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自黑的英国》是一本由[美] 比尔·布莱森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民自黑的英国》精选点评:
●很有料的书,各种文化小知识点get
●喜欢这种趣味性的书籍。
●1901- 一本被名字误导的游记书,原名《小不列颠札记》不是蛮好吗,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奇奇怪怪文题不符的名字。因为书名而对内容过于期待,结果...不就是来自美国人对英国的吐槽吗。。。要不是看在这是开年第一本书,真心一定会弃掉的。
●这本书的译名和封面是咋回事……感觉完全脱离原版了u
●如果能理解更多英国人的黑段子就好了。
●比尔·布莱森那种贫劲儿有时候真是让我受不了,说去酒店吃饭碰到胖子一家人,把甜品车一扫而空,“我发觉,那个男孩子两种都拿了双份,真是头贪吃的肥猪!”说在海边散步:“我沿着滨海大街漫步了一小时,胃口也差不多开了。空气凛冽却无风,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可是酒店大堂和餐厅里仍有许多银发老人开心地摇头晃脑。也许他们是来参加帕金森病大会的吧。”——这哪是开玩笑,简直是人身攻击。他太爱抖机灵了,很多段落为幽默而幽默,即使作者再有趣,这样的段落多了也挺烦人的,一点不高级。我有点怀疑他的书是不是读原文才能找点感觉。 不过他对英国还是怀着深厚的爱,而且这一趟旅行去了不少犄角旮旯的地方,颇可以作为深度游的导游书。除了目的地本身、当地的文化,还说到不少掌故与八卦,他轻松地写,读者也就轻松地读吧。
●有点意思,有几处笑出声。长居英国的美国人眼里也很费解的地域文化差异变成「自黑」。感受他对电视节目真的想当不满了。吐槽归吐槽,喜爱也是极爱。否则就不会一路火车耽误,潮湿阴雨,冷冻迷路,也能发现那点儿迷人的温暖,放大的历史痕迹,和人烟罕至的别境。
●有种重读了一遍《小不列颠札记》的错觉,所以到后半部分开始感到审美疲劳失去了耐心。当然作者作为美国人的“英式幽默”依然是顶级的。
●这其实是本烂书
●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
《全民自黑的英国》读后感(一):除了幽默,也只能算旅行流水账吧
自从半年前的英国游后一直想看一本关于英国文化的随笔。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全民自黑的英国》,随立即下单入手翻阅起来。可能这本书对于特别了解英国的人看后会特别喜欢吧,书中的幽默调侃确实时不时让人看的过程中一直嘴角上扬。并且几乎每个章节都站在了美国人的角度“批判”了一下英国人,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结合了自己与英国佬的精力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吧。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书里确实也就只剩下幽默了吧,文笔简单直白,看起来更像是一本流水账。想到自己看到的英国景色在布赖森的笔下是这么平淡,也不禁一丝无奈。 可能就像书封面介绍的那样吧,也只是英国人评选的代表英国的书,我们没法get到他们的点吧,因为我们站在了游客的视角。
《全民自黑的英国》读后感(二):槽点不多的黑料
书中并没有看见过多英国人民自黑的地方,而是作者吐槽得比较频繁,不过职业使然,记者本就是长着胡说八道血口喷人的嘴,写着乱七八糟无事生非故事的选择罢了(玩笑话,打趣而已)。
重新旅游一次自己居住过二十多年的国家,慢慢从不满到唠叨,到最后的不舍。确实对书中的地名特别混乱,除了知晓的几个,比如伦敦,曼彻斯特等等(是因为英超,我承认),其中印象最深刻当然就是,萨顿考特尼,一个伟大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长眠之地,从不知道他的原名,作为《一九八四》《动物农场》的粉丝,确实不太称职。里面,并没有想象中的英国绅士的风范,也提到价值体系的颠覆,现在的英国,无论你做什么,都觉得罪孽深重,出去旅游自觉造成拥堵,开车找工作自觉占用国家资源,克己守礼的绅士已经不见了。
《全民自黑的英国》读后感(三):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去英国访学,才发现对这个英语的发源地了解很少,可能主要是因为,国人成长和开阔见识的过程中,美国的影响如日中天,以至于英国的面目不是被遮盖就是被混杂和扭曲了。相对于美国人长在身上的自信满满、张扬鲜亮的派头,英国人的礼貌、沉静和内敛其实更接近东方,而所在小镇不论男女老幼那副颓丧到家的气质简直让我满心欢喜。但也会担心自己只是雾里看花一叶障目而已,正巧这本kindle电子书特价,索性买来看看。
常看的跨文化比较的书都是社会学经典著作,所以看到书中作者毫无insight、粗俗无理、书中充满非常私人且没有充分验证过的片面见解还得意洋洋,完全被惊呆了——这种东西应该放到blog里,还会引起网络口水战那种!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吧,作者的特点好像就是特别接地气,也很懂人性,因此当他形象生动地描绘英国世风人情时,颇能逗乐,好多次被空旷冷清房间里回响的诡异笑声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发现竟然是自己在笑!而且自从打开这本书开始,读到一半的托马斯·曼《魔山》一秒都没有想过要接上。哈,“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
《全民自黑的英国》读后感(四):给翻译点赞
英文版在Kindle里囤了多少年了没开动,凤凰版的中文版忽然到手了,才读了几章就觉得翻译得很不错啊,虽然豆瓣评分居然低得匪夷所思。
译者的用词传神地体现了英式黑色幽默,各种细节处的讽刺和揶揄,每一个热爱英剧or英式自黑的人都能体会吧~
比如刚刚读到的这一段,恨不得每个标点符号都在嘲讽,妙啊!(我直接脑补汉皮扬起眉毛斜着鼻子说出这段话,直接用sharp tongue 攻击他最鄙视的两个群体:MP和trouble maker)
猜测豆瓣低分的理由:1 被书名误导以为是新作,但是这个群体就不要打分好了啊~ 2 对英式黑色幽默没有爱,这个群体就不该读这本书……
《全民自黑的英国》读后感(五):自嗨小读物
没去过英国的就不建议阅读了。
当然,我也没去过,所以说阅读体验很糟糕了,比尔同学写游记就是为了写而游,而且一弄就要写一个国家的游记,又很赶,恨不得一个月就走个遍,那当然然是游的既不仔细,又容易心情不好了。心情不好就容易发牢骚,讽刺这个讽刺那个,我很怀疑这个哥们的文字风格就是这么形成的。就好比我赶时间去赴晚宴,于是开车路上遇到的一切不按照我的意愿开车的其他司机们就都成了我嘴里的“白痴”,那么比尔,就都是死胖子,蠢女人啊,等等吧,反正都是一顿吐槽,全然忘记他自己的身高,圆润的身材以及厚厚的镜片......
书里的确会有些关于英国人民很有意思又特别的点,尤其是一些乡村生活的状态,不过这个太地域性质了,即便你去英国旅游,跟团是肯定不行了,深度自由行也未必能体验到,毕竟深入乡村对于语言的要求要比纯游玩高几个数量级。
总结下来,这书就是写给人家本地人看的,出版社翻译过来卖给我这种人纯就是拿作家名气和题材当个噱头骗钱,而我偏偏还就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