看到纽约的摩天高楼。很让我诧异的是,移民中居然能有人说起电梯这种高科技产品,了不得啊。

  《金色大门》观后感(九):没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人类的迁徙什么时候都没有停过。

  意大利人也一样。

  从前记忆中美丽的西西里风景和这里却搭不上边。意大利北边是欧洲大陆,那边的山区和我们国家西南一些地区如出一辙,连绵的山脉,石头和着泥土的贫瘠之地,还有阴冷的季风。让信仰和家庭尤显重要。

  主人公带着全家人,一点也不夸张的全家人,包括70多岁的奶奶,和两个儿子、两个女孩一起上了路。整个篇幅描述的,只是在路上。

  金色之门最终出现的时候,我有些失望因为巫师奶奶要被遣返回国,老人不能获准入境,新兴的美国怕这样那样的人成为时代的累赘。倒是主人公很清醒的喊到:“为什么不行,这里有的是工作,有的是机会,她可以很多做事,我们也可以养她。”

  原来他早就知道,也很清醒,他做的决定从来不慌张。所以才有帮助那个神秘女子的一幕。现在想起来他必然会被爱上,因为他的坚强和勇敢,独自带大几个子女的坚强和敢于接受变迁的勇敢,都足以让人信任。我还想说,意大利的男子真的很象雕塑,那种骨骼的美我很受用,呵呵。。。

  神秘女子,来落不明。但从她那标准的口音和着装、还有神态、气质。大概能知道她来自英国,受过良好的教育,还有一颗高贵的心。从她选择了主人公的时候,她的为什么都不重要了,另一个因开始了。

  “哑巴”儿子真的不是哑巴!可爱的孩子曾逗我几分笑,超级的倔,就是不说话!就是要戴那顶土不拉几的帽子! 但因为这扇金色大门,最后还是开了口。忽然想起scorpion乐队的一首歌:wind of change,大概最能表达言语不了的东西。

  两个美丽的姐姐,抽签式的公证掉了自己青春和未来。她喊着:我不远万里的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要找象你这样的人!这就历史所需要人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势不可挡。

  奶奶会回到那间石头屋,历史还在,生活继续。

  我们的心情瞬时被牛奶释然了。毕竟这又是希望的开始。

  《金色大门》观后感(十):《金色大门》:我其实并不在乎它是否光荣和正确

  昨晚爆肝刷论文到半夜四点,今儿起床刷了任务之后,临时起意去资料馆看了《金色大门》。我没有任何积累,顶着沉重的眼皮和乱跳的精神,也没有任何回顾的时间。

  回来之后在豆瓣上MARK看过似乎是大家的习惯。然后顺手翻了下下面的影评,很多人去探讨男主角一家谁留下谁没留下,或者是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现代化意味,以及未来他们的美国梦会不会破碎等等。有一篇内容分析的影评猜测,女主 Gainsbourg是不是通过性交易的方式登船等等。

  其实,看完这些之后,爆肝的我觉得很烦躁。

  为什么烦躁?我们似乎太热衷于解读,而丧失了一种保留空间的能力。而这种解读,往往可能是过度阐释的。你给一部电影赋予太多的文化意义之后,电影导演也会佩服你。他的艺术直觉咋就能变成了别人满眼的符号呢?我都没想到我是如此高明。

  这是一种习惯赋予意义的思维方式。还有一种,是中国观众解读魔术式的思维方式。

  在观看魔术时,一个合格的观众应当是首先享受魔术带来的惊奇感的。而不是孜孜不倦的去迫使魔术师屈从于他们的好奇。我们可能需要承认专业分工,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秘密。当然,严肃的解读和研究不在此列。

  因此,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我们也许需要首先学会做一个观众,一个接受者。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我其实并不在乎它是否光荣和正确。我并不在乎它是否能担得起所谓移民史诗的名号,我也并不在乎其中哪些内容可能存在怎样的问题。我在乎的是,他讲故事的方式,这部电影我喜欢的那种平静的,但是充满不伦不类的彩蛋的调调。以及那个青春睿智的老太太,那个熟谙“规则”的英国女人,和那个充满创造力的文盲男主。

  每个人都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然后,我想说的,其实是,我其实也并不在乎我说了什么。因为,我只是一个观众,以及,我还算是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和我们容易接近的那些片子,有所不同。

  停留在观众身份的做法可能是反智的,是懒惰的,是极端不容纳好奇的。但是,我们需要保持适度的后退,沉默,需要在观众的身份上多停留一会儿。因为即便是再急切的表达,也需要时间去沉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色大门》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