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气不可挡
“正义”说得简单,做起来难。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人说正义,刘禹锡在《司空奚公神道碑》中说过“守法持正,嶷如秋山。”这是他对正义的认识;李百药在《北齐书》中提过“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这也是他对正义的抉择;欧阳修在《纵囚论》中写到“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这是他对正义的态度等等。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是心存正义之气的。所以,我就来谈谈正义之气为何不可挡。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那这句话中提到的《史记》的作者大家了解吗?他的作者是司马迁,他就是一个有着正义之气的人,正因为他的正义之气,才又了这么一部绝唱。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为了正义而为李凌在汉武帝前辩解,因此惹怒汉武帝受到宫刑,但他从未因此而为自己的正义行为后悔过,一心一意忍辱负重。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皇帝的威严可怕,但是自己的正义之气更强大。所以,可以看出正义之气不可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里充满了正义之气,这是文天祥在被元朝人所俘,元朝人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宁死不屈,写下过零丁洋,一心为国,当时的心情简单来说就是悲愤与满腔的爱国热情,与沸腾热血,那种誓死不为亡国奴的执着精神,他的正义之气融入这《过零丁洋》这诗中,面对生死已经看淡,但是自己的正义之气一直存在,在元朝人面前,气势一点都不输,这种气是无法阻挡的。他顽强抗金,一心为国,谋求正义,让后人为之感叹,让我在读他诗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正义之气。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就是靠着他的正义之气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小时候就有表现。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就是这正义之气让他做到,让他克服了很多困难,也给他很大的力量。他的成功也可以看出正义之气不可阻挡。
最后,无论是古今中外,只要存有正义之气,什么困难、什么不公正的事情,都会得到解决,获取胜利,流传千古的一定都是有正义之气的。因为,正义之气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