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08 00:5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100字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一本由玛利亚·蒙台梭利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精选点评:

  ●这是一本适合早教和幼教从业者的书,虽然我误打误撞地看完了,但是里面的教育思想和一些游戏方法对家庭育儿也是有帮助的。

  ●我很认真的读完了,因为我的宝宝出世了。我非常认同和向往这种教育法。然后我就败给了现实

  ●和我以前的认知很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希望能够用在女儿身上,孩子还是需要和孩子呆在一起

  ●很喜欢

  ●比较学术的书、感觉对于孕期的妈妈而言、只能略读下、等娃出来了特别是要上幼儿园了再细细读下

  ●有一些理念可以借鉴,有一些过于理想化,教育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那种相处方式。

  ●过于老的一本书,结构和内容都非常虚无缥缈。如果要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选择看解读版的书比较好,原著没有必要。

  ●其实以前看李瑞雪的书就是蒙特梭利教育思想。这次是看了本人的著作,还是很值得一读,即使是一百多年前的理念,放到今天也未必都能实现。另外,有些章节像儿童语言期,太专业深奥了看不懂。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先进教育法放在现代仍然保持着先进性。

  ●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一):读后还是有所帮助的

  蒙台梭利,这个名字在自己怀孕的时候,认识了,终于有一天,我把她的这套理论书搬回了家,趁着宝宝睡觉的时候啃了起来。

  因为之前看过孙瑞雪、李跃儿、小巫等人的书,所以再啃这套书的时候,眼前会不断地浮现出相关的例子,个人觉得蒙氏教育还是比较合自己胃口的,虽然 还没有买那些教具,但这些在中国搞教育的人,她们的理念也都是从蒙氏教育开始的,从母乳喂养开始,蒙氏教育也就开始了,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敏感期,关 于这个,我也给带宝宝的外婆听了相关的资料(把孙瑞雪的《敏感期》电视系列节目压成mp3,让外婆有空就听),所以在教育孩子上面,外婆也是比较民主的, 和我的观念也比较一致,虽然有时候不免有点宠溺,大体上孩子的性格发展还是比较好的。另外这本书我有电子版哦,免费送咯,与各位一起学习成长。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二):蒙台梭利名言选

  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

  通过日常练习,儿童充满了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变得完美了,而只是意味着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跃跃欲试。

  正常化是“全神贯注”于某件工作的结果。为此,我们必须提供“活动动机”,它们很合适儿童的兴趣,因此它们能唤起他的高度注意。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取决于为既定目的服务的物体的使用,这对儿重的“心理秩序”也很有利。如果小心精确地使用它们,那么这必将导致儿童的“动作协调”。

  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保持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强烈而持续的注意力。因此,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这样一种细致的工作时,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要把握时机和恰到好处,不致造成干扰和偏差。孩子们的心灵正在充分发展,他们的生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我们只能是帮助他们。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三):从这里开始了解孩子

  如果你打算要小孩,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最直接的好处可以让你辨别那些形形色色的打着蒙台梭利旗号的培训班是不是真的值那么多钱。 就冲着这些动辄一两万的培训班,也值得读读这本书。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蒙台梭利把儿童像大人一样的对待。 大人的世界里追求的是目的性和有效性。你做事有目的, 并且想最快最有效的做完。 但是如果大人把这两个特性应用在孩子身上,

  就会是对孩子的欺负和强加给孩子的压迫。孩子生存能力没有,靠大人吃喝,所以强加在他们身上这些他们不喜欢的特性,他们只能要不逆来顺受,要不淘气反抗。站在孩子的世界中理解孩子,引领孩子。

  怎么了解孩子的世界, 这本书给出了很多思考和观察。比如孩子的有序性,孩子通过重复练习探索这个世界的方法。等等。

  这本书中关于写字,阅读的章节因为是以英文字母做为对象, 对我们中文的学习,虽然有借鉴作用, 但是不是很大。我们还需要摸索自己的路, 来怎么教孩子学习中文字。

  另外书中的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是关于饮食和配餐。 这本书大概是80年前写的, 营养学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有很多新研究新发现,特别是婴儿幼儿食品。饮食方面需要参考其它书籍。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四):所有自然的秘密都存在于孩子的心灵中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毕业后就职于精神病诊所成为一名助理医生,同时对弱智儿童展开了研究。后赴一家弱智儿童学校担任老师,并进一步在大学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之后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她从贫民区开始创办了“儿童之家”,也就是某一个地区居民楼里的学龄前儿童的托儿所。由于其对儿童教育抱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在办学中不断学习研究探索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早教理念,对现在的儿童早教形成了很深的影响。

  这本书是她对“儿童之家”创办心得的总结,还蛮学术的,针对的是教育者和开办教育机构的人,可算是一本参考教材。可以看出她对保护儿童纯真的心灵并帮助他们开发内在潜力的重视与热爱。其中她对前任们的研究结果不断总结批判改进,不是真爱绝对做不到如此细致。虽然以纯学术的眼光看,她的许多观点的提出也不是怎么科学严谨,sci是收录不了了,不过总的原则还是深得我心:把自由还给孩子。

  书中不乏一些非常细节的教育方法描写,比如很多原创的教具,其实如果配上图示就更清晰明了了。不过以现在蒙氏教育的热门程度,真想深入了解,某宝一搜肯定都能看到了。

  然后教小朋友阅读写字的部分,活活气死我们啦。这方面意大利语真心得天独厚啊,每个字母只有一种读法,会说就会写,能念就能懂。比如我也有两岁的意大利小朋友一样的意大利语水平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五):儿童教育的灵魂——独立与自由

  买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一套书,这是看的第一本。总感觉外国人的逻辑体系与中国人的不太一样,读起来有些费劲。尤其逐字逐句地读更是如此。

  总共花了两天时间大致通读了一遍,对“儿童之家”的教育理念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么几个要点。

  1.持久而有效的教育以儿童的自由为基础,纪律也必须通过自由得来。这个过程的最佳方式是观察法,指导者只需对儿童进行观察,儿童同时也在观察着大人的行为,他们在观察中分辨好与坏、从无序到有序再到协调完善。

  2.教育干预的首要形式是引导儿童走向独立。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获得满足感,才能激发他的内在生命力。

  3.感官训练➕自由练习是一切学习的最佳方式,包括书写 绘画 算数。触觉是原生的感觉,当儿童通过听觉、触觉获得了对某个事物的认知时,就已经为他们下一个阶段的练习做好了准备。而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始终对学习保持着高度的兴趣与吸引力。之后的自由练习已经是无法阻挡的乐趣,根本不需要任何惩戒或奖励措施,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满足与渴望。

  作为儿童早教的开山鼻祖,蒙特梭利的方法曾取得巨大的成功,无疑在当今,尽管时代发展如此迅速,教育方式是否要更新换代暂且不论,她的教育法精髓依然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独立与自由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的基础,也是目标。我们的教育哪怕做到了十分之一,也受用无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