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3-05 02:00: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精选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是一本由[叙利亚]阿多尼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精选点评:

  ●我是不能被照亮的光室;我的焦虑是荒山上的一束火花,我的爱是一座绿色灯塔。我和别人来到世间,犹如梦幻一场;我也将如一场梦安心离去,因为我为人间增添了一个清晨,翅翼的一次扇动,一个姓名。我不和一物相连,却将万物纳入心中。探寻远方的人,完全拥有迷失的权利。是谁在和灰尘私语?是谁把稻秸放进眼里?我怀疑……我以为……我暗示……难道我知道得最多,我的困惑因而最多? 世界何其贫乏,我在其中何其贫乏。 他懂得仇恨和敌视有多么可怕,他懂得对诗歌的无知有多么可怕,他也懂得如何超越,如何升华。 闪亮地生活,创作一首诗;前行,增加大地的宽广。 我谈论虚无,却把奖赏赐予生命。诗篇中的风不会哼唱小曲,它席卷,欢舞,高歌。

  ●前面还有几句不错,后面没法看了。

  ●就,真的不行,最好的一句就是书名了

  ●精彩的是比喻,贫乏得只剩下比喻。1988年写的,比1958年好太多,也是一种修辞精进的过程吧。

  ●比喻仅仅能成为比喻本身

  ●不能说不好,但读起来没有当初读《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那样的惊艳,各种意义上的,可能是因为选题上面更接近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吧。但我仍然在两个基本的论点上非常赞赏阿翁,其一,诗歌面向可能性开放,而不是叙述某种已知或者必然的东西;其二,这一点是没有明确写出来,但是能够从不同作品里面读到的:批判某一个现象或者事物,并非因为文明世界的其他人怎样评价,而是因为这一事物的自身是站在真、善和美的对立面的,比如说他眼中阿拉伯世界的愚昧和专制,并非因为和文明世界相比如此,或者因为这种反差产生厌恶,毋宁说对他而言,整个世界和整个时代其实都不是那么好,阿拉伯世界只是其中尤其糟糕的一部分而已。他绝对不是把自己的反对立场拿出来表演给别人看,然后博取好感的诗人,而且也反感这样做,这个是他在别的对谈里提到的。总的来说还不错。

  ●今天十一点多去先锋书店,买了诗集边读边等首发活动开始,结束回学校在地铁上也一直读,现在第一遍匆匆读完。说下整体的印象:对于20世纪的作品,还是那个熟悉的阿多尼斯!丰富的比喻、意象,奇特的转折、想象,优美的语言、句段,深邃有趣的哲思,显示着对阿拉伯诗歌的传承,非常喜欢。而近年来的作品,更明显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忧虑,对阿拉伯文化稳定停滞的焦虑甚至绝望,倒数第二篇《“阿拉伯之春”》更是深切痛心的责备。阿多尼斯是一个天才,他很像李白和杜甫的结合体,对生命的思考伴随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诗人母亲活了107岁,也祝愿诗人长寿!

  ●最好的是书名,可不用看

  ●当我连原来那些平庸之诗都写不出来时,我如何瞎写^_^

  ●语录集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一):阿多尼斯大师的诗歌短章,依然是那么充满智慧和力量!

  这部短章集,选自阿多尼斯各个时期的诗作,处处闪烁着智慧和思想的火花,绝对值得一读。不过部分短章可能需要对阿拉伯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诗人晚年写的那些短章,依然充满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对时代、尤其是阿拉伯社会的深刻批判,令人感动。译者一如既往地展现出高水平。期待薛教授将更多的阿多尼斯作品译介到中文,尤其是译介一、两首长诗,让诗歌爱好者更全面地领略阿多尼斯风采。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二):我睡在焦虑做成的床上

  

夜晚睡不着

白天却在梦游

我也试着融入了群体,放弃了最遥远的所在,我不属于现实,但是也没有办法完全置身于梦境。我的病是我的幻想,而现实世界是我的药。

即便我痛苦,我还是不需要安慰,我要更大的痛苦和孤独,我要狂风暴雨。

诗人说,他不关心,风会去往何处,而我望向风风方向,只有旷野。

我不和一个人相联系,但是我将人类纳入心中。

我不联系一个人,但我爱所有人。

真正令人感到孤独而痛苦的,并非因为孜然一身,而是泯为众人。很喜欢这一句,真正的孤独不是找不到朋友,而是找不到自己。找不到真正的,忠诚的自己,也就难以拥有真正的知心的朋友。

我年华虚度,那些浪费的日子堆成一片废墟,

如此而言,我不敢相信我的人生的有多么壮丽的风景,除非我过好每一天。

是否我的每个愿望,都会成为一具尸体?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三):一切时刻属于我

  

阿多尼斯既擅写长诗,也精于短诗,长诗与短诗是沉稳与灵动的双翼,共同撑起阿多尼斯诗歌的天空。相比于长诗,我更喜欢阿多尼斯的短诗。那种惊鸿一瞥的惊艳,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那种鬼斧神工的书写,让我深深沉浸在阿多尼斯的短诗所创造的绚烂恢宏的诗歌宇宙之中。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正是阿多尼斯的短诗精粹,通过这本书可以管窥诗人浩瀚的诗歌图景与寥廓的意义天空。阿多尼斯本人认为,“短章是闪烁的星星,燃烧的蜡烛;长诗是尽情流溢的光明,是史诗的灯盏。两者只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共同构成了我的诗歌实践。”阿翁的短诗像是蕴藏无尽能量的白矮星,虽然体积小,亮度低,但密度高,质量大,热量惊人。诗人将其厚重的思考与瑰丽的想象浓缩为寥寥几行文字,却尽是文字、语言与思想的精华。

读阿多尼斯的短诗,仿佛打开一颗又一颗彩蛋,惊喜与新奇接连不断,让人口齿留香,心旷神怡。在阿翁的短诗中,犹如徜徉在比喻与隐喻的花园,流连于意象与意义的丛林,从而领略形象与想象的美妙,感受事理与哲理的深刻。比如“黄昏,是大地视觉的一阵恍惚”;比如“夜晚在旅行中骑行的骏马,/只认准一条/通往清晨的道路”;比如“我是不能被照亮的光室:/我的焦虑是荒山上的一束火花,/我的爱是一座绿色灯塔”;比如“每当看到确信,/我期待与之搏斗;/每当看到怀疑,/我期待与之对话”。

阿多尼斯的诗歌虽然打上了阿拉伯文化的烙印,却由本土色彩生发出普世意义。因为诗歌本就是一种世界语言,诗歌即是美,美是无远弗届的。对于阿多尼斯来说,他不属于某一时刻,而是一切时刻皆属于“我”。正如其诗所言,“诗人的身体,犹如他的想象,/永远在旅行,/即使他足不出户。”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四):孩子的眼光,成人的思想,深刻而妙趣的诗

  以我狭窄的阅读视角来看,除了耳熟能详的那几位诗人之外,叙利亚诗人的诗歌甚是陌生。而这也是我选择阅读它的原因。于是带着对叙利亚,对阿多尼斯和阿拉伯世界少得可怜的了解,我开始了阅读之旅。 (感谢这本书提供了译者序,好让我能多少了解作者的背景经历,更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含义。) 虽说这本是短章精选集,但其实按“篇”来算,并不短。开篇选录的几组统一主题下的短句中,到处洋溢着阿多尼斯如同孩子般纯真天马行空的巧思。 比起玩弄词语而堆砌的华丽诗词,阿多尼斯这种“蹲下身来”的角度更让人觉得新奇。就如同诗中贯穿着的对于词句的探讨一样,我无法区分哪一种才是诗歌之美的极致形式,但至少要警惕,不被“语言”征服。 也许是因为研习过哲学,又辗转多地在多文化的环境中生活和思考过,阿多尼斯的诗歌里非常擅长用常见的意象(夜、玫瑰、白昼...),简洁的叙述来引发哲学式的思考和辩论。 所以在诗中孩子样“可爱”“愉悦”的表象之外,藏着的是阿多尼斯作为一个成人、诗人、一个评论家的思考与责任。 “答案是一座监狱,问题本身也是一重围困,除非是为了更多的困惑发问。” “不存在“统一”,如果它只是“一”的枕头。” 而这本书最大的“标签”,除了哲学的思考之外,还有阿多尼斯对阿拉伯文化世界的批判和怜惜——过去有多灿烂,现实就有多少积弊。 面对动荡、暴力和死亡,权利和专治,和保守退缩的文学和思想,阿多尼斯挥动他的笔杆在与这种绝望对抗,试图用文字来唤醒沉睡的变革之心。 他视阿拉伯审美是一种有着确定“边界”、有稳固“原则”的,偏爱宁静、安定、成熟的审美。因此而断论这样一种缺乏实验性的审美是不健康的。 突然想到,放眼世界,这种对“稳定的确信”,语言的边界似乎存在于各处,就像是无处不在的灰尘一样,只有多少的区别,显眼与不显眼的区别,哪一个批评家,文学评论家不是对自己的祖国格外“严格”呢? 在这本诗里,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部分,再难读到令我振奋的诗句了,没有对“好”的叙述和期盼,“不好”也显得没那么深刻了。(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擅长读长诗,所以读不出吧?) 我对阿多尼斯有着他对阿拉伯一样的期许和看法: 毕竟,就这一本诗集来说,阿多尼斯自己也有着自己的“边界”和“稳定”,数一数有多少重复的“玫瑰”“枕头”“肺腑”“灰尘”“日夜”“语言”,我希望阿多尼斯也能多多革新一下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