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魔术师》是一本由[加]德里克·昆什肯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一):宇宙第一骗子,贝利撒留
硬科幻小说代表,关于技术描写非常详细,很干,结构紧凑,结尾出乎预料。这世上的骗子很多,但把自己的骗局跟量子世界做比较的的,或许只有贝利撒留一个。他利用与生俱来的计算能力对任何事物进行量子计算和抽象构造。策划的宇宙骗局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喜欢昆什肯笔下的以贝利撒留为代表的这只团队,人物角色都很有个性,互相也挺有趣,感觉可以拍个电影。布局广大,人,尤其是偶人,量人的设定不错,或许未来我们也会接触到这些人。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二):毫无特色的处女作
想要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个人认为应该包含以前几点之一,优秀的背景设定、饱满的人物性格、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深刻话题的探讨。
很可惜的是,量子魔术师可能只有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正如其他书评所讲的一样,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科幻小说,一部爆米花式的科幻小说。甚至在小说末尾的剧情都有些许的生硬。
不过我觉得有一点是比较吸引我的。那就是偶人的设定。
偶人对于元神的扭曲的崇拜。映射了目前社会下人们对于物质和金钱的丑恶崇拜。不过作者只是从一个流浪偶人的角度来讲,并没有深刻挖掘与剖析。
如果你想从这部小说中获得阅读的快感,那么就读读看吧。
如果想要达到盲视这类小说的阅读体验,那还是做不到的。
以上,四星。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三):一篇小书评
来还愿书评。
这部作品的世界观设定得非常优秀,高智商的量人、崇神癫狂的偶人、杂种人,基于基因变异,人类想象的,该有的不该有的乌托邦。尤其是把量人作为主角,通过量人的意识开关来梳理整个量子科幻的逻辑,对这部分的描写引人入胜。作者是吃透了这部分的说法的。非常优秀的一部科幻小说,没有辜负它的书名,满足了我对量子类科幻小说的期待。
作者对整篇小说节奏的把握令人愉悦。所召集的团队内部的人性张力,欺骗、利益、信任,团队外部,偶人国癫狂的宗教崇拜下,改造人所可能导向的一种失序的,丧失人性的后果。要说这种癫狂怎么落到书里,大概就是,拥有神的气味的人,偶人将他们的神囚禁在狭小的监牢,脸上潮红地接住神的尿液的如此程度。 看见其它书评中提到了作为小说本身的结构,存在的一些描写和情节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无伤大雅。尤其是作者以硬科幻闻名的话。
对理论的堆砌,我并不认为损伤了这部小说分毫,反而成就了他的诡秘。
我给它打满五星,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四):中规中矩?一点小小的吐槽
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FoTo科幻协会的一员,看完后来作一个简短的评价。首先感谢科幻世界的赠书,能让我们有机会阅(bai)读(piao)更多作品。由于我读的书也不多,文学素养也不怎么高,所以书评可能不怎么有价值。下面是对这本书的评价与吐槽。首先整个故事是相当流畅的,故事情节就不予复述了,拍成电影一定会相当的好莱坞。作者讲了个好故事,而不是去花大篇幅去描写设定,字里行间也可以透露出一些背景细节(虽然不多)。总之该夸的其他书评也夸的差不多了,下面是吐槽环节。
首先吐槽命名,这里面国家的命名都有点令我难受,比如英西国什么的,总让我觉得太空时代了地球还没有统一,地方政权上天了的感觉。人物都比较脸谱化,可能是需要描写的人物太多,就来不及做更多的描写了?角色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创造的,用完了就可以扔掉。后期剧情就开始有点看不懂,也许是哪儿看漏了,总之整体感觉就是:莽就是了!计划被识破了?莽!法国无畏舰封锁?莽!对方重重防御?莽!我暴胀子天下无敌啊!看到后面已经云里雾里了。
不过我对偶人这个设定是很感兴趣的,三个故事线轮流切换的时候我只对偶人这面的故事线感兴趣,以至于其他的都跳着看了。作者要是把偶人的故事单独拿出来讲,一定会相当精彩。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五):太空歌剧般的骗局
瞎写
感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FoTo科幻协会提供的这本《量子魔术师》!
长篇的科幻小说我看的不多,三体是第一本,这是第二本。虽然篇幅少很多,依然带给了我歌剧一般的宏大。昆什肯用他细腻的手法,塑造了7个具有丰富个性的人物,虽然只是在所设定的背景中的冰山一角,但也足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看小说,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我当导演,文字就是剧本,在我大脑中上演我所想象的一切。当一个科幻小说写的足够硬核,足够炸裂(这里的炸裂可以想象成特效),在我脑海的这出戏,那就会如《星际穿越》的一般,大大地写出俩字儿:“牛*”。《量子魔术师》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带给我极大的“视听享受”。
谈到书中出现的学术相关的术语,概念,例如量子纠缠,超距通信等。都有很强的自恰和真实性。这是一本优秀的硬科幻小说必备的条件。在具备较高的学术素质以外,《量子魔术师》在人物,尤其是性格,心理的塑造方面依然非常出色。在这里也感谢译文老师精彩地翻译。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完美地体现了科幻文学的魅力,读完后大呼过瘾。
本人学术不精,写此书评有较多流水帐,且非常主观,欢迎各位理性地探讨。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六):量子魔术师-新人类的人性思考
对于人类的改造和进化,我们已经在各种科幻小说里见过很多种类型。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探讨改造和进化的需要,以及这种物种变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冲击甚至危机。而《量子魔术师》很新颖之处就了很多的心思和笔墨去真正思考变种人的社会问题,来自于变种人的人性。
文中笔墨最多的是量子人、偶人和杂种人(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翻译,宁可叫海牛人)。量子人主人公漂泊在种族聚集地之外,不是为了金钱荣誉,而是在和自己的生物基因设定做斗争。他通过转化自己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对人性的好奇和利用,在一个又一个的骗局中寻找本应该是窥视宇宙真相而带来的成就感。
而真正让我感到战栗是我在读到偶人真正面目的那一刻。虽然开篇就把故事展开在偶人的自由城,但在骗局开展之前都没有很多笔墨去表现偶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种族。但当一个为骗局而制造出来的假元神被送入偶人社会的时候,基因带来的对元神的崇拜和人性对于资源的控制及使用的人性冲突才是最有讽刺性的,才是我看到整篇小说觉得最震撼的地方。
但很有意思的是对于杂种人的人物塑造描写。唯一的杂种人在骗局中是个爆破手的角色,但是给我的印象却极深。不仅仅是他总是带脏字的表达,而是通过他这种表达以及在完成任务时的果敢让这个人物角色被塑造的很成功。
当然书中还有其他重要人物,不过就没有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了。从科幻的新颖程度和对新社会的思考上,我给满分。但是因为作者耗费大量篇幅进行量人和偶人的一些技术设定,增加阅读的难度。实际上跳过这些硬科,一点也不影响理解故事情节,反而看到软的关于人性和社会的部分才是最出彩的。但作为作者的长篇处女作,这已经很赞了!
羽然读书-Expend our world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七):你想过反本能吗
最近看完了一本科幻小说(量子魔术师),刚刚看完有点失望,但是过了一天在想想,给我的启发很大。里面有被基因工程改成的偶人,量人和杂人。 把普通人改造成偶人的初衷就是让它们变成盲目的信徒,只要闻到主人们的体味就顺从和兴奋;而制造出量人的目的就是想让人脱离情感,把大脑的其他区域充分开发,让人达到一种量子客观的状态去探索宇宙;而杂人被制造的初衷就是让他们去做最危险的工作,同时剥脱了杂人的性欲,让他们想起性欲就有超级痛苦。 他们本来都好好的遵从自己被制造出来的习性去生活,基本上他们都没有怀疑过自己天性的故意性和合理性。终于有一天,一个量人不干了,他要反抗自己的天性,他不喜欢当自己出于量子客观状态,就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于是他克制自己被改造成对知识探索时候的量子客观状态的追求,事实是虽然追求量子客观是他的天性但是每一次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本书就是讲这个量人怎么样反抗自己的本性,最终得到情感和量子客观共存的一系列过程。 然后我就想到,我们有想过反本能的可能吗,说近一点吧,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和观念,你有想过它们的出现有一定的目的性吗,而且是被动的输入的时候,其实嘛小说里面说通过基因工程改成各种人种,生活中我们应该是被各种思想改造成各种人,如果有意识,我觉得我们应该都可以体验完全不一样的自我,正反面都可以选择。 而且我觉得我们的动物本能是从和外界的互动塑造演变的,而且是有滞后性的,生物进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动物本能的滞后性的改变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如果违背了动物的本能,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受伤,我不觉得是因为那种行为是有害的,只是我们改变的不够彻底而已,因为你改变的只是一个点,破坏了内在的平衡,如果多改几个点,然后塑造另外一套可以自我调节的系统,那你的本能肯定是可以改变 的。 反本能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八):完美的爆米花大片范式作品
声明:此书是借了协会的东风,出版社寄过来让写书评的,所以就没有打分了。
很久没有看长篇科幻作品,也是第一次看昆什肯的作品,但在看到全书1/4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不就是那种常见的诈骗团队合力干大案子的电影吗?全片,哦不,全书从男主出发,先为观众介绍了他的一个小骗局,接着介绍出大骗局,男主一人难以胜任,便拉来自己所知的各个方面的帮手,比如炸弹专家(玛丽)、黑客高手(AI圣马太)、体能异士(杂种人斯蒂尔)、诱饵(威廉)等等。靠着他对人心的把握,用每个人最渴望的东西吸引召集大家,共同完成这次冒险任务。听起来真的很像一部成熟的好莱坞制作,对不对?
就长篇处女作而言,作者完成地还是相当不错,剧情节奏把握很好,总有新的plot twist勾引你读下去,场面描写也还算有趣,读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开始联想画面,真的是非常有电影感的一部作品。
但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却少了那一份打动我的力量,人物刻画虽然很典型,但有点扁平,也就是电影中的flat character,没有character arc,只是单维度凸显其个性。比如看完之后,你会对玛丽的爱恶搞,斯蒂尔的爱说脏话、不服输留下印象,但真要去喜欢这些角色却很难。书中唯一有arc的角色大概就是男主,我们的魔术师了。在本书中,作者把他设计成了量子人,也就是经过生化改造,可以从量子层面进行计算,进入神游状态的一种人。但在进入神游状态时,便会丧失一切主观感知能力。听起来,很像是争论已久的理性VS感性对不对?这一议题原本会很有趣,但作者在全书中过分注重推进情节和铺开神奇设定,导致对此的思考只是蜻蜓点水,加上最后的结局,反而让男主的选择丧失了应有的重量。
接着各类生化强化、基因改造的人类亚种设定,书中可以展开的思考点其实有很多,但同样都埋没在了作者对奇观(视觉or剧情)的描写上,无疑令人有些惋惜。
不过也许作者的本意就是完成一部娱乐性作品呢?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做到了。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九):宏大却平凡的骗局
首先感谢科幻世界赠书。然后才是书评。 这书真的硬,让我这个天文学的本科生都有点难啃,通篇都是复杂的专有名词,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新人类,新地点,创新点还是不错的。但是却少了些吸引人的地方。
剧情真的不是很吸引人,并不能激起当年熬夜也要读完的激情,较短的时间进程,较窄的空间范围,多线并进,从多个人物进行故事推进还比较有趣,中间穿插着世界观的设定,作为长篇,这一个故事到是显得有些拖拉,没有期待中的宏大的骗局(按作者意图应该是很nb的),最后的结局虽有转折但并不能使我眼前一亮,读完之后说实话也没留下太多记忆,许许多多的坑还没有填完,也许作者想写成基地系列那种书吧,期待作者的之后作品。
本人是个剧情党,剧情可以掩盖一切文笔的瑕疵,但这故事实在有些平淡,可能医生是双面间谍那段还有些期待,但最后对结局好像没什么重大影响,有些无趣。。。说实话,可能是因为本书实在太硬了,我到最后都没太看懂那个骗局怎么运作的,结局实在是太仓促,突然进入神游,,,然后大脑分区,怎么警卫就不抓了,然后成功逃脱,还带着时间机器,太仓促太匆忙,但作者是新人。。只能说希望改进吧。故事之中还穿插着男女主的爱情发展,怎么说呢,星星点点,也没有多感人。剧情转折还是少且弱,没有给人激动人心的感觉,平平淡淡好像就过去了,甚至高潮都不高。。。骗局进程的叙述还是比较详细的,世界观包括各种新元素(新人类之类的)描述的也很详尽,但有时太过了就显得混乱,拖沓。
剧情虽然一般般,但至少勾起了我之前的一些思索。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其实未必不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偶人,量人,杂种人,甚至圣马太,他们的能力都超出普通人,但还是那些普通人造就了他们,这些人类亚种没有反抗,因为束缚他们的不是权利,而是宗教,科学,压强。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再次感谢科幻世界赠书,终于读完了 ,喜欢硬科幻的可以买来看看,作者第一次写长篇,还是鼓励一下,期待后续书籍。
《量子魔术师》读后感(十):前100页读后感
前几年 “三体”浪潮席卷中国。全国各地的书店在这一时期仿佛都约好了似的,全都大批量上架各种科幻。那个时候东野圭吾,村上村春也都不太火。此时刚把《三体》系列看过的我非硬科幻不买,只要书的腰封上带有“雨果奖”和“刘慈欣推荐”之类的话语就直接买买买。但一看到那些让我一脸懵逼的科幻术语后我就毫无兴趣再读下去。然后就被丢在某一阴暗的角落被灰尘沉封起来……
终于!高考过后的某一个凉宫春日般的夏天。我良心发现,将其中一本从历史的垃圾桶里捡起来。这本便是《量子魔术师》。看完前100页后我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当你想手捧香茗,端坐着看书时,请不要拿硬科幻……
这本书可谓又干又硬。第一章在过滤掉众多让我记不清分不清的外国人名后,我大致明白了第一章讲的是量人主角和另一个女性主角(应该是)以及一个偶人共同编织了一个出老千的骗局。量人主角因此赚了一笔。看到这里再结合主角有点皮的性格emm~为什么自己有种看《银河护卫队》的感脚。
后面几章又讲了主角被某个不想听聚盟国家想独立起来的中型舰队看中才华被请过去出谋划策。主角刚到某个太空星舰里也是“皮”的不行各种不适应零重力以及“宇宙恐惧症”。当然身为量人他的超能力一开始也是为这些舰队的人所怀疑的。主角在制定计划中也是处处放筹码。然后在众人的疑惑下运用自己量人的能力最后打消了这些人的不信任。这几章中穿插了对量子相关方面知识的科普并设下了“他们爆胀子发动机”哪来的疑惑。
:一个舰队的所有名字都和南苏丹有关。估计作者对这南苏丹的历史深有研究。
再往后,他被舰队的将领们邀去共进晚餐。在饭桌上他提出为了实行计划要建一个团队。里面要有爆破专家、老道的骗子、内线、导航员等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银河护卫队》里的那个屌炸天的团队。可以说看这本书和看好莱坞英雄大片一样。喜欢硬科幻+美国大片的书友们可以尝试去看看。
:如果我耐着性子看完了,我可能会继更。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