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海》是一本由杉泽 / 梁超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201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山海》读后感(一):观山海
一直很喜欢看各种远古神话,第一次看到这本《观山海》就决定买下来。画风超级精美,太爱这种妖冶唯美且不失大气的独特风格了。很感谢作者用画笔把各种上古异兽呈现在我们眼前。可惜的是内容不太齐,但因不是《山海经》全册,倒也不必太较真。看个人喜好吧,我是喜欢这种东方水墨艺术画风的,感觉很有意境,所以觉得蛮值的。
《观山海》读后感(二):山海经原来是本菜谱
注释中写到,吃这个神兽可以不恐惧,吃那个神兽可以免除妖魔鬼怪,感觉古人是写了本菜谱,这咋啥神兽都要扒皮吃肉呢~
放床头,每天睡前认识两种妖怪,可以看满一年~身心愉悦,超美~镇宅级别的书,要趁着打折的时候买,很重,非常精美。搭配其他讲山海经的书一起看,比如知中也有一本,两个结合着看~
《观山海》读后感(三):《仙幻鼻祖》
看过几部仙幻类的剧,对剧中仙物、魔物的塑造与刻画很是赞叹编者虚幻到爆的脑洞,却原来上古的《山海经》是此仙幻类的鼻祖啊。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形态,而且生地、擅长、特点都三言两语就将此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本书作者的自绘配图,可以让读者头脑中的物像更形象些。举些例子吧,九尾狐、饕餮、穷奇、凤凰、比翼鸟、西王母啊等等耳熟能详的奇物都在山海经中细致描述了。看来那些写仙幻类作品的作者,《山海经》必定是启发灵感的必读之作。
《观山海》读后感(四):一点小絮叨
《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也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甚至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
《山海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中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功底和画没的说,画风清奇,志怪感觉呼之欲出
配色啊造型啊都很棒,有山海经应该有的感觉。
画风细腻飘逸,特别好看,而且不是一味的进行美化,该凶恶的凶恶该奇诡的奇诡。
《观山海》读后感(五):很有趣的一本书
记得很小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借了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篇便被那个奇妙的世界吸引住了,后来才知道,里面的许多神怪都记载于《山海经》。
稍大点的时候,就开始想认认真真读读《山海经》,可惜因为很多生僻字,特别是一些神怪拗口的名字,放弃了好几次。
《观山海》并非《山海经》的完本,可以理解成是一本《山海经》世界里的神怪图鉴。比较有趣的是,在白话文注解里,作者将《山海经》里的神兽和现实中的动物做了比较,比如鼍,可能是扬子鳄的祖先,让我们能了解到几千年前这种动物的模样。
《观山海》读后感(六):让想象照进现实
提起中国的神话故事,最早的最为神秘的恐怕就数《山海经》了。但是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我们对他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大概知道是一本中国最早的神话小说,仅此而已。
但是《观山海》这本书的出现,直观的让我们看到了传说了几千年的上古圣兽。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山海经》的理解不尽相同,随着对世界认知的深入,人们对于上古世界的猜测,也在后世的流传中不断演变着,《观山海》也不例外。但是他是符合我们这一个时代的。
书中对生僻字进行注解,不曾如面,却亲切陪伴。
愿大家在空闲时可以看一下,觉得值得一读。
《观山海》读后感(七):我只是想吐槽一下书内的配图
理论方面,确实可以,有好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而且知道山海经的具体组成部分,注释与释义也是做得比较详细,
但是唯一不敢恭维的是,这个随书的贴图,大家千万别被这本书的封面吓到,觉得又是良心贴图,不是啊,可能是作者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介绍,书中神兽的突出特点吧
感觉更像是作者按照特点,依葫芦画瓢画出来的,倒是能够感觉出神兽的特点是什么,但是观赏性实在是不敢恭维
刚开始以为这本书的贴图会跟好,毕竟有封面作保证,但只是在豆瓣上看到了封面而已,昨天去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里面的贴图我就不往上放了,大家绝对想不到,高大上的封面,里面的配图却不怎么好
感兴趣可以去当地图书馆,看一看
如果删掉注释,看起来更像是下学生画作
反而为这个作品减分了。
《观山海》读后感(八):本人的碎碎念,与本书没太大关系
博物推荐,杉泽作画,啊,杉泽的画真的很美爆了,美到词穷,但是看看原版山海经的画就很好笑哈哈哈哈哈哈,感觉妖怪们的图都不吓人,反而很好笑,随书附赠的寰宇全图里的是这样,《妖怪大全》里的也是哈哈哈,有的也很可爱。
据说和山海经一套的山海图已经失传了吧,也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但是能够像这样,穿越时间的洪流,一窥故人眼中的世界,就觉得好神奇。不记得谁说的了,读书就是个很多伟大的灵魂的对话,每一本书里都有作者留下的灵魂的碎片,读者能通过阅读,触碰到那些在书里等着我们的碎片。想想山海经是那么久以前的书,就觉得,真有意思。
妖怪文化真是有趣,许是受夏目友人帐的影响吧,会觉得很多妖怪都是温柔的,日本的很多妖怪也确实不伤人,真好啊。但是对本国的妖怪文化还不够了解,要补一补了。
其实还是觉得很可惜,中国拥有山海经,本可以拥有更灿烂的妖怪文化的,没能好好传承啊,唉。
《观山海》读后感(九):经验的边界。
这个纸真好摸,太好摸了。上一本是吴军的《全球科技通史》。这就是纸质书的体验啊!还有印刷也好,绘的也好看。那种大幅画真好看,有些也一般,不过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神,这些是经验的产物,而经验终究无法超越自身。 经验得来的是表象,物自体是什么?经验不了,想象不来。哲思确实是认识世界很好的一个进路。 突然感到我是一个偏向于“真实”的人。缺乏一种属于虚构的东西。不论是虚构类小说,这样的想象,还是类似于扮演一种社会角色,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是一贯的,要好好想一下。 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被一些电影之类的借用过了。没多少惊讶的感觉。 文字介绍没看多少,在我看来像一堆乱码,没有信息量。主要还是因为还没有领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 语言的边界是思维的边界,看这本书能感受到经验的边界。人永远处在限制之中,就像我不能想象经验之外。 人的志趣真是奇异,我感到乐趣的,这位绘制者感到乐趣的。我体验不到他的乐趣,我也只能过一种人生。不过这种人生我就不是我。 作者耗费诸多心血,我不过匆匆看过。
《观山海》读后感(十):幸而相遇 温暖如阳
《山海经》中所诉就像是外婆在耳边讲的睡前故事,涵盖的范围广泛,每个人拜读都会有神奇的化学反应。但杉泽笔下的灵兽会给我带来莫名的亲切感,忍不住的和自己心中所幻去重合,对其如梦如幻的想象力叹服不已。
新书《观山海》中的画作相较之前笔触上更加细腻,细节上更加完善,色彩的运用上也更加饱满,颜而不俗,妖怪却不吓人,大气又温柔,在展现其心中所悟山海的同时又不排他,实乃如今难遇之奇才。
文字部分也是更加丰富,增加了很多神话故事的延伸和注释,和很多新奇的小知识,对生僻字进行注解,可见撰文者在这本书中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和心绪,对喜欢中国神话的小伙伴儿们来说应该是一本非常受用的陪伴。
装帧上采用锁线贴布工艺,可平铺展开,印刷清晰,触感舒适,其处处匠心所出带来的观感,我想,是电子图片所不能及的。
最后要由衷感谢作者为我们展现的这一方山海,虽不曾如面,却亲切陪伴。愿其日后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画自己喜欢的故事,不被世俗所扰,在这快速更替的大世界中让自己心中那一柄烛火永远燃烧。未来还很长,愿你平安顺遂,万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