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2-20 03:18: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100字

  《人类的未来》是一本由[美]加来道雄(Michio Kaku)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未来》精选点评:

  ●地球充满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危机,所以人类要想作为一个物种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办法离开地球,进入宇宙深处播下生命的种子。

  ●等不到移民外太空的那一天了。

  ●2019.9.2 人类的未来要依靠星际移民,任何星球都有可能遭受毁灭打击。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移民的第一个星球,只要用温室气体提高火星气温6摄氏度,火星就融化上面的冰并可以进入自我保温的模式。 木星的卫星之一“欧罗巴”有着巨大的海洋,是地球海洋的2-3倍。其热量来源于木星引发的巨大潮汐带来其内部剧烈摩擦。土星的卫星“泰坦”是另一个可能。 执行行星环境改造和建造计划,需要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复制,甚至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基于原子的量子计算机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条件。 星际飞船技术主要有激光帆,光帆,纳米飞船,聚变发动机和反物质引擎。此外,虫洞,阿库别瑞引擎可以利用改变空间实现超光速飞行。 一,二,三型文明分别是可以完全利用本行星的能源,本恒星系的能源和整个星系能源(银河系)

  ●三个宇宙终极命题:人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人类未来要去到哪里?我们要如何存续?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人类的未来在群星之间,今天的人们还被困在这颗星球的纷杂事务中。倘若有人能以超脱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这个文明, 他就能看到这无休止争吵的可笑,以及背后潜藏的危机。可惜了,大多数人更关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这没什么错,但是。。。

  ●感觉脑洞太大了吧,火星殖民,冲出太阳系,虫洞飞行,反物质,暗物质,平行宇宙……最坑的是宇宙都拜拜了,还想让人类永远活着?

  ●最近看了很多星际旅行相关的讲座书籍电影,看完之后再来看这本书觉得新意少了一些,主要还是讲三步走「走出地球,走出太阳系,走出宇宙」,但还是很有意思的,本世纪末一定会遇见外星人也是蛮好玩的~

  ●科普

  ●加来教授的文字就是那么容易让人理解

  ●作为一个科学渣,在朋友的指导下开始接触科普书籍。怎么说呢,道阻且长,常常因为一页中出现超过5个不了解的词而却步。我常想,如果一个人无法把自己所知教会他人,那他也就什么都不会。加来道雄的这本书通俗、清晰、准确,适合入门级选手。更为那些冲击未来的勇气感佩,人类的未来,属于我们。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一):非常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内容的深度和品质绝对秒杀某赫拉利,加来道雄在非常复杂天文物理知识上加入了人类历史的纬度,用了非常独特和生动有趣的叙事手法向大家展现了人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十多年后再次重逢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也让我重拾了童年的很多记忆。与其说他是一位硬核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是他让无聊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具生命力,也让冷门的天体物理学变得更加的大众化,对该领域的贡献可谓功德无量。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二):一本被低估的书

  这本书内容相当好,各方面预想都比较严密,作者也做了很多功课,有许多现实材料的引入,真实丰富。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讲爱因斯坦理论的部分,能用简明的语言比较清楚地阐述暗能量、黑洞虫洞之类的理论相当厉害的,也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我还为它写了个推送:https://mp.weixin.qq.com/s/wrN7v9eydhw9f8I4R3K3iQ

  然而,我也在关注这本书的宣传和销售,我知道这本书卖得不太好,远远达不到它内容应该获得的效果,非常可惜。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它。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三):《人类的未来》——加来道雄

  作者加来道雄也是《平行宇宙》一书的作者,他非常擅于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推演,他最著名的就是平行宇宙和弦论理论,并且希望能借助弦论来实现物理学里的量子学和相对论的大一统。本书也可以说是在这些理论上进行的推演,将人类的未来分为了三个阶段: 1.走出地球:在太阳系里除了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应该是火星,但是火星的气候非常极端,作者给出的设想是通过给火星注入温室气体来改造火星的气候。

  2.走出太阳系:按照目前的科学测量预估,太阳系会在50亿年后死亡,而走出太阳系目前最可靠的选择是比邻星b和开普勒452b,但是离太阳系都很远,所以作者的设想是开发新能源来提高飞行器的速度以能实现超远距离的传送。

  3.突破宇宙局限:目前对宇宙的结局猜想有大冻结、大挤压和大撕裂三种可能性,而要突破宇宙的局限,作者给出的设想是要么用暗能量技术来对抗,要么是逃离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四):另一些未来

  这几年一直好奇,资本的冷和人性的弱哪个更不堪,就好奇了一下人类制度的未来,不过这本书上没有答案,书里只有一个物理学家的浪漫畅想。

  1、什么方式比看书更有效

  译文读起来不是很畅,而且我现在有个毛病,希望作者写的内容能够像维基一样,简洁不要修饰。中途几次停下来,去了解几个物理概念,然后在搜索引擎里东跳西转,最后忘了自己原本是在看书来着。

  书里所提及的各种未来描述,并不新鲜,在日常的碎片信息接收中,大部分都了解过。由此我心生疑惑,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下,哪种方式可以替代看书成为获取知识的更有效手段?

  2、未来的沉浸式教育

  最近半年,看B站的时间明显增多,经常1.5倍速去浏览一些科普UP主的视频,顺便看弹幕的反应。这个方式效率挺高,视频、图片、字幕(有些UP主还经常中英双语)、受众反应、大量梗,信息量很密集。但是因为管制原因,能学习的少,娱乐的多。

  我偶尔幻想未来的教育方式,能够进化出一种全沉浸式的“绿洲”(请参阅头号玩家)模式,真正德智体美劳全面结合的虚拟游戏世界,根据个体差异,配备自由调节的反馈机制,就不信搞不定未来的这帮熊孩子。

  3、人类的金字塔结构

  任何年代,只有不到1%的人在拓宽人类文明的边界,这群人是基因随机突变规则里的奇迹。塔尖之下,有10%左右的人群在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这群人(自/被)认为是精英,而剩下的所有人都是被圈养的。

  那么高效的知识传导能打破这种结构吗?

  也就是我好奇的那个问题,知识的普及,能够改变人性的弱吗? 进而降住资本的冷?

  然后进化出一个更具高度的社会制度?但愿。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五):穴居人原则

  正如我在以前出版的书中所叙述的,我相信“洞穴人或洞穴女人的原则”会发挥作用,并对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程度设定了一个自然的限制。自从我们第一次以现代人的身份出现在20万年前,我们的基本性格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尽管今天我们拥有了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但我们的基本需求仍然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想要什么?调查显示,在我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同侪的意见会变得非常重要。我们想要更好看的外表,尤其是在异性面前。我们希望得到朋友们的羡慕。所以在大幅改变自我之前,特别是在面对那些会让我们看起来和周围的人不同的事物时,我们可能会犹豫不决。

  因此,只有在可能提升我们的社会地位的情况下,人类才会采取这些措施。尽管我们会面临使用基因和电子手段来增强力量的压力(特别是在我们要进入外太空并在不同

  的环境中生活的情况下),但对于想在多大程度上做出改变,我们会有一个限制,而这个限制将帮助我们保持理智。

  当钢铁侠第一次出现在漫画中时,他是一个相当笨拙的角色。他的盔甲是黄色的、圆滚滚的、丑陋的。事实上,他看起来就像一个行走的罐头。年幼的孩子们无法认同他,所以漫画家后来决定彻底改造他。于是,他的盔甲变得五彩斑斓、线条流畅、紧贴合身,这明显增强了托尼·斯塔克健美善打的形象。结果他的人气急剧上升。可见,即使是超级英雄也必须遵守穴居人的原则。

  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常常把未来的人类描绘成有着巨大光头和极小身体的模样。其他的小说让我们进化出巨大的大脑,生活在大量的液体中。但是谁想要那样的生活呢?我认为,穴居人的原则会阻止我们进化成我我们认为的那种令人厌恶的生物。相反,我们很有可能希望能够增加我们的寿命、记忆和智力,而无须改变基本的人类形态。例如,当我们在网络上玩游戏时,通常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动画化身来代表我们自己。我们经常选择引人注目或有吸引力的化身,而不是怪诞或令人反感的形象。

  也有可能,所有这些技术奇迹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把我们变成无助的孩子,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在迪士尼的卡通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人类生活在宇宙飞船里,机器人可以满足人类的各种幻想。机器人会做所有的繁重工作,满足人类的每一个需求,让人类除了追求愚蠢的消遣活动外,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他们变得肥胖、娇生惯养、毫无用处,把时间花在无聊的、毫无意义的追求上。但我认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人格“底线”。例如,许多专家估计,如果毒品被合法化,那么大约有5%的人类会上瘾。但是其他95%的人,在知道毒品会如何限制或摧毁一个人的生命后,将远离它们,宁愿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一个被毒品改变的世界里。类似地,一旦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提升,同样比例的人更喜欢生活在网络太空而不是现实世界中,但它可能并不是一个压倒性的数字。

  请记住,我们的穴居祖先希望成为有用的和对他人有帮助的人,这已经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

  我在第一次读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时,就惊讶地发现,人类在5万年之后并没有改变自己。当然,我想那时的人类将会有一个完全增强的身体,有着巨大的头颅,极小的枯萎的身体,还有像漫画书里那样的超能力。但是小说中的许多场景可能已经发生在如今的地球上。回顾那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我现在才意识到,可能是穴居人的原则发挥了作用。我想,在未来,人们可以选择安装设备或植入配件来赋予自己超能力。之后,他们会将大部分东西拿掉,在社会中正常互动。或者,如果他们永久地改变自己,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就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类的未来》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