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3-12 01:5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精选

  《我的米海尔》是一本由[以]阿摩司·奥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米海尔》精选点评:

  ●爱情当然不能将两个人变成一个人。

  ●“耶路撒冷是一座令人伤心的城市,然而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季节,这伤心的程度又不尽相同。”这句话反复出现让你觉得带有自我调侃的、动次打次的节奏,而除了喃喃自语、独白和自我调侃,她也没有什么武器了。

  ●奥兹真的是文体家,他的书写真的是游刃有余,如同梅花上的雪煮茶一样轻浮,但处理的题材又是对于人类而言永恒的。

  ●赞叹奥兹的女性视角。相识相爱的过程写得尤其好。婚后……汉娜脑海中总闪回初相识时的情景,想起最初打动她的词语。十年之后,是否还有爱情?我和你是兄妹,米海尔。“是母与子。山与林。石与水。湖与舟。形与影。松与风。 ”

  ●爱与不爱都是一瞬执念。

  ●奥兹真的会写,钟老师不愧是中文系出身

  ●原来歇斯底里也是可以包裹好,像一件庄重的礼品一样呈现给你的

  ●dream so real

  ●及格吧

  ●这本书告诉我,不要轻易地结婚啊,爱这种能力真是很不稳定。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一):理智与情感

  这本书的作者用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情感、精确简洁的词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生活的故事。书中的第一句话“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已经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在一个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深刻化的故事中。理智杀掉了情感。在婚姻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为什么”吗?需要那么多的原因吗?两个人的结合是因为相互吸引而产生了热烈的感情,而不是某种理性的原因,原因在逐渐的杀死婚姻。“我想通过争吵战胜对方。他连这点满足都不肯给我”多么的绝望。平淡和乏味使得情感慢慢地消退,留下了满地的坑洼。我在阅读的时候,有时觉得自己是米海尔,有时觉得自己又变成汉娜,某些段落好像与我的生活重叠了。理智与情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死敌,傻子和疯子也许更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平静而聪明:多么乏味”,在婚姻生活中我们不需要那么精明、那么聪明,得有人甘愿做个“傻瓜”。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二):可能人生就是没有什么终极的结局

  这本书很美,从行文到书籍装帧,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让我有点向往耶路撒冷。

  是关于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故事,还有一条暗线是关于那延绵不绝的战争,那些小时候在新闻联播里经常会听到的地方:耶路撒冷,以色列,约旦河西岸……

  也许整个故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见钟情的恋人,新婚夫妻,和在婚姻围城中挣扎、怀疑、与和解的两个人。

  如果不是腰封上有作者的照片,我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作者也是女性,因为主角汉娜的第一人称视角细腻而真切。

  读到他们从初见到恋爱,是甜蜜的悸动,读着读着就开始向往爱情,会喜欢上对方好看的手指和大衣粗糙的质地。汉娜心目中那个恋爱甚至结婚的人,也许并非是米海尔这样的,可是当爱情来临时,这些又显得微不足道。

  他们恋爱了,他们结婚了,她怀孕了,外人看来也许是质朴而幸福的。然而女主角似乎不那么认为。即使步入婚姻,她依然是感性的,和丈夫的理性背道而驰。她渴望激烈,喧闹和自由吧?总觉得她想挣脱开什么,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常常在自己的幻想中沉沦,给自己打造奇异激烈的故事。

  除了汉娜和米海尔,故事里还有其他人的生老和病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更多的人都是这样平淡的默默无闻的消逝。

  直到最后也读不出他们的结局,可能人生就是没有什么终极的结局,倏忽一下就过完了。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三):记录一些喜欢的细节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p1

  本以为是悼念亡夫,没想到是讲述死去的婚姻与爱情。

  猫从不愿意跟不喜欢自己的人交朋友。猫从来不会看错人。 p4

  俏皮有趣的一句话。

  先父约瑟经常说,强人几乎能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即使最强的人也不能挑选他想做的事情。我并不属于那类强人。p7

  “我”想做什么?想继续去爱。如果不能,那就继续幻想。

  “米海尔,你知道,直到现在我有时仍在想象,自己会嫁给一个注定要举世闻名的年轻学者。在台灯的灯光下,我丈夫埋头于成堆成摞的古旧德文经卷中,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往他的桌上放上一杯茶,倒空烟灰缸,轻轻地关好百叶窗,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离开。现在你该笑话我了吧。”p15

  继续幻想。

  他对我说,相信我手上正拿着一个宝贵的负担——他的米海尔。接着,耶海兹克尔·戈嫩有些不好意思,为向我说了这些话感到抱歉。他努力想把此话当成笑话岔过去。老人又急又羞地数落着米海尔小时候患过的各种疾病。接着,他把话题停在米海尔十岁时一次近乎有生命危险的高烧上。最后他强调说,米海尔从十四岁以后就再没生过病。不管怎么样,咱们的米海尔即使算不上最强壮的人,也绝对称得上健康的小伙子。 记得父亲向顾客推销他的二手收音机时就是这副说话腔调:坦诚,公平。含蓄的友好,极度渴望取悦他人。p42-43

  极富生活气息的对话,体现出老人的爱子之心。似乎也体现出“我”的一丝不以为然。

  “作为医生,我坦诚地告诉你,在连续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内,性生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之后呢?”p46

  后来两人之间果真出了问题,似乎却不是长辈们所担心的金钱问题或者是性生活的问题。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不爱了。仅此而已。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四):悲观主义的罂粟

  我们始终追求着某种能使我们达到精神极致愉悦的东西 。 在冬夜,可能是耶路撒冷的街边,白天和夜晚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持续的雾气和一种破败的灰笼罩了整个天空。这圆柱和拱门都快会让我间或性的回忆起,那条由母亲织成的蓝色毛线裙子和米海尔的手指。 女性都是这样的吗?我见过太多‘正常’的女性了,她们起床、化妆、工作或学习、交流或玩耍、卸妆后上床,她们开心或不开心,美丽或不美丽,每一个女性,都不属于‘铃铛’。 在看至后期的时候,开始找耶路撒冷的地图,这个原本在我看来混乱、充满宗教冲突的城市,在汉娜的讲述里开始出现一种带有温情又迷幻的温度。 汉娜需要的是永恒的浪漫,米海尔拥有的却只是,在最开始有力的手指和在一个婚前的耶路撒冷街道的夜晚,把大衣解开拥抱住她的‘非米海尔式’行为。 我需要爱,或者死。余虹式的人物着实令人悲哀。在书最开始的地方,汉娜用最悲观的口吻讲到自己的‘死亡’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 然而直到书本翻到五分之四的地步时,我才看到米海尔表露出的对其他女性的兴趣,并且是带着羞愧的。从最开始的讨厌汉娜——她永远保持一颗悲观又幻想的心,渴望疾病、渴望戏剧性的命运——到有一丝理解。(说到底我‘讨厌’她也不过是因为她的某些神经质我也同时具有罢了)。 这本书比《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更具有冲击力,很难想象在2020年第一本就是这么好的小说的情况下,我如何去抱有更大的激情阅读其他小说。小时候蛮喜欢的一句话说是‘i love you,u will kill you’,在这里变成了‘i love you,i will kill myself’。 ‘’我知道,我承认,这是一种可悲的防卫。但是欺骗本身更加可悲和丑陋。我并无奢求,只是希望玻璃应该保持透明。聪明漂亮、身穿蓝外套的小姑娘。患有静脉曲张、佝偻着背的幼儿园老师。中间,伊冯娜·阿祖莱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流。玻璃应该保持透明。别无他求。‘’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五):《我的米海尔》读后暂时感

  quot;米海尔,你知道,直到现在我有时仍在想象,自己会嫁给一个注定要举世闻名的年轻学者。在台灯的灯光下,我丈夫埋头于成堆成摞的古旧德文经卷中,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往他的桌上放一杯茶,倒空烟灰缸,轻轻地关好百叶窗,趁他不注意时悄悄离开。现在你该笑话我了吧。”

  这是汉娜对未来丈夫及婚姻生活情节的期望。对伴侣的描摹,这恐怕是女生都会做的事,但有人来告诫你或者现实的事件来击破你之前的种种想象。于是就会自己接受现实发生的状态,比如汉娜遇到的是作为地质学家的海米尔,而不是自己曾想象的那种浪漫。交流中的障碍,海米尔也仅报以微笑。汉娜,那个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的爱的力量,无法给到对的人,那么这股力量会反噬。于她而言,不仅她爱的人已死,连自己也很危险。幸好结局汉娜没有在这段死亡的婚姻里僵持不前。

  我在想,是不是汉娜一开始纠正欺骗自己,这段婚姻她就在欺骗自己,米海尔就不是自己的理想型,虽然说在经历这场婚姻前,无法判断这是场注定会死亡的婚姻,但也可以清楚这是场死亡可能性很大的婚姻。正如先父约瑟常说的“普通人不可能彻头彻尾地撒谎,欺骗总是要露出马脚的,就像一条极短的厚毛毯,你遮住脚就露出了头,盖住头又露出了脚。人们煞费苦心地寻找借口,目的是想隐瞒什么,但却未曾想到,借口本身就会暴露出某些令人不快的事实。”

  看完《我的米海尔》,这段死亡的婚姻,一开始让我在想,是不是抉择的问题。选择了不合适的人,才导致了这场死亡的婚姻。所以重要的是抉择上。但后来一想,在当下那刻如何能检验自己是否做出了对的选择。而且那刻在自己的意识中,自然是认为选择的没错才会进入那段婚姻。所以不能过度纠缠于抉择那刻(我很反感我妈妈向我抱怨说她的前半生毁于我父亲这样的话),而难得的是,在明白它已死的时刻,要懂得抽身而出,拒绝同它一同死亡。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事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