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墙上钉钉子
文/赵元波
一个小孩子掂着脚,昂着头,要在墙上的木板上钉上一颗钉子,准备把东西挂在上面。他选了一个地方,拿着锤,就往上面钉钉子,刚好是个疙瘩,木质很硬,才敲了一下,钉子就弹了下来,掉在了地上,钉子没能钉上去。孩子一连又选了两个地方,不巧的是,钉子也都还是钉在了疙瘩上,哪里钉得上去,每一次钉子都弹了下来,孩子只能一次次弯下身子去捡钉子,这样太麻烦了,昂着的头也有些酸了,他认为,木板上都是疙瘩,钉子根本就钉不上去,只好选择放弃,不钉了。
一旁的爷爷见了,什么也没说,走了过来,拿起钉子和锤,避开孩子找过的地方,继续在找合适地方钉钉子,第一次,钉在了疙瘩上,没有成功,到了第二次的时候,才轻轻一敲,爷爷就把钉子稳稳地钉在了木板上。孩子看见了,有些疑惑:你怎么才找了两个地方,就把钉子钉在上面了呢?而我,找了三个地方都没能钉进去。
爷爷笑着回答说:只能说明,这块木板疙瘩多,可是疙瘩再多,也不至于处处都是疙瘩呀,总能找到不是疙瘩的地方,把钉子给钉进去。
孩子听了,点了点头,爷爷的话真是挺有道理呢,都怪自己没有耐心。
生活中,做有些事情,或多或少会遇到些挫折,就像在木板上钉钉子一样,耐下心来,不言放弃,总会把事情给做好的,一块木板上,疙瘩再多,也不可能处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