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之鉴》是一本由Joan Pinkham / 姜桂华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22.90元,页数:5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式英语之鉴》精选点评:
●除却"Unnecessary Nouns and Verbs"和"Noun Plague"(也是全书我最赞赏的部分), 其余几乎是常识, 稍微注意一下就不会犯. 由于作者在外文社和中央编译局工作8年, 书中例句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尽可以忽略, 掌握方法即可. 再有, 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引用不少名家对写作方法的总结(主要是don'ts).
●历时两年终于看完了。虽然工作用不上英语但仍然保持英语学习。在学习英语语法的同时也能反思自己汉语的语法问题。
●在读困惑:作业没有中文你让我咋改啊!?呃(゚〇゚ ;)呃!?后面saying the same things twice开始有的题我已经无力下手了 Ps.预先知道内容古老,没想到有这么老,不喜欢有的阶级教条说法 虽然有想吐槽的点,但还是很感谢这本书啦,好的文章是说人话的,而说人话也是要绝对的水平的,现在看到高大尚的译文会开始审视是否真的好,而不会仰望自叹不如 终于啃完了 到后面已经不奢望能在习题里改出多少错误了
●中式英语博大精深仅靠一些练习题来说教无配图,差评!
●满膝盖都是弹孔
●废话有点多,每个知识点都举例20个,但是想法很棒
●鉴于此书提倡concise且针对伟光正媒体,不如说是中式官话之鉴。
●还带 去了美国,看的死去活来的,在看第二遍了,看到125页了,非常值得继续学习的人去读一下,内容非常扎实~
●看完这本书,发现慎小嶷的书就是一堆屎:)
●我的评价: 力荐 看了看书评,有人吐槽政治性太强啦,有人吐槽文化差异啦,但是句子的内容是什么其实不重要,问题是某个词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涵盖范围是不相同的。好词用在刀刃上,才能达到准确表意的作用。举个栗子,我以前觉得英语有时态这个东西真的太累赘了,后来发现不用准确的时态是真的说不明白。
《中式英语之鉴》读后感(一):道理很好
很有启发,看了能够意识到自己以前不知不觉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文章中举的好多例子是正式的政府公报、毛选,这类文章的中文本身就通篇充满了八股气,很多繁复的废话,翻成英文也是索然无味,读来全无乐趣。
《中式英语之鉴》读后感(二):入门,初窥必备
别的不多说了,前辈都说的差不多了。个人认为此书也是以这么多年世界简明英语运动的蓬勃发展为背景的,另可参读李长栓老师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方面的书还是牛人们的有益,千万别看错书了,否则易浪费功夫,根基扎得也不好。
《中式英语之鉴》读后感(三):求助,题目改不到点子上
考研需要看这本书。感觉道理能读懂,但是一做里面的题就很离谱。要么删多了,要么twins删掉不该删的词,留下该删的。另外感觉例子里take for granted的部分好多,有点不能理解。大家有提高正确率的方法吗。另外用别的词substitute我暂时做不到,因为我不太了解词的细微差别。
《中式英语之鉴》读后感(四):看这本书很开心
我是看了微博 @小花的英语老师 的推荐,打开这本书的。
然后发现小花的所有错误在这个里面都有更夸张的版本。
quot;几乎每个从中文翻译到英文的段落都会有不必要的词……" "Unnecessary words are the hallmark of Chinglish. " 作者好狠呀。
看了几页,作为一个中文母语者,每一段都有心灵的暴击。这本书仿佛在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冗余和荒谬,充满了讽刺的欢乐。
《中式英语之鉴》读后感(五):还是很有用的
作者的背景比较特殊,接触的主要是政府文件的翻译,经常一边读一边笑。中级英语学习者可以买这本书来读一读(但我觉得我也就是初级水平),看下作者对生硬直接的汉英翻译是怎么处理的,从而窥视一个英语母语者应该怎么“读”英文。
读的过程中我还在思考关于其他语言的学习,中英两种语言的差距可谓是明显的,而且是很少有共同性的,所以中文中的行文习惯(用并列或递进的形容词,词汇的重复等)在英文上完全不能通用。反而到了日语,一切情况变得不同,中日两种语言的沟通太多,研究起来则是另外一种好玩。