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是一本由舒仪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一):我们从相遇到别离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我觉得这本书是不怎么成功的,一开始男主的出现实在是让我喜欢不起来他,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对女主的喜欢也是一时兴起,尽管后来经历了很多磨难的他们,终于两情相悦。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让我意难平的小说来看,它很成功。
一开始会买这本书《最初的相遇,最后的离别》回来,就是因为我发现作者是舒仪,虽说我没有看过舒仪的作品,但我还是听说过《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的,据说这本书曾让好多读者都肝肠寸断,大呼意难平。
不出我所料,这是一本悲剧小说,我曾听很多读者说很心疼《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里的孙嘉遇,我在看这本《最初的相遇最后的离别》的时候,我是准备看完这本书去买回来《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去读读的,当然,这是在我没发现这本书是个悲剧的前提下。
我挺喜欢女主的性格的,可能没有什么迷人的特点,但是她不白莲花,不像其他大女主小说一厉害的惊天动地,季晓鸥只是很平凡的一个女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化妆店的老板娘,但正是这么平凡的一个女人,她在严谨蒙受不白之冤入狱后,选择相信严谨,并且在后来严谨逃狱时,不顾后果的接纳了他,甚至在最后,她为严谨牺牲了最后的生命。
正如开头所说,对严谨这个人我一开始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在湛羽被人分尸惨死之后,我甚至都动了完全讨厌这个男主的感觉。但是所幸,这个想法在后来的阅读过程中,逐渐被消灭,因为我不可否认,严谨这个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全书中的每个角色都很让我心疼,尤其是湛羽,在全程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都觉得十分的压抑,剧情按照我所预料的发展,湛羽果然爱上了季晓鸥,我可以理解他想在自己的心上人面前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我可以理解他为了生计被迫从事其他行业,但是我不能理解,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这样可怜的一个孩子,为什么最后要有一个如此惨痛的结局。
当严谨在监狱里蒙受不白之冤的时候,外面的每个人都没有放弃,尤其是季晓鸥,她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式去维护严谨,最终,以及自己的生命。
严谨生命中缺失的那三分之一,是好兄弟程嘉遇的,我不能想象当严谨终于真相大白出院时,迎接的却是爱人的死亡信息时,他是什么心情。
我只知道,这本书让我觉得很意难平,十分的压抑。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二):不完美的遗憾
很早以前听闻过舒仪的名字,一个工科生,却又深爱着文字。《格子间的女人》以及《曾有一人爱我如生命》。 当然,还有这本《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 舒仪的文字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大抵就是作者的魅力,一种难以名状的独特魅力。 我喜欢严谨,也喜欢季晓鸥。严谨的前半段人如其名,活的严谨,后半段活出了灵魂里的另一个自己。 不羁、自由、洒脱、追逐乃至放纵。他的爱情始于颜值,最后终于爱情。 他爱季晓鸥,从他不知道的第一眼开始。 所有的爱情始于见色起意,严谨身处高门,却也不免落俗。他喜欢的季晓鸥有他想要的女子一切外表。 追逐中才渐渐发现,季晓鸥美好的皮囊下潜藏着一颗多么柔软、善良的内心。 他被深深吸引并不为过,任谁都没有办法抵抗一个漂亮的女人,偏偏还独立向上,积极乐观,善良柔软。 他喜欢的季晓鸥,从来都和别人不一样,他真的好想好想和她在一起。 严谨虽然长了好看的皮囊,但她从第一眼没有对他有任何想法。他一遍又一遍的往店里送花,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她需要的瞬间,不感动是假的,不动心我……也是假的。 起初对他是有偏见的,这种偏见在慢慢相处中逐渐淡去。 发现,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他被人误会杀人后,完全相信他是清白的,极力寻找证据,帮助他早日摆脱罪名。 我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在冰冷的城市中对彼此献出最柔软的内心以及……爱情…… 张爱玲曾说,于千万人之中的遇见,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刚刚遇到你,真好。 相遇的浪漫抵不过世间的冷淡。恶意的被污蔑成罪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在此期间,季晓鸥明白了她爱严谨,此刻的她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也比任何时刻都明白,他的清白如果没有人去帮他洗脱,他将会面临着什么。 当做弟弟对待的湛羽被杀,自己的好朋友也被杀,谁替他们洗脱冤屈? 大概……只有她自己了吧……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会是那般…… 严谨被无罪释放的那天,我想他知道季晓鸥出事时候,那么的痛彻心扉,他大概……不会再爱了吧。 他已经失去了最爱的她,活着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那么完美的爱情,以不完美匆匆收场…… 最被人心疼的人大抵就是湛羽了吧。 那么清澈漂亮的男孩子,就那样没了,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享受生活,也没来得及向他所爱告别。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说,来不及告别,来不及相见,也来不及轻轻的告白…… 不完美的遗憾,仅仅只能当做遗憾……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三):我的意难平
手中正在阅读的是舒仪写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我曾在七年前看过这位作者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之后平安喜乐成为了我心目中对另一个人最好的祝福,但孙嘉遇的死也确确实实是我心里的一个痛。开始阅读《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其实内心是忐忑不安,因为我很担心,害怕书中的人物会像孙嘉遇那样,之后我看到严谨的生日和聚会的玩笑,看到他和季晓鸥见招拆招,内心渐渐平静了下来,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看完上册后,跳到了结尾,之后心情仿佛坐过山车,沉到了谷底,太难过了。 我很喜欢《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究竟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还是因为理智与情感这几个字,至今还无法分辨。这本书中严谨和季晓鸥的感情在我脑海中闪过的也是理智和情感这几个字,然而理智和情感之间很难做到泾渭分明。和季晓鸥的一面之缘,带给严谨的应该是既有惊艳也有一些失望吧,之后严谨接近季晓鸥,究竟有几分的真心,又包含着几分的不甘和玩笑呢。变故发生后,严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晓鸥在他心目中的份量也慢慢的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他身处穷途,但我想有她的陪伴总会拨云见日。我想过的最坏的情况是生离,但没想到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死别,而我看不透也无法接受。 晓鸥帮助陌生人湛羽,帮助故人之友李美琴,和顾客方妮娅的来往看似毫无关联,但这种无关阴差阳错被有心人利用使得晓鸥和严谨被逐渐困住。严谨卷入人命案,晓鸥肩负他的信任,为三分之一奔走,也为他寻找翻案的机会。对于湛羽和他的家人我的感情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我是同情他和母亲的,后来这种同情慢慢消失,慢慢的变的不能理解,甚至是排斥。我很纠结三件事情,无人纠缠的情况下湛羽能否走上回头路,在回头路上窘迫的生活和晓鸥给予的来自长辈的爱又能让他走多远,还有他的母亲究竟明不明白她的健康在湛羽心目中的位置。至于湛羽的其他家人我不仅不想看到他们,现在还越想越气。另外,我想也许作者应该给湛羽一个别的专业,因为他大学的专业在我这里应该是有前途和钱途的。 这本书最后的水落石出其实是有些颠覆我的想象的,本来看到丢失的打火机被当做证物提交,我的汗毛全部站起来了,我以为严谨的对手是他转业之前拔除的黑暗势力的残余,或者是身处黑暗、心狠手辣的商业对手,所以看到最后真的是万万没想到。说到书中惨兮兮的人物,我想除了男女主,就要算方妮娅了吧,她的衣冠禽兽老公真的是让人越想越怕,简直可以和我的童年阴影安嘉和一较高下了,再想到前几天围观的家暴事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珍爱生命,及时止损。 书封上说:“如果生命中有一些人,从开始就已经注定别离,你是否还会选择最初的相遇”,我希望更多的人不用面临这种抉择,也祝愿大家珍惜当下,拥有尘世的幸福。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四):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在看到这本书书名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预感,或许这会是一个悲剧故事。很久之前我就看过舒仪的小说《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时间过了这么久,我依稀记得这是一部悲剧故事。而她的《格子间女人》虽然没有读过,但是也看到过多方面的介绍。总而言之,我一直觉得他的作品是非常有可读性的。
这个故事也不是普通的言情小说。他是讲述一个花花公子严谨,爱上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季晓鸥,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是这两个人之间也是非常曲折的。从一开始严谨追求季晓欧,而季一直不屑严谨的追求,季晓欧还人事科一个湛羽的弟弟,一直帮助他,可是湛羽误入歧途,严谨一直在帮助他。最后湛羽被杀,在寻找真相中,严谨被捕,一度被认为嫌疑人,最后当然洗脱罪名,可是… 为了不剧透,我并没有把结局写在书评里。但是只能说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他的结局也十分出乎我的意料。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中断湛羽被害,其实让我有点心痛了,但是后半段严谨被捕确实我看了又揪心又难受。
在前半段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开心的故事,因为作者用了很多接地气的对话。两个人的语言带着浓浓的京味,让我觉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贴近,生活也更加的真实。作者的文笔更是不用说。作为一个成熟的作者,作者所构思的故事,以及她的文笔都十分的到位。舒仪的故事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他笔下的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不管是故事里的严谨还是季晓鸥或者是湛羽,即使如湛羽这样的矛盾体,也在单纯与邪恶之间转换着。可是其实里的每个人都是让人心疼的,即使是严谨,在最后的关头虽然保持了一颗镇定的心,可是被人陷害的命运,还是令他遭受了很多的痛苦。季晓鸥的命运也令人觉得唏嘘不已,也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对于季晓欧的性格,我又不是十分的喜爱,我觉得他不够果敢。虽然最后做出了牺牲,但是在之前对于严谨的态度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与感情。但是说实话,我是喜欢这个故事的,在近半年读过的言情小说里,这本故事可能是我最爱的一个了!喜欢这样的故事,但是也感受到故事里的悲欢离合!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五):时光到不了尽头,别离成了必然
这是酷威文化出品的一本新书,最近看了好多酷威文化的好书,一本比一本好,这本书很漂亮,内容也很美,唯一的小遗憾就是书的油墨稍微有点刺鼻性气味,这一点可以像读客学习,他们的油墨的味道就很好闻,对读者的体验感也非常好。这又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好书,书很厚,上下两册,十六开本,四百八十八页,字体始终,印刷清晰,可以安静得好好看一阵子了。
作者舒仪,情感类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格子间女人》,还有她的这本经典情感力作《最初的相遇,最后的离别》,看名字有点稍微伤感的名字,是啊,关于爱情,一路走来,非常完美的很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曾经的海誓山盟,经常以尴尬告终。这本书在二零一五的时候湖南文艺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次,那一版大约有四十万字,这次百花艺文艺出版社重新出版,新增了十万字左右,全新修订版,另外还随书附赠了一张舒仪手写体答谢卡,非常娟秀的字体,非常值得珍藏。林更新、盖玥希、杜淳、秦海璐等人曾经主演了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电视剧,反应良好,也让我对这本书多了一些期待。
这本书的三位主角,严谨、孙嘉遇、程睿敏,不,应该是四位,严谨遇到了他的季晓鸥,全书就是围绕着他们勾勒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好戏。他们号称三剑客,小名或者诨号分别叫严子、二子、小幺,就严谨还有个像样的小名,剩下的二位干脆用数字代替了。其实这三剑客据说在十年前,也就是二零一九就成型了,应该是现有了这三剑客,然后再围绕他们构造故事框架的。那时候没有微信,智能手机,他们三位肯定在作者心目中有指定的原型,这三位的相遇是那样的淳朴,简单。作者充满了热情,记录了他们的青春、爱情、友情,将一份美好的回忆留在故事里。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恐怕再也看不到,发生不了那么美好的故事,那么美好的相遇了。相遇确实很美,分离也无所畏惧。他们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工作的同事,一波又一波的相遇,和他们开心的在一块学习、上班,有的还曾经在一块很久,现在大部分人失去了联系,空留下回忆,即便是会有幸再次相遇,好像有没有了当初的美好,那就还是留在回忆中好了。书中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生命中有一些人,从开始就已经注定别离,你是否会选择最初的相遇?我觉得很多相遇只是偶然,并没有刻意去选择和谁相遇吧,本来生命中的很多人都注定会成为过客,但是我不后悔和他们的相遇,如果生命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和他们相遇,因为严格来说,一个人的一生和别人的相遇都会注定离开,只是有的会在一起很长时间,有的只是很短的时间,能有当初的相遇,当初的美好,我觉得就足够了,如果能再次相遇,那就更完美了。
非常开心能读到舒仪的这本书,不但能读到了精美的故事,还让我对相遇别离的问题想了很多,也引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能有更多的小伙伴可以看到这本书。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六):这一生,你曾真挚守护过谁?
整个周末我的朋友圈被《少年的你》刷屏了。理由不仅仅是因为周冬雨和首登大荧幕的易烊千玺。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少年时期,都直接或间接目睹过校园欺凌,有人选择了挺身而出,但更多人选择了沉默。
瘦小、平凡,长着一张被霸凌者认定“不怎么好看”的脸。单亲、贫困,拥有一个无援无助的弱势家庭。这就是陈念,一个梦想靠高考改变命运的普通女孩。
但这一切都被一个自杀的女孩打破,陈念是她生前最后接触的人。几乎不到一秒钟,陈念周围就充斥了疑问、困惑、不安和传言……她成了下一个遭到霸凌的目标。找不到任何出口,亦无处可逃。
好在,她的背后,有一个小北。
小北原本也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少年,抽烟、打架、没钱上学、更觉读书无趣,靠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来换取生活。但就是这个信奉弱肉强食的不良少年,和他风雨飘摇的家,却成了陈念唯一的避风港。而小北,也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守护者”。
那是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浪漫,从深刻到绝望中开出的花朵。但这就是小北这个人物设定的动人之处,他不问缘由,不想后果,不顾一切地保护陈念,保护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或许你会说,年轻的时候,你也曾用这样的真挚情感守护过谁。但是,随着岁月变迁,人事更迭,曾经那种纯真的执着,又有多少还能留存至今?
小北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另一段故事。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里的季晓鸥,一个同样带着“守护者属性”的率性女孩。一个没有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胆怯、自私的宝藏女孩。这大概就是她打动我的男神严谨的真正原因吧。
我重拾《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这本书来看还有点小渊源。
第一:这本书的同名电视剧已经杀青啦。我心目中的男神严谨,居然是我现实中的男神林更新出演的。高大魁梧,平时有点嬉皮笑脸,认真起来又特别深沉,严谨与林更新的契合度真的非常之高。
第二:这本书的作者舒仪,是我最喜欢的七零后作家之一。她的“三剑客”系列,还包括《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格子间女人》,伴随我从大学校园走进成人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看这本书,感受已经完全不同。如今看的不再是热闹,而是浓浓淡淡的人间深情。遗憾的是,虽然三剑客的友情我早已拥有,但他们那近乎理想的爱情却还没有降临。
季晓鸥是典型的侠肝义胆却很犯迷糊的女汉子。偏执,为爱可以不顾父母改志愿;热心,并不相熟她也可以无偿帮助你;大胆,遇见危险也能奋勇上前;美好,舍命也要守护自己所相信的人事物。
严谨是特种部队出身的军人,优秀得近乎全能,可这种完美也能成为他的致命伤,如同晓鸥的逞能。
严谨初次遇到季晓鸥时,虽然没有陈念那么惨,但也是人生最狼狈的一刻。季晓鸥就已经显露出助人为乐的苗头。随着两人感情的深入,认定了彼此的好之后,严谨却受某案件牵连,身陷险境。季晓鸥果然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相信与支持,哪怕付出惨痛的代价。
小北也好,季晓鸥也罢。这种守护神一样的存在。大概正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才成了我们梦寐以求的爱人吧。
除了季晓鸥,书中另一个角色也让我印象深刻,经年不忘,那就是可怜又可悲的配角湛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却让我恨不起来。
湛羽出身坎坷,虽然书中男女主人公严谨和季晓鸥都善待过他,但是穷怕了的他,还是仗着一副好皮相,走起了捷径。只不过捷径的尽头不是美景,而是万丈深渊。
也许湛羽真正的不幸,就是没有遇到一个季晓鸥那样的守护者吧。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为什么舒仪会给这个故事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如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别离,还有多少人会选择最初的相遇?
这真的是一道不错的爱情问卷题目。但是对那些爱的守护者来说,对那些小北和季晓鸥来说,他们的答案可能会异常简单。
我选择的只是你,根本不在乎什么开始,什么结局。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读后感(七):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周末,我怒刷了三遍《少年的你》,感触颇深。
曾几何时我最大梦想也是:“读书考试,上好学校!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成为一个×××家!”后来我的目标变成了努力做一个极其普通的在教室的角落里读书的人,就是那个普通到大家都记不住我的名字的存在,普通的像空气一样的存在。
但是慢慢地,我对这样普通的自己产生了怀疑,我讨厌这样普通的自己,我希望在还可以选择的时候为自己做点什么。
整个周末我的朋友圈被《少年的你》刷屏了。不仅是因为周冬雨和首登大荧幕的易烊千玺,也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少年时期。更是因为我们都直接或间接目睹过校园欺凌,有人选择了挺身而出,但更多人选择过被迫的沉默。
这个叫陈念的女孩,瘦小、平凡,长着一张被霸凌者认定“不怎么好看”的脸。她的出身也差到不能再差,父亲全程缺席,母亲天真地闯着祸——做微商卖三无面膜,居然是这个单亲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陈念习惯了生活在追债者的威胁吵闹中。高考,是陈念和母亲概念里唯一可以改变她们生活阶层和方式的途径。于是“考上最好的学校”成了陈念在将熟未熟的阶段里最想要做的事,为此她可以去环境压抑的复读中心上学,也自觉忽视着身边人的好意或是求助。
就这样“不听,不看”地过着生活。但这一切都被一个自杀的女孩打破,陈念是她生前最后接触的人。几乎只有一秒的时间,陈念周围充斥着疑问、困惑、不安、传言……
同期,母亲欠债的事情也闹到了学校,同学们面对这样的陈念,是鄙视、是嘲讽。
她成了,下一个被校园霸凌的人。
当她环顾四周,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恶意,她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当作出口,只能茫然地哭泣。
好在,她的背后,有一个小北。
他原本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人,抽烟、打架、没钱上学、更觉读书无趣,靠着偷鸡摸狗的勾当来换取生活。
但就是这个信奉弱肉强食的不良少年,和他破旧简陋到随时可能被当做违章建筑拆除的家,却成了陈念在无处可去时所能找到的唯一避风港。
而小北,也成了她生命中唯一担任“守护”两个字的人。
那是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浪漫,从深刻到绝望中开出的花朵。但这就是小北这个人物设定的动人之处,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他的信条。他不问缘由,不想后果,不顾一切地保护陈念,保护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多么让人动容的一句台词,多么让人感动的一份情感。
或许你会说,年轻的时候,你也曾用这样的真挚情感守护过谁。但是我想,随着岁月变迁,人事更迭,曾经那种纯真的感情大概不小心被遗失在了长河里。
但季晓鸥,却是这样一个长大后,也没丢掉这些情感的率性女孩。这大概是她打动严谨的真正原因。
故事《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讲述的是一个近乎理想的爱情故事。
世人都说,人有三样东西不能隐瞒比如咳嗽、贫穷和爱。季晓鸥在我感觉中是很典型的侠肝义胆却很犯迷糊的女汉子,她很偏执,为爱可以不顾父母改志愿;她很热心,并不相熟她可以无偿帮助患者;她很大胆,遇见危险也能奋勇上前;她很美好,用命也要守护自己所相信的人事物。
严谨是特种部队出身的军人,他优秀得近乎全能,可谁又想,这种完美也能成为他的致命伤,如同晓鸥的逞能。
在我印象中,多数配角大多不甘心且可怜又可悲,故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书中的这个配角湛羽却让我恨不起来,毕竟死得太惨,出身也太可怜。
作为书中的男女主人公严谨和季晓鸥都善待过他,可他出身坎坷,长了一副好皮相,却被这等皮相玩弄,有的时候同人不同命,哪怕很努力,结局还是很残酷,所以,穷瞒不住,他必须去改变,改变不了就只能找捷径,而恰恰他找的捷径就是万劫不复。
整个故事因为每个人的宿命,形成了一个循环的链条。
爱有的时候来得太晚,就像那封信,她说,我不想等到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爱得比自己以为的要深许多。
可谁也没想过,她真的等不到了……
我曾无数次幻想,严谨拿着那封信的时候,心里是何种滋味。
他爱她,违背世界也要见她一面。
她爱他,用自己仅有的一切保护着他。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爱情,从开始就注定了别离,你是否还会选择最初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