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8 01:3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摘抄

  《你的奥尔加》是一本由[德] 本哈德·施林克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一):你的奥尔加

  奥尔加的坚毅,在漫漫的岁月磨砺下更显出温柔如水的力量。对赫伯特的爱恋;对艾克的母爱;对费迪南德的关爱,随着时间伴随着生命,如流水涓涓,长流不息。她的人生本可以按部就班,本可以安度晚年。由于国家的企图心,由于男人的企图心,她的梦被肢解破碎。唯有一种眷恋守护她的人生终点,我禁不住失声痛哭,我不敢相信:她脸上那种熠熠闪光的表情是给我的,她如此喜欢我,看到我是如此高兴,居然还有人会如此喜欢我,如此高兴看到我。有时,我会对自己产生怜悯之心,我在没有爱的环境下长大,即便和你在一起,我的爱也只能勉勉强强地活着。是女性的善改变自己,传递爱的能量。突然理解小说名字的意义,女性为别人而美丽而灿烂,但是也会为自己而坚强。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二):这是一部抨击“伟大”德国的作品

  奥尔加,当这个名字从我的嘴唇发出,那张坚毅隐忍的脸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她的一生从19世纪末延伸到20世纪70年代,跨越了一战二战时期的德国。爱人郝伯特参加非洲殖民的军团,前往南美洲探险,征服东北地岛,最终在北极失去生命,他热衷于追求“虚无”,“无限”的概念。儿子艾克在倾听了郝伯特的探险故事之后也继承了父亲的热血,成为了帝国安全局的高管,最后在二战期间成为俄国战俘。晚年结识的年轻朋友费迪南德,也想过一种太过于“伟大”的人生。我想他们代表的都是一类人,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德国人骨子里面总有一种民族至上,征服一切的传统。

  这部小说呈现了一种矛盾,这种矛盾置奥尔加于一生的痛苦之中,那就是对所爱之人的无限爱意与对他们所热衷的“伟大”与“虚无”的憎恨。最终,宁静隐忍的奥尔加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宣泄了她的憎恨。她将自己的生活与这种癫狂的结局和谐地交融,谱就了平凡又深刻的一生。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三):美好的灵魂总令人心动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奥尔加和赫伯特相识相恋的故事;第二部分讲述在我家做缝纫的奥尔加陪伴我长大的故事;第三部分讲述在赫伯特去探险失踪后奥尔加写给赫伯特的书信。

  奥尔加一直都是一个乐观并努力的人。小时候双亲过完离世,和不太喜欢自己的祖母一起生活。没有在祖母那里得到亲情一直是奥尔加的遗憾。在乡村女孩子只上到初中,变会开始生计结婚。奥尔加不想像乡村普通女孩子那样过一生,她渴望读书,渴望离开那个不喜欢的家,通过自学考上了高中,因为成绩很好获得了免费住宿的补助。后来耳聋无法继续在学校工作,她靠自己的手艺做了家庭缝纫工。当身体状态不在适合做缝纫工,在告别缝纫工作她才开始为自己而活。她会读她想读的书,去看喜欢的电影,有自己的花花草草。对于战争她也有自己的理解。她对赫伯特的爱是那么真挚而质朴,在很多时候,他们彼此又很相像,都有一颗驿动的心。心很大,可以包容很多事情,心又很小,只能装下一个人。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四):年轻时的爱人

  奥尔加出身卑微,赫伯特高贵。

  他们两个没有因为阶级的不同,身份的差别而停止相爱。

  奥尔加考上了师范学院,但是赫伯特并不是高兴,他为她可能不依赖他而不满意 。

  奥尔加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而赫伯特则成了近卫军。

  有一次奥尔加去看望赫伯特。

  书中这样写道:两个人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抵达对方附近,遇见是喜出望外的,搂抱是仓促匆忙的,爱情的承诺是提心吊胆的。

  她不赞成赫伯特报名参加驻防军,她认同年轻人需要为国效力,但她不认为为国战斗要去遥远的非洲。

  但是,赫伯特想变得伟大,和德国一样伟大,即便这种变成伟大的过程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残酷的,他也愿意一往直前。

  被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洗脑的青年,从来不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有不对的地方。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五):你的奥尔加,永远的奥尔加

  你的奥尔加,永远的奥尔加

  从小习惯于站着用眼睛观察世界的奥尔加,一生都在观察着这个她不断熟悉不断陌生又不断熟悉的世界,从从小失去父母到与自已永远不融合的祖母生活的新环境,从与赫伯特相恋而一直处在分多离少乃至爱人一去不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奥尔加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的缩影,是以赫伯特、艾克、费迪南德为代表的德国三代人的生活影像。奥尔加的一生注定是普通而不平凡的一生,她把平静、普通、孤独留给了自已、留给了生活,把一颗坚定、热情、澎湃的心留给了爱情、留给了赫伯特,留给了她的一生所爱。

  本书作者简洁精准、苍凉有劲的文字表达,与译者忠于原著又能信达雅的翻译方式,相得益彰、互相增色,更增加了《你的奥尔加》这部翻译作品的可看性、耐看性,精练简单的文字增加了阅读的流畅感,任时代变迁、吾心如磐石的爱情直击读者的心底,不愧为当代德国文学的代表作。

  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六):“你”的奥尔加

  这个叙述手法耐人寻味。作者切分成了三段,虽然好像每一段都是不同时间,但其实都是不同维度对同一个时期的奥尔加的不同解读。第一段恋人,第二段是旁观者,第三段是自我解剖。有时候因为反复论证同一段时光,作者平铺直叙到你目瞪口呆感觉这是一本传记,可恰恰就是此书的魅力所在吧。 奥尔加,她是一个尺标,她就像一个超越时代的旁观者看着世纪变迁。从赫尔伯到艾克再到费尔南迪,都不过是她生命中的一个度量。但是最让人惊心动魄故事的却给了“血与土”的赫尔伯。我很难把这段故事当做一个时代缩影去看,这只是一个故事的私人感情。奥尔加一直停留观察,而赫尔伯却在一直奔跑即使跑向了虚无,但又是那么值得人去观望去爱。赫尔伯在某种程度上是唯一与奥尔加对照的人,正如费尔南迪所说她在不断反抗与爱赫尔伯。

  “你不相信我会做出偷走甘油炸药去炸毁纪念碑的事吗?你觉得我干的事很疯狂吗?你会为我干些疯狂的事,而你不再是孤身一人而高兴吗?我还不知道何时会做这件事。可自从我计划做这件事以来,我感觉很好。

  我离你很近。”

  看到这段话,我莫名想要流泪。如果要追寻,或许没有比打破自己更艰难了的吧。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七):她终于用一种勇敢,绝望,反抗和同归于尽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本书一共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读起来有一种看故事大纲的疑惑感,觉得节奏快得惊人,我想我在不自觉的拿这本书和《霍爱》相比。

  第一部分像是匆忙写下奥尔加和赫伯特的爱情,从孩童到老年,把他们的人生和爱情用倍速播放的形式展示给正在阅读的人。但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感受不到特别震撼的力量。

  第二部分,“我”的视角,奥尔加老年时的忘年之交,只有奥尔加理解“我”,只有奥尔加懂“我”。说真的,读完我仍然一头雾水。

  第三部分,跟随“我”阅读着奥尔加寄给赫伯特的三十多封未送达的信件中,才真正的了解了奥尔加,了解了她经历的人生,了解她的爱情,了解她对战争的厌恶。

  奥尔加的信,让我看到她内心的力量,在没有爱的家庭里独自成长,冲破惯例的束缚去读书去学习,在爱情里也能保持冷静,不放弃对生活的期望,但即便这样坚强的奥尔加,也饱受着战争创伤的折磨和不得不从心里承认爱人的逝去。

  我想,当她把爱情锁进心里的小盒子时,当她始终都不能接受儿子投身纳粹时,她的灵魂就死去了,而爆炸不过是一个契机,她终于用一种勇敢,绝望,反抗和同归于尽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八):你的,别人抢不走,永远!

  /闰闰

  孤独,等待,失望,坚持,沉默,自语,无声,挣扎,消亡。《望夫崖》(连续剧)、《白桦林》(歌曲),《***》(电影,等你补充)。挚爱,坚守,端庄,教育,隐忍,温文尔雅。这些是我合上此书想到的一些词。

  全书分成三部分,使用两个不同视角以及最后女主角的单向书信来叙述。爱之迷离,开始很难理解为何对这位男士如此迷恋,明知其爱冒险且对自身安危而不顾更不要说对家庭会有和存在的意义,最后才会发现男主角其实有后代,而且这个后代和他的性格一模一样,估计厉害的读者会在当中就已经看出来了,我并没有。这就是爱情,谁能说清楚。当女主过了焦灼等待的几年后,进入了看似平淡的生活,从第一视角去观察女主并看不出有任何异于常人的举动和表现,即便是在失聪之后,平平淡淡的过去了很多年。这里经常会让我有一种时光停滞的错觉,其实整本书的故事明明已经经历了三代人的时光。但是女主一直有心事,且从不言表,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是。

  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的牺牲品,飞蛾扑火也是我自选的人生,但绝对是政治的牺牲品,当然,政治家不会认同,所以最后女主将自己的一生愤恨喷溅在一座雕像时,是无奈。而爱情,Yours, only, forever.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九):我用我的想象和我的爱情陪伴你

  首先感谢大海在好几百位小伙伴中抽中了我,爱你@顾大海(虽然我爱过大海但我真的不是个渣男)

  这是一个战争年代的爱情故事,毫无疑问的战争年代。但是爱情呢

  孤独的渴望爱的奥尔加,和孤独的一心只想向前奔跑的赫伯特,从开始就注定这是个悲剧。她的眼里是他,他的眼里是星辰大海我一辈子追逐一个人的背影,内心会有多少痛苦挣扎和失落绝望

  奥尔加的一生都在失去

  幼时失去父母,少女时期失去爱人,苍老时失去儿子

  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她只是战争中无数个奥尔加其中的一个

  想象让她度过了五十多年,终于有一天,她在自己创造的梦中醒来,亲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她在原地等了他一辈子,她要去寻找他了

  第三部分的书信,描述了一个女人五十八年的愤怒和委屈,妥协和等待,秘密和释然

  我们一生都在追逐远方,而我的远方是你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十):读感1

  

读到一句话觉得很耐人寻味,男主角随军队去非洲殖民地,睡在草原上时他展现出对自然与野性的畏惧,

"Aber er sah nichts, keinen Schakal, keinen Leoparden, keinen Herero."

赫雷罗人的名字就紧接在豺和豹后面,中国有个成语叫“豺狼虎豹”,以我的读感来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里不得不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第二帝国(Kaiserreich)在非洲主导的那些屠杀,可能白人的清高与自傲从第一个黑奴踏上美洲时就根深蒂固了,这种对其他人种的蔑视可能也是之后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诱因。可怜那些丧命的赫雷罗人,最后甚至成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连块墓碑也没有。我们人类确实需要墓碑,要把血与泪灌注在混凝土里,不然就只是一段口口相传却无法被证实的故事而已。

唉,人类,如果灭霸能把戒指借我,我先打三个响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的奥尔加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