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2015年10月,马云对着屏幕字正腔圆地说道。
富有的脸上,似乎堆满了真诚。
那一年,凡尔赛文学还未兴起,这句话无疑是凡尔赛现象的封神史迹。
彼时,央视某主持人就站在马云身边。
他就亲眼看着马云不紧不慢地说完这句话。
故作镇静的脸上,显然填满了柠檬。
皮笑肉不笑的尴尬,几乎要溢出屏幕。
那个央视主持人,叫撒贝宁。
当撒贝宁解放天性并圈粉无数后,网友们纷纷开始追溯他放飞自我的源头。
这才猛然发现。
原来,这一刻它意义非凡。
马云这几句话,似乎是撒贝宁风格的拐点。
遇见马云,则是他彻底解放天性的开始。
撒贝宁,自此搭上了放飞自我的高速车。
而这关键性的一刻,我管它叫作「撒贝宁的沦陷」。
今天的撒贝宁,已经是名声在外的芳心纵火犯了。
但沦陷之前,他应该从没想过要纵火。
那时候的撒贝宁,身上还没什么标签。
要说有,那就是纯粹的优秀。
关于撒贝宁的履历,网友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晋江男主人设。
当你在百度上敲下这六个字,能搜到上千万条和撒贝宁的强关联。
晋江是什么?一个爽文集中营。
那么晋江男主顾名思义,必须得是一路开挂的人生。
撒贝宁的校园生活,几乎是高光拼凑而成的。
他从小就成绩优异,优异到读文科时能意外拿下全国物理奖的第二名。
高三那年,所有人都在努力备战高考。
撒贝宁却「被迫」保送北大。
进入北大后,他又被社团活动吸引。
接连出任篮球社社长、创点社社长、合唱团团长、广播站副站长...
繁重的社团工作几乎占用了他所有时间,撒贝宁也因此缺课越来越多。
眼看着考试将近,他只好把各个学科的整本书都通背下来。
最终期末,门门功课都在85分以上。
就这样,他还分出心谈了恋爱。
女朋友是隔壁清华的英语系花。
仅此而已吗?
当然不是,晋江男主必须是面面开花。
成绩优异的同时,撒贝宁还带着团队拿下全球大学生合唱大赛的金奖。
至于个人嘛,则是全球华语最佳辩手。
就这样,甚至还抽出时间拍了部电视剧《阳关路》。
很快,大学临近毕业。
所有同学都在为选择苦恼,为各自的未来奔忙。
这时候的撒贝宁呢?
他又被北大保研了。
说起这次保研,可谓万幸。
要不是北大保送,撒贝宁可能就要去北京最高法工作了。
错过北京最高法,学法律的撒贝宁只好在读研时尝试些其他的行业。
非科班出生的他,选择参加央视的主持人大赛。
意外拿下四个满分,得了个冠军。
紧接着,还在读研一的撒贝宁入职央视。
主持一档全新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
“各位好,这里是《今日说法》。”
几年后,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一度超过了新闻联播。
......
以上全部,都只是撒贝宁的部分经历。
后来,我听过很多锦鲤的故事。
都觉得不值一提。
后来,我看过很多所谓的爽剧。
都觉得乏善可陈。
你看看晋江男主撒贝宁,这才是开挂人生的范本。
那些年,青涩的小撒俘获芳心无数。
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电视机前的妈妈们。
毋庸置疑,撒贝宁就是她们最想要的女婿。
那时候撒贝宁的人设,和绝大多数的央视主持人们一样。
端庄大方又不减幽默风趣。
比如参加《非常静距离》,他聊起选主持人时的经过。
“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黑黑瘦瘦的,就站在走廊里,他们说这猴子谁弄来的?”
“但他们看到张绍刚的时候,又对我很满意。”
严肃认真却不乏活泼可爱。
比如参加《鲁豫有约》,他讲了一段故事。
故事核心是一个粉丝跟踪他,并骚扰张绍刚和张绍刚的家人。
他一人分饰四角,将一个原本挺可怕的故事诠释得极其生动。
再比如参加《国庆七天乐》,他聊到保送北大的经过。
那种被保送的激动,都藏在短短五个字里:
“还上晚自习?”
言罢,还不忘了用同学的口吻调侃自己一句:
“你终于被开除了!”
俗话说得好,三岁就看老。
这些片段,都足以看出晋江男主沙雕的底色。
但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包袱,那些年的撒贝宁始终试图藏起自己的本真面目。
这个包袱,撒贝宁一直背着。
直到被马云凡尔赛之后,彻底沦陷。
谁能想呢?
晋江男主剧的第二季,竟是部情景喜剧。
请牢记这个皮笑肉不笑的微笑,它是撒贝宁人设崩塌的起点。
不对,应该是「原形毕露」的开始。
当撒贝宁笑着听完马云的不知所云后,故事便朝着奇怪的地方展开了。
人可真奇怪,总会成为自己过去最讨厌的模样。
无数个深夜里,撒贝宁总回想起自己凝视着马云的那个场景。
2016年,他终于沦陷了。
他成了《脱口秀大会》上那个被凝视的马云。
一个北漂脱口秀话题,成了大型凡尔赛现场。
撒贝宁又一次聊起北大保送的事情,跟《国庆七天乐》上那个他却判若两人。
被保送的激动、兴奋、喜极而泣都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唉,说来惭愧。
是撒贝宁苦恼、纠结和两难。
“我被迫北漂,是因为当年被保送北大了。”
“去呢,离家太远。”
“不去吧,北大好像也还可以。”
就凭这一句话,撒贝宁凡尔赛界封神。
甚至还有自己的分支——凡尔撒。
从此,撒贝宁在自我放飞的路上一去不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明星大侦探》。
说起这档节目邀请撒贝宁的初衷,原本是要普法的。
结果,却靠开车和沙雕出了圈。
但无论如何,他都早已是这档综艺的灵魂人物。
芳心纵火犯——撒贝宁。
他的目标,是燃烧十岁到七十岁所有女性的芳心。
不仅要纵火,撒贝宁还要开最高速的车。
我甚至有证据怀疑,开车才是撒贝宁真人秀的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实车证据如下:
《你们为爱情鼓过掌吗?》
《论:谁的下半身有戏》
《牧羊女、羊和皮鞭》
《公爵这么快?》
《刺激的头等车厢之胶带、丝袜和麻绳》
......
以上节选,不及撒车九牛之一毛。
这档综艺,让撒贝宁彻底沦陷。
好在没了包袱后他自得其乐,即使再回到央视也迈着解放天性的步伐。
还记得前文中那个坐在荧幕前普法的青涩少年吗?
今天的撒贝宁,早已不再青涩啦。
他也是可以替自己画出八块腹肌的成年人啦。
至于凡尔赛文学,也早已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同事在综艺中聊起高考成绩:
“我当时是艺术类第一。”
“我也是第一呀!”
“谁不是第一。”
他总是一招制敌:
“跟一帮还需要考试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靠这幅好似人设崩塌的模样,撒贝宁圈粉无数。
自《今日说法》至《明星大侦探》,他成功俘获了十岁到七十岁全年龄段女性的芳心。
显然,沦陷后的他更惹人疼爱了。
为什么我这么讨厌撒贝宁?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意外发现了知乎上的这个问题。
点开问题才发现,这个提问竟有近千万浏览量。
带着好奇,我开始一条条地翻阅提问下的回答。
翻看了一半以上,才长舒一口气。
果然,知乎一如既往。
阴阳怪气的问题下边,通常是阴阳怪气地回答。
最高赞回复言简意赅:
但这个问题要问我,我能回答。
为什么讨厌?因为他总喜欢破坏规则。
我还清楚的记得撒贝宁第一季上《明侦》的场景,第七期节目撒贝宁第一次拿到凶手身份。
出人意料的是,撒贝宁把票投给了自己。
是的,游戏中他选择了自首。
“游戏里凶手可以拿着六根金条得意地离开,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痛苦的事情。”
随后,何炅又补充道:“这是撒第一次当凶手。”
“从第一天开始,他(撒贝宁)就一直担心一件事,就是我们节目到底要宣扬什么。到底是要告诉大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罪有应得,再或者你只要够聪明,也有机会逃脱法律的制裁,他一直在纠结这件事。”
何炅这段话,是替撒贝宁说的。
同样,也是撒贝宁想说的。
他知道《今日说法》可能不够有趣,可能不能再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所以他想通过这档综艺,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节目里,他总是在不厌其烦地普法。
直指各种恶劣现象的本质。
同样的片段,数不胜数。
他会指出每一个剧本里的问题,哪些行为是违法的、错误的、僭越红线的。
他会很认真告诉观众,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而这些,才是撒贝宁选择这档节目的原因。
这是他的初衷,几十年如一日。
节目外,亦是如此。
他曾开车一路到拉萨,报道青藏铁路沿线细节。
他曾忍着腿伤学跳舞,忍着腰痛做高难度动作,只为帮素昧平生的女孩完成梦想。
他还曾冒着危险下千米高崖,捡一个塑料瓶。
镜头前,他一次次九十度鞠躬。
恳请大家保护环境。
这才是撒贝宁,是他看似玩世不恭的背后的那些东西。
是那难得的一腔热忱。
是那肉眼可见的浩然正气。
是一个克制而冷静,理性且温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