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成为百万富翁》是一本由博多・舍费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精选点评:
●实际上就是南海版的《财务自由之路》~关键找到的电子版是完整的,太好了。
●不太推荐,意义不大。
●一般,也就借机理清下思路;2012-10-28,重温,写得多好啊,我以前是咋回事?估计是无所用心地 过 而已了。已摘抄本4(原来此书就是《财务自由之路》,翻译似本书更好些,也可对照看)
●那还早
●第一部分讲的是个人潜能,第二部分是理财,最后告诉人们要把收入的10%捐献给穷人 如果一个人明白,最稳妥的挣钱方法首先是给予,那么这个人是幸福的。
●和其他几本没有大的区别,可以不看
●1)积累资本 2)识别机会 3)当机立断,果断行动。
●2010年10月6日:第一遍
●应该就是《财务自由之路》。 ★★☆ 《小狗钱钱》成人版,60min看完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一):读过很多理财书 却依然赚不到钱
读过很多理财书 却依然赚不到钱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能力和毅力去实践;
文章中给与的方法 看似简单,实行下去就很难,相信很少有真正的百万富翁是看了这本书才成为百万富翁的,更多的是穷吊丝热衷,寻找、购买、阅读、然后热血沸腾,好像马上要成为富翁,然后实行两天、就又归于平常了;犹如一剂春药,高潮了那么一会,然后又不行了。先这样了。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二):目标大小博弈记
目标大小博弈记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II
制定目标的大小一直是猪头哥很头疼的一件事。目标大了,怕完成不了;目标小了,又觉得分量不够,真是纠结啊!对于这个问题,博多•舍费尔在《七年成为百万富翁:欧洲最知名致富教练的实用教程》([德]博多•舍费尔,李治明 任树垠 等译,2000年,中信出版社)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趋利避害的社会动物,我们往往倾向于在感觉良好时扩大目标,在低谷时调低目标,但我们的潜意识却喜欢恒定和持续的运动。因此,应该尽可能不去变更你的长远目标。目标越大,越没有进行经常性修改的必要!
如果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小目标,一旦在你和目标之间出现障碍——产生了问题,你的视线就会阻断,如下图。
此时朝目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全是问题而失去了目标。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目光无法校准目标,怀疑和动摇就会随之而来。你知道很多人是怎么对付这种局面的吗?他们不再追求既定目标,而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目标。猪头哥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然,在你和新目标之间有一天也会出现问题。为了回避问题,你有可能再次寻找一个新目标,如下图。
如此就陷入恶性循环,渐渐的,俺就悲哀地发现离最开始的目标越来越远,沮丧、失落和自责等负面情绪充斥了俺的回忆。
与此相反,连接大目标的视线不会被问题完全遮挡,即使主体看不见,总有你的视线能够到达的部分,起码你仍然知道何去何从,不会产生大方向的偏差!这时“曲线救国”也能解决问题。如下图:
当然大目标还有其他优越性:大目标有助于我们提高捕捉机会的能力。人们倾向于对产生具体利益的事情感兴趣。因此,大目标还能扩展我们的兴趣范围,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机会,寻求更多的资源。
不知道如此画法表达,“大”“小”目标博弈后,您的选择是……?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三):“滥好人”更该远离“抱怨机器”
“滥好人”更该远离“抱怨机器”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I
猪头哥曾被导师评价:你是一个好心人,但有时做事没有原则,光给别人帮忙,结果耽误了自己!简单一句话,就一“滥好人”。
而那时我身边有个朋友,因感情受伤一直难以自拔,成为一“抱怨机器”,因为抱怨成为他生活甚至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出于同情或者怜悯,我经常主动找他聊聊,刚开始,他只是抱怨感情的创伤,到后来,抱怨的范围扩大到似乎他接触到一切事物。于是,我目睹并亲历了一个祥林嫂式的男子是如何成长并壮大的!
负面情绪也会传染!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也开始多看生活的阴暗面,我也开始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我承认我的心理不够强大!直至有一天,一件在我看来完全不是个事的事成为我和他之间的矛盾的导火索,结果很简单——绝交!
就这样,我又重新回到没有这位前朋友的日子,我却慢慢意识到自己以前的种种抱怨是如此的可笑甚至可悲。当你改变不了游戏规则时,那就开始努力适应游戏规则,生活要是一直对你很艰难,甚至很苛刻,你就该自我反省是不是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正如斯宾塞•约翰逊在《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 倒霉的人老倒霉》([美]斯宾塞•约翰逊,周晶译,2007年,南海出版公司)一书里反复问读者:你想清楚生活的方向了吗?
换个心态看问题,同样还是头上那片天,以前也许满眼乌云密布,现在你却关注远处露出的一丝霞光。积极的适应总比消极的抱怨来得更主动一些,过程也许艰辛,但结果却爽口。
而博多•舍费尔在《七年成为百万富翁:欧洲最知名致富教练的实用教程》([德]博多•舍费尔,李治明 任树垠 等译,2000年,中信出版社)一书中用一张图形象地描述了我曾经的状态:
当你站在桌上,与一位站在桌前身体较弱的人进行角力、你争取把这个人拉到桌上,而这个人要把你扯下桌,谁会赢呢?从生活经验和物理学定律,显然“往下拉”比“往上提”更容易!即使僵持下去,你也不会有希望,因为对手只需“吊在那里”等着你精疲力竭就行了!
其实仔细看看,或许每个人身边都不缺类似的“抱怨机器”,当你足够强大,你也许有拯救他(或她)的能力,若只像猪头哥我这样能力不足的“滥好人”,没准等待的命运最终就是被“拉到桌下”。“滥好人”更要离“抱怨机器”远一些,这就是我的教训!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四):房奴来自巴比伦
房奴来自巴比伦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III
似如一夜春风来,“房奴”突然就成了如今国人口中的常见词汇。信贷消费买房似乎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事情,所以大家聊起啦似乎都说“想当年”是多么多么幸福,起码不用当“房奴”。
中国古代有没有“房奴”一说猪头哥没有考证过,但博多•舍费尔在《七年成为百万富翁:欧洲最知名致富教练的实用教程》([德]博多•舍费尔,李治明 任树垠 等译,2000年,中信出版社)一书中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房奴来自古代巴比伦!
哦,巴比伦,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猪头哥最喜欢的一首英文歌就是《巴比伦河》,动听的旋律让人神往那片美丽的地方,不过它最初的是牙买加的民间音乐[1]。除此之外,猪头哥的中学历史教材里记述着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标志性建筑空中花园更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2]。
高度的文明和繁荣让古巴比伦人很早就学会消费信贷了。和今天的银行类似,当时行使银行职责的机构叫银号。
假如时光穿梭,猪头哥也穿越一把来到古巴比伦找银号想借贷消费时,面对的是和几千年后找银行时相同的问题:你有抵押物吗?咳咳,俺尚无工资和房产,俺此行的目的就是想买房落脚的,因为听说你们这买房不用看户口本嘛!
哦,这样啊!这位外宾先生啊,是这样的,本银号除了一般概念的抵押物外呢,还专门针对您这种客户提供一种人性化业务。
还有这样的好事?还有业务专门针对俺这种一穷二白的主,你们真是太贴心了!
是啊,先生,如果您没有足够的财务来提供贷款证明,本地也没有过硬的担保人为您出具担保证书,那就还有一种东西作保证,那就是您自己。当然,必要的手续还是要的,您还是得找本地治安官报个到,让他给您必要的“保护”,万一您“离开”本地了,不至于让我们银号人财两空嘛。
于是,俺这沉重的肉身就变成房产的担保!
这样一来,古巴比伦的借贷业务就空前繁荣起来: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信誉以获得贷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将自身抵押给银号。如果顾客无力归还贷款,他就被作为奴隶卖掉。那时候,拍卖奴隶就像今天拍卖房子一样普遍。(喂喂喂,银号的,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猪头哥还有这么一出啊!)而巴比伦人一旦成为奴隶,十有八九都会死于“修筑城墙”的苦役。
根据希腊的赫罗多特等古代历史学家的描述,在那布波撒时代扩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高50米,最长处周长18公里,其宽度竟能够让六匹马在城墙上并行。如此庞大宏伟的建筑都是由奴隶筑成的,其劳动强度之高令人难以置信。强烈的阳光曝晒着搬运城砖的奴隶,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奴隶平均只能存活3年。在他们过度劳累倒下之后,监工的皮鞭便落在他们的身上。如果他们不能站起来,就被从路上推下去,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尸体在夜间被运走。
奴隶就意味着无尽的苦役,这是一幅每个巴比伦居民都耳熟能详的景象。有趣的是,参加筑城的奴隶有2/3并不是战俘,而是丧失了自由的巴比伦人。
我们可能会问:悲惨的事天天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人们何以会利令智昏,为取得贷款而豁出身家性命呢?
答案就在人们的大脑天性迷恋于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他们的天平上,未来失去自由和沦为奴隶与现状的痛苦相比并不重要。这就是说,我们无法按照常理分析他们的心理。理智地预见后果因而避免借贷消费,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
客官,当您即将阅读完本文时,穿越的猪头哥说不定正挨着皮鞭,愤怒的声音在心中呐喊:自由,还我自由,斯巴达克斯,你赶紧穿越来救我吧!而您莞尔一笑,说到:谁叫你选择当房奴呢!
《七年成为百万富翁》读后感(五):《七年成为百万富翁》
[德]博多•舍费尔 [译]李治明、任树垠
中信出版社 ISBN:7-80073-266-5/F.195
金钱首先意味着生活更为自由和独立。
如果仅仅停留在希望上,奇迹是不会发生的。希望是一种理智的镇静剂,一种狡猾的自我欺骗。
金钱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缺钱却可以给你的幸福蒙上阴影。
永远不要仅仅为了钱去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
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是帮助你创造财富的四大支柱。
价值观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既成事实,而是指对各种可能性做出的选择。
成功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成功与幸福是有区别的。成功意味着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而幸福则表示你喜欢自己的收获。
终日劳作之人无暇挣钱。
仅仅因为对方挑衅,你就应战是毫无意义的。追打一条咬伤我们的毒蛇只会使毒素更快地在我们的体内扩散。
在英语里,责任叫做responsibility, 其中隐含着response(答复)和ability(技巧)。因此,责任在英语里的意思是:巧妙的答复。
扩大控制范围有四种可能性:
1. 脱离舒适区:我们的成长正是通过不断勇敢创新和迎接挑战实现的。
2. 问题:与其问“为什么会这样”不如问“如何能解决”;与其问“如何能解决”,不如问“怎样能杜绝”。
3. 正确的问题:追求责任只会让我们纠缠过去,丝毫无助于使你改变既成事实。我们需要着眼于现实,集中精力解决当前的问题。一旦做出决定,你就不应当继续关注是否的问题了。你不能一碰到困难就怀疑自己的决定。如果困难当头不是考虑如何解决,你就会重新提出是否的问题。
4. 扩大你的私人领域。
贫穷是放任的产物。
大多数人高估他们在一年内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他们在10年里能做的事情。
不存在独一无二的现实,只存在一个我们感受到的现实。
奇迹是时空中与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一件从你的经验出发无法想象的事情就是奇迹。
一个人与他所读书籍的总和等量齐观。
自信心的强弱与否决定我们是否敢于冒险。
回避风险,成长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要以别人作标准衡量自己,而只以自己的目标作为凭据。
如果沿着老路走下去,同样有风险。这条路并不一定更安全,而只是显得更熟悉。
目标大,问题反而相对较小。
我们必须保持控制权,支配为我们服务的专业人士。专家可以帮助你,但你是老板。
克服弱点并不能将人引上致富之路。与弱点搏斗会消耗太多的能量,使人最终流于平庸。
为你的弱点寻找一个解决方案,为的长处寻找一位导师。
即经济自由有助于你发现人生的意义。无法摆脱后顾之忧妨碍他们深入探索生活的真谛。
大目标比小目标更现实,因为问题不会完全遮挡住通向目标的视线。
为富有所做的最好准备是学会对金钱坦然处之。
建议常常是对个人状况的迂回式的辩解。
不同道者的建议不足取信。
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现实。从爱因斯坦开始我们就知道,现实都是观察者人为创造的,事物只能依赖我们的不同视角而存在。
出身贫寒并不丢人。但是,如果不思进取而破罐破摔就是耻辱。
不要在身旁寻找建议,只有行家才能提出最好的建议。
渴求的东西并不一定需要。
对大脑而言,长远痛苦相对于短暂快乐总是处于弱势。
人类虽然具有制定计划和分析的能力,但是回避痛苦、体验快乐的本能却比理智更为强大。
那些为钱才结交你的朋友尽可放弃。别人难过责任不在你。不要让风言风语左右你的幸福。
如果向别人倾诉困境,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获得怜悯。获得怜悯的人需要更多的怜悯,于是就会讲述更多的糟糕事。为了保持别人的怜悯,必须维持惨状,以便延续催人泪下的故事。谁都需要同情,但绝对不要接受貌似同情的怜悯。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赢得大家的尊重。我们需要树立一个赢家形象。机会青睐赢家。赢家从不垂头丧气。
纪律是促进才能的杠杆。纪律是力量,是盛放我们潜力的容器。没有纪律,才能只会白白浪费。
所谓知足者常乐,实际上是自暴自弃。
不要向任何人展示你的忧虑,人们从来不会追随优柔寡断的人,而是去效仿那些坚强而且目标明确的人。强大将获得更好的回报。
不干则已,干则毕其功。
十全十美意味着不出差错,害怕出错将导致停顿。十全十美不值得效仿。做事要做得精彩。因为只有精彩的业绩才会令人印象深刻。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比别人好,而是和别人不一样。
一个人的专家地位只能由自己来奠定。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忙里偷闲,为实现你的专家梦努力奋斗。重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不断地充实自己,选定目标区域,锲而不舍地寻找通往目标领域的道路,严于律己并为专业杂志撰写文章……
你是否不求索取,只求助人?想一想,要求报酬经常是个自我价值观的问题。你创造价值就有权收取费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认为自己很价值。同一件事,专家收费很高,而你无偿提供,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你缺乏自我意识。专家了解自身价值,而你却没有。你的生活质量由自己负责,挣钱是你的义务。所以该收钱时就收钱,起码在获得经济自由之前不能如此大方。
生活水平总是随着收入水平而水涨船高,你的需要总是和你的拥有差不多持平。所以,不积蓄就只能负债。
虽然节俭不是致富的唯一原因,但显然是根本。没有这个基础,富裕是不可能的。
用72除以利率你会得到投资翻本所需要的年数。
如果你不让资本和投资为你效力,整个资本主义将会与你擦肩而过。在经济学的角度上你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
利率提高3倍,收益提高30倍。
90%的股民是没有战略、不懂理论、感情用事的乌合之众。
货币的价值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却使股票受益匪浅。货币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实物的升值。
黄金方案:
1. 重品质、重实力:“黄金方案”战略只考虑质量最好的股票,每个行业只瞄准龙头老大。
2. 注重组合:至少购买5种股票,但最多不能超过10种。
3. 留有余地。
4. 坚持、补仓、赚钱。
5. 金钱与耐心:股价比原购价下跌30%以上才允许第一次补仓。另外,从第一次购买到低价补仓应有大约6个月的时间间隔。
客户挣钱越多,银行获利就越少。银行是公司,是公司就要赢利。
在股市危机阶段仅仅持有股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抛售只说明你没有跟着干蠢事。但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做更多的事情。你必须充分利用股市低迷的时机建仓。逆市而行非常困难。我们不仅要敢于面对经济报刊的渲染性大幅标题和连篇累牍的电视广播新闻,有时还要敢于面对“专业人士”的劝告。
经济增长率×3至5=股价上升幅度
投资股票基金的十条建议:
1. 不要理睬报纸的报道。炒作是媒体的天性。标题越夸张,报纸的销售就越火。过于关注这类报道只会使你精神紧张。独立研究形势。
2. 总会有低谷期。要善于利用平均成本效应,而不应当被低谷吓退。无论如何不要在低谷时抛售。
3. 避免不必要的跳槽费用。如果不停地从一个基金“跳槽”到另一个基金,就会产生这样的费用。只要尚未实现投资目标或者时间未过5年,你就应当继续持有这只基金。
4. 不要不停地算帐,以确定损益。
5. 请记住,冬天过后是夏天,夏天过后又是冬天。冬日里不要灰心,夏日里不要自负。如果有余钱,就利用冬天的机会大量吃进。
6. 相信基金管理公司。
7. 定期买入,忘掉最佳时机。
8. 投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
9. 写下你选择某一特定基金的原因,同时确定价位目标。
10. 不要忘记分散风险。
72÷通货膨胀率=金钱贬值一半所需要的年数
货币贬值,实物则升值。如果你投资于实物(股票),你永远无须害怕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毁灭的是货币价值,却使你拥有的实物升值。
通往幸福的路有两条,减少欲望或增加金钱。两者均导向目标,结果一致。到底走哪条路,决定权在自己手上。
人们之所以不能从事真正热爱的活动主要是因为缺钱。这很可惜,也是一种才能的浪费。
拼命工作很苦,但是混吃等死更苦。
百万富翁按下面的比例分布:
1. 74%是企业家;
2. 10%是顶尖经理(特别是董事会一级);
3. 10%是自由职业者(主要是医生、建筑师和律师);
4. 5%是销售人员;
5. 1%其他。
成千上万人自甘穷困潦倒。如果你的周围都是穷人,你也会沉沦,然后在不停的抱怨中了此残生。
与成功人士打交道,自己也容易成功。
你愈成功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你就愈能帮助别人。世界上没有比将成功与财富拿来与穷人共享更令人满足的事情了。但是,你不能混淆角色。
富裕是一笔神灵托付的财富,持有者有义务终生造福社会。
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况,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你是富有的。世界人口的2/3都愿意立即与你调换位置。
如果一个人明白,最稳妥的挣钱方法首先是给予,那么这个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