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传习录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11 01:3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传习录的读后感大全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精选点评:

  ●没有很认真地读完,但是认真读到的章节都让我很受启发。极度推荐。

  ●我装B的说一句,书好,可我没看太懂

  ●能进一间房,看一间房,看明白看懂得看透彻,已经很不容易,但是最不容易的还是最后一个境界:然而,那只是一间房。

  ●哲学家一聊天,语录集就诞生。

  ●宜常读。

  ●虽然不清不白,但我表示,这厮貌似比较屌。

  ●终于找到祖师爷了。

  ●王大师的心学宝典,只是一遍还未能解悟,还要多读几遍呀!

  ●看过部分。。。。层次还是高。。。

  ●我读了几遍也没读出现代人总结的那些巴拉巴拉的东西。龙场顿悟,让他在无意义的黑暗时代里找到了一条让自我保持存在价值的方式。这是对我唯一有意义的。[呲牙][呲牙][呲牙][握手][握手][握手]

  《传习录》读后感(一):先看熟“四书”,再看此书:)

  看《传习录》之前,最好先是把“四书”看得也还熟了,不怕对《大学》或《中庸》一知半解或是莫名其妙,之后再看看王阳明先生的这本书,会觉得少一些阅读障碍,又很有一点意思。

  如果说看了张世英先生的《哲学导论》,让我知道了观赏美好世界的路径,那么它还只是个指示牌,而看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我觉得我知道该怎样达到那美好世界了:现在就可以出发。

  《传习录》读后感(二):抄录总结

  《传习录》,历时一个月,终于把这本书抄完,几乎用完我一个笔记本。 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天理良知的思想深撼我心。书中主要解析儒家孔子学说,但是换了一个角度,并不教条生硬,反而觉得灵活。书中对佛、老的思想也有所讨论,建议学佛之人也可观之,可使自己的思想更加精进。

  最后,此书又为我列出一系列书单,包括《礼记》《易经》《论语》。学海无涯啊!

  《传习录》读后感(三):论知行合一和西方哲学里自我的关系

  王阳明师从老子,推荐的是心学。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圣。

  成圣的标准是什么?没有私欲、私欲是什么意思,就是放下一切得失名利,做自己想做的事。西方哲学里称之为自我完满。自我完满时,你不会以任何社会和道德的准绳评判约束自己,因为你有你自己的判断标准,你是你自己世界里的王。并且你不会去做那些违背天理和良知的事情,因为你那个想法都没有。

  最后可以称为圣人。人怎么会没有私欲呢?老子说的面对欲望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里面和竹林七贤,父亲死了却在笑的例子不同。

  王阳明认为,亲人病重哀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因为哀伤不吃不喝甚至吐血身亡。等于用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身体,此为过。

  当你的思想可以控制你的情绪和行为时,那你自我的边界就产生了。

  你分得清什么时候要欢乐,但又不会过分欢乐。

  等于以前是在一个3维空间,但现在你系统升级去了四维空间。

  你对自己、家庭、关系、社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全新认知。

  你努力工作是你喜欢工作,还是喜欢钱带来的安全感,还是不得不工作

  你离不开某人是离不开他给你的物质生活,还是离不开对你的虐待

  你对某件事愤怒,是因为挑战了你的认知,还是安全感还是优越感。

  你的所有反馈,你自己都知道。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你,想好了吗?

  《传习录》读后感(四):王阳明的<传习录>

  王阳明的<传习录>

  买的理由,我喜欢的关天茶舍作者阳朔赤壁先生的推荐

  阳朔赤壁云:

  原谅我的才学浅薄,我不能使用描述性语言或者哲思性语言来表述我看到的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当然我所看到已经经过了两道过滤:一是周月亮所表述的他所认识的王阳明;二是我从《王阳明大传》中析取的我所认为的王氏心学,可能已经变了味,但是丝毫不减轻我初读书后所带来的震撼,以及现在对于它的反刍。

  王的心学好像是一个主足具备,圆通汇融的完整的世界。如果单是看任何一个局部都仿佛破坏了整个体系的完备性,这是一个境界形态的哲学体系,所以我要慢慢地说,轻轻巧巧地说,蹑手蹑脚地说。

  一个完备的世界就好像“一即全部,全部即一”,但却不是,它是超脱一和全部的;

  “心外无物”,但却不是,它是超越心和物的;

  “知行合一”,但却不是,它是超越知和行的。

  这是一种境界,当你进入这种境界的时候:所践履的恰好是你心中所想的;心中所想的正是你所践履的。

  这恰好打破了我对于知的迷悟,没有行的知是凌虚蹈空;没有知的行是独体僭妄。

  这次在北京和深圳待了两个半月,收获很多,交流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独自一个人读书,而且读自己喜好的书籍,容易把自己引入一个非常狭隘的圈子里。和不同思想和想法的人交流,会有很多智慧火花的碰撞,这是我所喜欢的。

  《传习录》读后感(五):王阳明心学精要

  王阳明心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天理即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欲:针对朱熹理学而言的。需要说明的是人欲不是我们普遍理解的人的欲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当人能达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会制度约束。

  知行合一: 从本质上而言,知和兴一体的,不二的。思考当你能达到活在当下时刻时,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精进。

  另外特别说明5点:

  1. 王阳明在书中,说明佛家清心寡欲的修行是错误的,这样让人失去了知觉。而是在清醒意识和知觉的前提下修炼本心。

  2. 大众认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静态进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语等等。而王阳明提倡静和动共同修炼。如果只是静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时,烦躁恐惧等心念又会出现。

  3.王阳明在那时就明白根据孩子天赋和性格而针对性教育,不得不说是对现代教育的讽刺。

  4.很多人包括外国宗教,佛家,灵修心理学家等所谓专业人士,修行门路巨大错误,还在市场上招摇行骗,没有觉醒的人很容易被误导,走上一条与修行相反的道路。

  修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什么奇妙方式直接抵达最高境界。而这个过程,必须遵照心的意愿,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斋念佛,出家等强迫性就可以达到的,而这些行为不但没有正向作用,反而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初级修行者要特别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以那种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记只学不做,空谈误国,空谈误己。

  个人公众号:任游子,抵抗束缚,追求自我。欢迎关注交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传习录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